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的巅峰时期,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建朝称帝后,有感于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乱政夺权的教训,并结合自身得位的经历,刻意打压武将,大力拉拢士人阶层。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的巅峰时期,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建朝称帝后,有感于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乱政夺权的教训,并结合自身得位的经历,刻意打压武将,大力拉拢士人阶层。为此,赵匡胤打破隋唐以来的门第观念,发展科举制度,努力吸引寒门通过科举加入到士人阶层,扩大士人阶层的圈子,欲和「 ”士大夫共天下”。 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得位也有问题,因此也积极拉拢士大夫阶层为他说话,他在位时疯狂增加科举名额,培养属于自己的士大夫阶层。到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时,甚至亲自作诗鼓励天下人学文,在诗中他告诉全天下人,想要成为人上人?想要过上富贵的生活?那么就来科举吧。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劝学诗·赵恒》 在几代皇帝的轮番鼓舞下,朝廷又不断完善科举的规则,让科举成为一种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因此,宋朝社会的各个阶层都从骨子里接受读书的风气。宋朝从建国后扫平中原各国一直到「 ”靖康之变”前,内部一直没有大的动乱,社会相对稳定,向往读书的士人可以安心求学。在这样的双重有利环境下,宋朝的文风达到历史上的巅峰。 在宋朝,不管是富裕家庭还是穷苦家庭,只要稍许有条件的,都会从小开始鼓励家中子、女读书。因为读书的比例高,出现天才儿童的几率也就超级高,有宋一朝,特别是北宋时期,出现过多位神童,朝廷还有专门的「 ”童子举”来选拔神童培养,许多后来的名臣都曾在幼年时期有过神童的称号。本文就列举出宋朝最著名的十大神童,供读者参考。 1、杨忆:据说他7岁能文,10岁能诗,11岁时就当着宋太宗赵光义的面做诗一首,因为诗中有「 ”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的语句,宋太宗龙颜大悦,杨忆当场就被授官秘书省正字。等到他年满18岁时,又被宋太宗亲赐进士及第,直接就进入到士大夫阶层。 2、蔡伯俙:他大概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年纪最小的神童,3岁就跑去参加童子试,小编估计他当时应该仅仅只是认字比较多,也或许是提前背熟,反正蔡伯俙在殿试时朗诵了一首宋真宗写的诗,宋真宗当然也是龙颜大悦,当场给蔡伯俙写诗一首,然后赐进士出身,授官秘书省正字。 3岁的小孩子能做什么官?蔡伯俙获得的最大的好处是成为皇太子赵祯的伴读。只不过他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个机会,在和赵祯一起读书时耍小聪明,经常给赵祯代笔做作业,帮他逃避师傅的检查。 赵祯长大后成为皇帝宋仁宗,但却以德行不足为由并没有重用自己曾经的这位伴读。蔡伯俙在世时最高的官位是司农卿,而赵祯的另一位伴读,经常劝说赵祯认真学 ... 晏殊却成为一代名相。 3、晏殊:7岁能文,14岁就因「 ”神童”之名被地方官举荐,直接跨过县、省等地的考试,和当年的千余科考中试者一同参加殿试,因答题迅速被宋真宗赐为同进士出身,授官秘书省正字。宋真宗还允许他在秘阁(皇家图书馆)内继续攻读学问。晏殊步入官场后,最高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一代名相。 4、李淑:史载「 ”李淑时年十二,献文行在。真宗奇之,命赋诗,赐童子出身,试秘书省校书郎。后召试,赐进士及第。”李淑一生和藏书打交道,做的官也都和整理、编纂书籍有关。 5、司马光:编年体史书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幼时就有「 ”神童”之名,史载:「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不但自己熟读,还能给别人讲学,很厉害。另外司马光幼年时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是尽人皆知。 司马光进入官场后,因为和王安石在变法上的分歧,逐渐成为保守党的代表,北宋时的党争愈演愈烈有司马光的一份功劳,如今网络上对司马光的意见褒贬不一,原因是他曾主张割让领土给西夏。 6、汪洙:9岁能赋诗的神童,但他考中进士的时间很晚,为官后名声也不大,不过他有两首诗成为名篇流传至今,一首是超级长的《神童诗》,其中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语句。还有一首就是人人挂在嘴边的《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7、方仲永:他大概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神童,不过他是反面典型: 「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王安石》 这么好的苗子不好好培养,拿去拼命赚钱。方仲永出名时,连同为江西人的王安石都跑去求诗,可后来王安石成为宰相,方仲永成为农夫。 8、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期的「 ”熙宁变法”主导人,他主导的变法和「 ”商鞅变法”、「 ”张居正变法”同被誉为史上三大变法。王安石少年时即可称为神童: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王安石不仅仅自己是神童,儿子王雱也是个神童,王雱20岁时就著书立说,不过王雱身体不怎么好,三十多岁时就病死了。 9、朱虎臣:本文里唯一的非文举神童,他是武举子,还是状元。9岁时参加武举,比箭法时十中九,当众讲解《孙子兵法》时滔滔不绝,毫不怯场,被宋高宗赵构当场特赐为武状元,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位非成年状元。 10、孙觌:他是神童的证据只有一句话:「 ”五岁即为苏轼所器”,不过这位神童的名声相当差,差到朱熹修史时都不愿意写他。靖康时,他诋毁主战派大臣李纲,金兵进汴京后,他接受金人的招揽,代替宋钦宗写投降表,宋高宗时期又依附奸臣黄潜善、汪伯彦,主张 ... 岳飞,等等事例足以说明他就是个奸臣,可他命好,足足活了88岁。 参考资料:《宋史》《三朝北盟会编》等
本文标签:宋朝王安石历史司马光赵祯辽朝宋史唐朝南宋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