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今日的18:01:53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清人徐昂发《畏垒笔记》:「”处暑”名目首见于《国语》范无宇之言,又引《注》云:「”处暑,暑止也。”「”处暑”意谓暑天停止或者结束,表示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图片来源|网络处暑的到来,象征着高温暑天的结束,温度将逐渐下降。但我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气候有所差异,天气降温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处暑之中,会气温下降,会秋高气爽,还会有秋老虎正当

今日的18:01:53 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 处暑 清人徐昂发《畏垒笔记》:「 ”处暑”名目首见于《国语》范无宇之言,又引《注》云:「 ”处暑,暑止也。” 「 ”处暑”意谓暑天停止或者结束,表示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图片来源 | 网络 处暑的到来,象征着高温暑天的结束,温度将逐渐下降。 但我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气候有所差异,天气降温的速度也不尽相同。 处暑之中,会气温下降,会秋高气爽,还会有秋老虎正当暑。 图片来源 | 大作 面对如此多样的天气,需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我们为你献上处暑的养生原则,让你和家人添一份安心。 01 暑气尽,凉意生 适时添衣防感冒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表示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气温逐渐下降。 要注意的是:由于地区问题,降温的时间也不同,根据你所在地区来适当注意保暖防热。 北方的降温尤其明显 处暑前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南退,太阳辐射减弱,而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同时来自蒙古高原的冷高压开始影响北方。 然而每当受冷空气影响,因其所形成的秋雨过后,都出现较明显的降温。 图片来源 | 网络 故有:「 ”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所以在北方地区的你要注意气温的转变。 南方秋老虎余威尚在 控制着南方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南撤时,遇到大气环流异常,且中心强度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特别炎热的持续高温天气,持续到处暑后一段时间。 这也是我们俗称的「 ”秋老虎”,其炎热程度可以与「 ”三伏”相提并论,有着「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图片来源 | 网络 而「 ”秋老虎”多出现在8月、9月之交,但伴随着冷空气南下形成的雨水天气,使暑热难熬的情形得到缓解,气温也会慢慢下降,逐渐加大早晚的温差。 顺应气候,适寒温 当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雨后又艳阳当空,身体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很不适应,若人体正气不足的时候,外邪侵入体内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冒、肠胃炎等疾病。 * 古人提倡「 ”衣加损,视气候,一日数变”,「 ”急脱急着,胜似补药”。 图片来源 | 大作 无论你在南方、北方,记得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加衣物,尤其是免疫能力低的老人和孩子,特别需要注意保暖。 02 处暑至,秋意始 秋乏秋燥需谨慎 暑热带来的后遗症 -- 秋乏 俗话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 处暑气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图片来源 | 大作 此时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秋乏”。 秋乏是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生理现象,因各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症状也轻重不一。 应对 ... : 根据个人情况,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调整起居作息,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尤其是要有充足睡眠,才能适应「 ”秋乏”。 图片来源 | 大作 秋燥:秋天的另类「 ”礼物” 秋后燥令当时,空气逐渐变得干燥,可夏天的热尚未退去,形成了燥与热的环境,而这种燥热统称为秋燥。 尤其在暴热的正午,此时的燥热最为耗损津液,建议大家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活动。 图片来源 | 网络 而秋燥易伤肺与津液,秋风一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喉咙干(痛)、干咳无痰、甚至咳吐粘痰,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易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应对 ... : 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来补充身体内津液,如:梨、山药、桃子、猕猴桃、莲藕、银耳、甘蔗等。 图片来源 | 大作 03 润秋燥,消暑湿 养生汤助你安度秋 南方地区降温慢,夏天的暑湿未走,秋天的燥热又来。 特意为你准备三款养生汤,让你和家人安心健康度秋。 图片来源 | 大作 1、秋当养肺,润燥生津 中医认为,肺是一个娇弱的脏腑,对环境的寒热变化尤其敏感,且肺十分厌恶干燥,一旦干燥就会伤及肺津,有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情况。 加上寒热交替的话容易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喘咳等症状。 加上午后的持续高温,大汗淋漓的情况时有出现,而当出汗太过的时候,会损伤我们体内的津液。 所以,在处暑,首当润肺生津。 沙参玉竹鸭子汤 推荐理由: 玉竹、麦冬能润肺养阴、生津,配以滋阴养胃的鸭肉、沙参,加上调和营卫的大枣。 可以滋润秋燥、补充耗损津液,有着生津、养阴益胃的功效。 图片来源 | 网络 材料: 沙参15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去核红枣2颗,鸭子半只,姜片适量(约2-3人量) 步骤: 1、将切块后的鸭子焯水,去腥去血水,捞起备用; 2、把冲洗过得药材放入炖盅内,加入鸭子、姜片和清水,炖2小时; 3、炖好后,撇去浮沫,加盐即可饮用。 2、祛湿益气,慎防暑湿 秋天已至,但夏季的高热还没退去,台风天带来的湿润气候,导致暑湿、湿热高温的天气还没结束。 外湿侵入体内,容易导致暑湿困脾,出现口苦,恶心,没胃口,胸闷腹胀,大便稀溏的情况。 而在酷热的季节,肺金受克,在秋燥当盛的时候,肺金再次受克,肺主一身之气,则容易耗气伤气。如果一到天热就感到乏力又困倦,其实就是出现了气虚的表现。 所以,祛暑湿、补气,不能少。 五指毛桃炖鸡汤 推荐理由: 五指毛桃性平、味甘,能补气行气,祛湿健脾,有着「 ”南方黄芪”之称,尤其适合南方人士饮用,加上滋补气血的鸡肉,有着祛湿健脾、益气和中之效。 图片来源 | 网络 材料: 五指毛桃60克,去核红枣5颗,鸡半只,姜片适量(约2-3人量) 步骤: 1、将鸡切成块,接着焯水来去血水,捞起备用; 2、把清洗后的五指毛桃和红枣放入炖盅内,加入鸡和姜片、清水,炖2小时; 3、最后撇去汤上的浮沫,放盐调味就可以饮用。 3、健脾益肺,以扶正气 秋燥盛行,若因正气不足以致燥邪侵入,就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甚至发热的症状。 脾为后天之本,当脾能顺利运化水谷精微,使五脏得以滋养,阴阳平衡,人体的免疫能力自然提高。 肺脏通过呼吸,不仅使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并于水谷精气会与胸中,而且使营养遍布全身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健脾养肺是关键。 淮山党参瘦肉汤 推荐理由: 淮山性平、味甘,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加上补中益气、生津的党参,补脾胃、益气血、调营卫的红枣和滋阴润燥的猪瘦肉。 有着健脾养胃、益肺润燥,调和营卫的效果,多喝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图片来源 | 网络 材料: 淮山20克,党参10克,去核红枣5颗,猪瘦肉200克 步骤: 1、将猪瘦肉切块焯水,去完血水后,捞起备用; 2、把冲洗后的药材和猪瘦肉放入炖盅内,加清水,炖1.5小时; 3、最后放适量盐调味就可以喝了。 图片来源 | 网络 最后的话: 一身「 ”正气”, 不怕秋乏、秋燥。 南方暑热未退、北方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请大家要注意保暖避热。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养生秋季养生健康养生处暑中医秋燥健康养生汤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