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熟悉三国的都知道,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围攻樊城,曹仁向曹操告急,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遇到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此后庞德被斩,于禁被关羽生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淹七军”。此后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害怕了,甚至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而许多人很疑惑,认为关羽不就是斩了庞德,降了于禁,使区区三万兵马覆灭吗,根本动摇不了曹操的根基,怎么就能威震华夏呢?关羽公元219年,关羽发动的襄樊

熟悉三国的都知道,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围攻樊城,曹仁向曹操告急,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遇到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此后庞德被斩,于禁被关羽生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水淹七军”。此后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害怕了,甚至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而许多人很疑惑,认为关羽不就是斩了庞德,降了于禁,使区区三万兵马覆灭吗,根本动摇不了曹操的根基,怎么就能威震华夏呢? 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仅仅在刘备于汉中之战击败曹操2个月后,当时的曹魏无论是在西线的汉中,中线的上庸,均败于刘备之手,处于战略守势,而刘备恰恰处于战略进攻姿态。无可否认,虽然刘备集团节节胜利,但是实力无法与曹魏集团同日而语,曹魏仍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集团,接着关羽在东线开始发动襄樊之战。而关羽此时进攻襄樊的战机选择得十分恰当,在这个时候,曹操的大军还在关中没有撤回来,而留守的曹魏主力又东调准备迎击孙权的攻击,襄樊一带曹魏的实力一时空虚,战机稍纵即逝。 关羽 而且,襄樊对于关羽控制的荆州十分重要,江陵孤悬于长江北岸,背后又有东吴的压力,古人云「 ”襄阳江陵步道三百里,江陵无襄阳受敌不立”,如果控制了襄樊,关羽的荆州就可以利用汉水与汉中相联,在战略上就能够处于不败之地。同时,襄樊又是 ... 地理上的要点,是控制南北交通的要地,自襄樊往西直到陇西,都是险要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往东则是桐柏山和大别山地,直到巢湖才有缺口。因此,襄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备集团要想北伐,就必须先控制襄樊。 曹仁 在这次战役中,关羽利用自己拥有的强大水军优势,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曹仁为了取得掎角之势,让于禁驻扎在樊城的北面十里的地方。可是于禁不知地理,将部队驻扎在低洼之处,当时正值八月,连降大雨导致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的七军都被水淹,关羽乘势用水军进攻,于禁投降,庞德被擒,不屈被 ... 。然后关羽乘胜围攻樊城,由于曹仁坚守,一时未能攻下。这个时候,曹魏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付芳都投降了关羽,陆浑的孙狼等也 ... 官造反,响应关羽,而这些人全部打着关羽的旗号,关羽一时威震华夏。 于禁 所谓「 ”华夏”指的就是中国,泛指中原地区,威震华夏就是威震中国,或者威震中原。当时的中原是在曹操手中的,以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和曹操的大本营邺城,及事实上的首都洛阳构成的三角地带为核心地区,而守卫这些核心地区的三万中央军主力已经被关羽歼灭。而胡修、孙狼等人的叛乱全是在曹魏的核心区域发生的,若不是关羽攻打襄樊,这些叛乱是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这些叛乱发生其实是因为关羽引起的。如果关羽攻破了襄樊地区,那么曹魏的核心区域直接暴露在关羽的威胁之下。 曹操 因为关羽一支军队的战争行为,就在 ... 上牵制了曹魏帝国的大部分 ... 部署,而且在政治上引起了曹魏核心地带此起彼伏的民变和叛乱,导致整个中原地区人心惶惶,都担心关羽会带来威胁,这在战争史上都是较为少见的。关羽一个人的战争行为,而且是没有援兵的战争,就牵制了曹魏帝国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这是相当不易的,放眼整个三国,又有谁能达到关羽的水平呢?因此这就叫「 ”威震华夏”。 关羽 然而,就在曹操打算迁都来回避关羽的锋芒时,司马懿等人劝阻了曹操,建议用孙权来夹击关羽,同时孙权也来信以讨伐关羽自效,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不久之后,东吴的吕蒙派兵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在回荆州的途中,士众离散,被迫走保麦城,最终为东吴擒 ... 。虽然关羽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在襄樊之战中的表现仍属上佳表现,水淹七军的战例在战争史是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他「 ”威震华夏”的英姿依然光照史册。 我是文化原始人,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历史领域,探究传统文化,以上均属个人观点,若对您有所启发,敬请点赞关注。每日分享美文美图,带您走进一段不为人知的趣味历史。
本文标签:关羽曹操于禁三国华夏曹魏华夏集团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