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还是以成立支付宝的蚂蚁金服的数据为例,截止到2017年5月,蚂蚁金服在25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2亿境外用户,微信支付也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对用户的培养上,中国移动支付都是世界领先的,已经成了移动支付技术和规则的输出国。通过技术出海,中国移动支付正在海外落地生根。

文|九路君 中国便捷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称为“新四大发明”,不但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引领着一场涉及科技、商务和生活方式的全球性变革风潮。如今,在线支付已成为一种默认的生活方式,确切地说,在中国,每个企业与品牌都编入了这个生态系统中,这种改变发生在手机上。 >今天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支付宝,微信扫码付款也是日常。微信扫码通常指二维码,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而中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如今,二维码支付已经走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新生事物的发展必然是伴随着问题而来。就在二维码支付刚开始普及的2014年,因系统漏洞、人们操作不熟悉等问题,导致二维码支付被不良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窃取他人信息等非法操作,许多人也因对新生事物不了解而掉入陷阱,损失惨重。2014年3月14日上午,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央行通知表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手艺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直到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 >随着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大街小巷的商铺,大到商场、酒店,小到早点摊、菜市场,基本上都能够使用手机支付来完成结账的动作。但是,在商家和消费者都尝到“无现金支付”的甜头之后,有些消费者却遇到了很头疼的问题——有的商家竟然拒收现金,拒收的同时还会抛出一句“现在不都用XX支付吗?” 当然,不收现金的问题大可不必担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移动支付更多是给人们带来便利,而不是要取代现金。还有普遍的问题是,不在少数的中老年人依然在使用只有打 ... 功能的老人机,有的甚至没有用手机的习惯,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移动支付不仅不能给他们提供便利,还可能造成一定的麻烦。针对这一点,移动支付的技术亦在不断更新,就以支付方式为例,现在已发展出短信支付、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操作越来越便捷,即使是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的中老年人,亦能迅速学会使用这种新的支付方式。 有观点认为,如果中国的移动支付仅是在一个封闭孤立的环境中发展,便会走上故步自封的道路。事实上,阿里巴巴与腾讯一直在向国外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的确也已经影响到海外。还是以成立支付宝的蚂蚁金服的数据为例,截止到2017年5月,蚂蚁金服在25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2亿境外用户,微信支付也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 如今,在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都出现了支持支付宝扫码或微信扫码支付的商铺,中国游客越多的地方,支持移动支付的商铺越多。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对用户的培养上,中国移动支付都是世界领先的,已经成了移动支付技术和规则的输出国。通过技术出海,中国移动支付正在海外落地生根。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支付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