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唐最长寿诗人:活过整个盛唐,留下一场最盛大的告别

1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与贺知章在长安相遇。 两人都是狂放豪迈的诗人,也是疏宕不拘的酒徒,虽相差42岁,却一见如故。 初到长安的李白向老前辈呈上一首《乌栖曲》,年过八旬的贺老一边痛饮一边吟诵,赞叹道:「 ”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李白大受鼓舞,又从诗袋中取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蜀道难》。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贺知章读完前几句,酒杯就快拿不稳了。全诗读罢,激动不已,给李白狂点赞:「 ”公非世间凡人,一定是天上的太白金星遇谪下凡!” 「 ”谪仙人”这个流传千古的名号,正是老贺送给小李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贺、李这对忘年交在长安酒肆纵酒高歌,一时竟花光了酒钱。 贺知章二话不说,手一挥,解下腰间皇帝御赐的金龟,将这一朝中高官才能佩戴的宝物拿来换酒钱。 ▲贺知章金龟换酒。 孔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后人解释说,狂者,进取于善道。 若说「 ”狂”,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绝对不逊于后辈李白。 不同的是,李白的狂,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多少有些膈应人。如果你是领导,肯定不希望下属在工作时醉眼朦胧,「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估计也看不惯他调戏秘书和老婆,让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而贺知章的狂,既是他人生最好的注脚,也成就了他一生平顺、福寿双全,怎么看,都是一个可爱的老顽童。 贺知章是浙江有史可稽的第一位状元。他36岁科举入仕,在中央任职五十载,从未被贬外地,如此经历在唐代高官中绝对是屈指可数。 晚年还乡后,他自己也写诗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还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86岁才辞官回乡,寿终正寝。他与唐朝著名的愤青陈子昂同龄,生于初唐,不同的是,他的一生几乎横贯盛唐,既是开元盛世的建设者,也是见证者。 后世诗人中,南宋的陆游也以高寿著称,但其人生幸福指数,显然远不如贺知章。 如果有记者采访贺知章,问一句你幸福吗。贺知章肯定会笑着答,他姓贺,之后再向大家分享他的幸福秘诀。 2 贺知章考中状元后,拜授的第一个职务是国子四门博士,用现在话说就是国立长安大学教授。 古人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可贺知章对仕途却淡然处之。他「 ”性旷夷,善谈论笑谑”,有一种魏晋名士的风范,整日乐乐呵呵,没事就和同事、学生侃大山,从来不担心自己哪天升迁,什么时候涨工资。 当了几年国子学、四门学的教授后,贺知章才在姑表兄弟、宰相陆象先的帮助下,去了太常寺当礼官,正式踏上仕途。这是贺知章人生中的第一个机遇。 要知道,陆象先可是出了名的直臣。他当年由太平公主举荐,当上宰相,却只知道在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从没卷入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 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后,因陆象先刚正不阿,才没有对他进行清算。 陆象先有句名言,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这么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物,却特别欣赏贺知章。 陆象先说:「 ”贺兄倜傥多才,是真正的风流之士。我跟其他兄弟离别日久,从来不会想念他们。可要是一天没和老贺聊天,我就觉得胸中顿生鄙吝之气了。” 贺知章这种乐天派的性格,天生就有感染力,连陆象先这种老学究式的人物,也对他有一种亲近感。 ▲贺知章画像。 3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贺知章《断句》) 豪放的四明狂客,自然离不开美酒。 在贺知章告老还乡后,才姗姗来迟、困守长安的杜甫,一直十分仰慕这位文坛前辈的风采。 《饮中八仙歌》中,杜甫写的第一位酒仙正是贺知章。他取魏晋「 ”阮咸尝醉,骑马倾欹”的典故,写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在杜甫的想象中,贺知章和李白、李适之等七人执酒共酌,喝醉后骑马似乘船般摇晃,醉眼昏花的他不慎跌落井里,竟然在浅水中坦然酣睡。 醉后的老顽童更是乘兴而发,他与饮中八仙之一的「 ”草圣”张旭常走街串巷,在路上一遇到雪白的墙壁或屏障,二人就索笔挥洒,在上面写书法。 温庭筠曾评价贺知章的书法:「 ”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其率性留下的笔迹,被民间奉为墨宝,老百姓都舍不得毁坏。 贺知章逝世80多年后,诗人刘禹锡还曾在洛阳发现他当年的题壁,并在诗中写道:「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纵龙虎腾。” 普通人乱涂乱画是破坏公物,贺知章在墙上写书法就是文物。 ▲贺知章《草书孝经》(局部),17世纪传入日本。 4 贺知章的题壁如今已难寻,甚至连他的诗现存也只有20余首。这对于一位长寿诗人而言极为反常,毕竟后来就有一个同样活了80多岁的 ... 诗人乾隆皇帝,一生留下4万首诗。 有学者认为,贺知章的诗文或许大部分已在漫长的时间中散佚,又或许是他为人随性,生前所作的诗随作随弃,从来没有妥善保存,导致去世后也没能结集。 ▲贺知章(剧照)。 贺知章的诗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他所作的文章却在一千多年后逐渐重见天日。 近代以来,考古学界先后出土贺知章所作墓志有8篇之多,他是近年出土唐代墓志最多的作者,最早一篇写于开元二年,志主为前朝官员戴令言。 贺知章,一个放荡不羁的诗人,为何会为素未谋面的权贵创作这么多墓志铭? 有学者推测,贺知章写墓志,「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说与接受请托、收取润笔没有关系”,说白了,就是缺钱。 贺知章终生嗜酒,率性生活,自然需要大量花费,可位高权重的他,宁愿给人写墓志,也不投机取巧。 在长安,贺知章和李白惺惺相惜,一块儿喝酒,喝到腰包空空如也。他既不仗势欺人,也不借机赊账,直接把腰间的金龟一解,拿去跟店家换酒钱。 在纸醉金迷的大唐盛世,贺知章始终保持着本真的生活态度。正所谓: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5 在明争暗斗的朝廷中,别人巴不得多在皇帝面前争取表现机会。生性率真的贺知章,并不适应官场规则,他踏实工作,升迁速度很慢,尽管誉满天下,可年近六旬依旧是个无名小官。 如果活在现代,可能就会有些人以他为例子写几篇贩卖焦虑的毒鸡汤,说世道变坏,是从状元没钱买酒开始的。 在中央工作三十年后,年过花甲的贺知章才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之后又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世人因此尊称其为「 ”贺监”)。 那时,与他同期的官僚早已出尽风头,甚至已经不在人世了。 熬了大半辈子才熬出头,贺知章可能也只会从容笑一笑,别急,让老夫再喝杯酒。 有人说,贺知章没有出众的政绩,算不上好官。然而开创盛世的并非只是姚崇、宋璟这样的良相,也需要千千万万如贺知章这样默默奉献的官吏。 ▲大唐盛世的长安城(剧照)。 6 在朝中,有些北方人带着地域歧视,嘲笑浙江人贺知章是「 ”南金复生中土”,意思是贺知章是南方的乡巴佬,到了京城才得以焕发光彩。 贺知章在京生活50年,但他浙江口音一向比较重。杜甫的诗就说过,「 ”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一口「 ”塑料普通话”难免和别人产生隔阂。 贺知章知道别人对他有偏见,不怒也不恼,写了首通俗易懂的诗送给这些同僚,嘲讽道: 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贺知章《答朝士》 你们这帮老家伙,只会当「 ”键盘侠”,吃南方出产的蛤蜊和莼菜等美食,就不管它们是不是南方产的,对南方人干嘛这么挑剔呢? ▲贺知章(剧照)。 对同为南方人的政敌,贺知章也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为相时,看不惯贺知章为人,对他处处打压,让他累年不迁,一直得不到提拔。 后来,张九龄罢相,怕贺知章趁机报复,主动向贺知章道歉:「 ”昔日九龄多管闲事,让公多年不得升迁,为此感到遗憾。” 贺知章应声答道:「 ”知章蒙相公庇荫不少。” 张九龄就纳闷了:「 ”我什么时候庇护过你呀?” 贺知章一如往常诙谐幽默,说:「 ”因为之前您在朝为相,都没人敢 ... 我为‘獠’(獠,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您走后,这朝中就只剩我一人了。” 在权力游戏中,贺知章只是一个配角,但在他的生命里,他已是最好的主角。岁月静好,只有贺知章在尽情享受人生,所以他活得久,过得也最轻松。 7 天宝三年(744年),即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的时间,大唐盛世正在悄无声息中走向腐朽衰亡。 唐玄宗怠政,专宠杨玉环,李林甫大权独揽,排除异己,安禄山上下经营,羽翼丰满。盛世浮华的表面,竟是危机重重。 历史上的贺知章并没有卷入长安城的危机,他的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静。 那一年,贺知章回家了。86岁高龄的他生了一场病,一度精神恍惚,大病初愈后,便以出家为道士为由,向唐玄宗告老还乡,归隐镜湖。 贺知章为官50年,将快乐带给身边每个人。唐玄宗对这个可爱的老头由衷感到亲切,为他举办了大唐文坛最盛大的一场饯别宴会,如同送别一位多年知交。 唐玄宗下诏,在京城东门设宴,并与到场的百官写诗为贺知章送行。之后,这些送别诗整理成册,由唐玄宗亲自赐序。 城门外,长安城最有权势、最富才华的人物悉数到场,祝贺老贺光荣退休,盛况空前。在大唐,从来没有一个文人享受过如此高的待遇。 贺知章身披唐玄宗御赐的羽衣,与前来相送的客人一一道别,这其中有宰相、宗室、好友,还有他的学生太子李亨。 时任翰林供奉的李白为老友写作一首《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 ... 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久客异乡的游子,沿着梦中的足迹,回到故乡江南。 历经50年的沧桑,日子明明是一天天地过,可在那一刻,贺知章却像穿越时空的烂柯人,在家乡找不到一丝熟悉的痕迹,只有同乡的孩子们好奇地问:「 ”老爷子,您从哪儿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老人淡淡的悲伤后,藏着几分童趣,一如当年红尘中几许轻狂。 最爱君猜,很多人生平第一次读贺知章的诗,是那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儿歌般的天真浪漫,出自官居高位的贺知章之手,似乎有些许违和感,可与他老顽童般的性格又格外契合。 庙堂之上,多少文人怀着封侯拜相的豪情壮志,即便是李白,也未能彻底放下功名,在安史之乱中入了永王的军营。 贺知章却始终在做自己,做一个潇洒的狂客,就像网上的名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不妨学学老贺。平心静气,快意人生,方能福寿绵长。只有安然度过漫长岁月,才有机会去亲眼看一看,那盛世长安。 参考文献: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陈尚君:《贺知章的文学世界》,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石树芳:《天宝三载的诗学意义》,浙江学刊2015年05期

大唐最长寿诗人:活过整个盛唐,留下一场最盛大的告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梦见周公解梦暗示64天内衰运的梦_周公解梦梦到周公解梦暗示64天内衰运的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周公解梦暗示64天内衰运的梦好不好

    你最近做了什么梦?想知道哪些梦境代表衰运即将降临,在做梦后的64天内应要小心行事,来参考命理专家蔡上机的解析。青天霹雳这表示突发的惊人事件,代表会有措手不及或令人意想不到的噩耗发生,让你感到错愕震惊、难以致信,可要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才行。自己裸身梦见自己光溜溜的,表示衰事即将要上身,将有丢面子、不名誉或当众出糗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应该要多注意一下最近的行为才好。

  2. 高僧亲历阴间过堂全程智斗阎王死而复生

    这时,我才明白我已经是死到阴间来了,心里非常懊恼,非常难过!“从这里往后去,就是过堂的地方!”他很惊讶的说,“你以为你还在阳间吗?你现在已经死了的鬼,过堂的时候要由阎王来问案,这点事情还不知道吗?”阎王继续往下说。那时候有施送《高王观世音经》者,说诵一千遍可以免灾不死。

  3. 1867年的《医药旅馆条约》如何永远改变了平原印第安部落

    是一个惊人的奇观:1867年10月,165辆货车,600人,1200匹马和骡子横穿堪萨斯州的平原。他们的目的?护送一队七人,由国会任命,以结束美军和大平原印第安部落之间的...,前往位于部落狩猎场深处的麦迪洛奇克里克圣地。,会议地点将主办平原印第安人更具破坏性的条约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条约不久就被打破。基奥瓦、科曼奇、阿拉帕霍和基奥瓦阿帕奇国家的5000多名代表会见了...代表。两周后,南部夏延

  4. 诺曼人的戏剧史:中世纪征服的故事

    历史充满了像现代翻页小说一样让你着迷的故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像《诺曼人的故事》一样轻松地做到这一点.这些维京人的后代骄傲而恐惧,他们是为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量身定制欧洲社会政治图景的关键人物.接下来是一段充满阴谋的历史,其特点是诺曼人的征服和军事实力像旋风一样席卷欧洲,留下了几个世纪的印记.正是诺曼人独特而鼓舞人心的身份,使这段历史具有了无可置疑的才华.结合他们的海盗遗产的凶猛和征服精神与中世纪西欧建

  5. 孕妇梦见黄鼠狼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黄鼠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黄鼠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拔脚上的刺

    周公解梦梦见拔脚上的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拔脚上的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简介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在位465年-47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濬长子。456年被立为太子,465年继位。他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469年就将襁褓中的长子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传位於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476年,由于...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大臣,被对方毒死,时年23岁。3岁封储,12岁登基,14岁生子,18岁禅位,23岁暴卒。这一连串

  8. 长安与洛阳的区位之争:为何隋炀帝非要兴建洛阳新都

    公元604年,隋炀帝下旨兴建洛阳城。为防杨谅的旧部继续为患,炀帝下令将河东20万户、近百万人口迁移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长安所在的关中区域,虽然在防守上占尽优势,有四塞之固。炀帝建成东都后,便多次巡幸东都。东都也相应建立起了台省机构,长安应有的官员,洛阳也都对应地建立。所以晋阳事实上是东魏北齐真正的首都。所以隋炀帝下令建造东都洛阳,当有这方面的考虑。

  9. 老年痴呆症直接 ... 死了让你保持清醒的脑细胞

    新的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和白天嗜睡之间有一个更直接的生物学途径。这些蛋白质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积聚,被认为会慢慢破坏脑细胞及其之间的联系。在这项研究中,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在这三个脑区有显著水平的tau缠结,相比之下,没有这种疾病的人的大脑。更重要的是,在这三个大脑区域,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失去了75%的神经元。结果显示,尽管tau增强,这些大脑并没有显示出对促进觉醒的神经元的损伤。

  10. 女人梦见刮大风

    周公解梦女人梦见刮大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女人梦到刮大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