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逢山修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将军简短的诗句道出了铁道兵的开创精神。一个月后,在古老的马帮都无法穿越的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可以通行卡车的施工便道终于打通了。施工便道修好之后,汽车队将物资源源不断送到各个工地。其实当时仅西南地区根本没有那么多车可以用来运输,为了支持成昆铁路的建设,毛主席亲自指示每个省都组织车队来帮成昆铁路跑运输,甚至还有不少女司机来到这里支援成昆铁路的建设。汽车运输

「 ”逢山修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 ... 将军简短的诗句道出了铁道兵的开创精神。一个月后,在古老的马帮都无法穿越的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可以通行卡车的施工便道终于打通了。 施工便道修好之后,汽车队将物资源源不断送到各个工地。其实当时仅西南地区根本没有那么多车可以用来运输,为了支持成昆铁路的建设,毛主席亲自指示每个省都组织车队来帮成昆铁路跑运输,甚至还有不少女司机来到这里支援成昆铁路的建设。 汽车运输队 万事俱备,成昆铁路各个工地的许多工作终于可以大刀阔斧的展开了。可不久之后成昆铁路工程却被迫停工了。1959年新中国遭遇了第一次经济滑坡。持续3 年的自然灾害,使「 ”吃饱肚子”重新成为了困扰中国人的最大难题。 ... 中央发出紧急通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压缩,一批重大建设工程下马,其中就包括开工不到一年的成昆铁路。 到了1960年,情况稍微好转,毛主席从成昆铁路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意义考虑,作出了「 ”没钱了停,有钱了还得修,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的指示。 成昆铁路工作再次铺开。为了减轻国家负担,铁道兵战士开始在营地附近自己开荒种土豆,自给自足。但是在全国基建战线都大幅缩减甚至停工的时代大背景下,成昆铁路工程还是没能坚持下去。 1958年到1963年间,成昆线三上三下,耗资1亿1000万元,完成修建隧道10公里,桥梁约5公里,其中成都至青龙场的61.5公里,勉强铺轨通车。 铁道兵战士在工地 针对这样的情况,毛主席做出了「 ”备战备荒,加快三线建设”的指示。并且,毛主席还特别提出,成昆线尤其要快修,如果材料不够,其他铁路可以不修,就集中力量先修成昆线一条。争取在1968年7月1日建成通车。为什么成昆铁路的建设,会突然提到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呢? 在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中有三个重点,分别是成都、攀枝花和六盘水,其中成都建设的是常规的武器基地;在攀枝花建设的是钢铁基地,六盘水则是煤炭基地。这三点建成后就六盘水的煤矿就能运到攀枝花炼钢,然后再将钢材运到成都生产武器,最后支援全国,而这个设想能否实现的关键就是连接三点之间的成昆铁路。 因此,停摆近三年的成昆铁路,再次提上议事日程。1964年8月底,在毛主席的号召下, ... 铁道兵的五个师,和铁道部工程局以及第二铁路设计院的工人同志,迅速组建起了一支30万人的筑路大军。 同时由铁道兵、铁道部主要领导组成的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也在成都成立,总指挥就是照片上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叫李井泉,时任任 ... 西南局第一书记兼 ... 第一政委。在他的指挥下,30万筑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成昆铁路工地。 李井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本文标签:成昆铁路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