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戰鬥機工業發展迅猛,拿出了多款設計優良的先進產品,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五代戰鬥機殲20。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良好傳統,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顯然早已鋪開。近日,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就在自己的官方平台上發布了一條「重量級」消息——《國之重器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航空工業FL-62風洞主壓縮機更大轉速試車順利完成》。,官方公開國產FL-62風洞系統,有意思的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戰鬥機工業發展迅猛,拿出了多款設計優良的先進產品,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五代戰鬥機殲20。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良好傳統,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顯然早已鋪開。近日,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就在自己的官方平台上發布了一條「重量級」消息——《國之重器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航空工業FL-62風洞主壓縮機更大轉速試車順利完成》。,官方公開國產FL-62風洞系統,有意思的是,2年前的2018年,航空工業曾以官方名義發布過一篇名為《國之重器FL-62風洞:未來的中國戰機的樣子由我做主》的文章,簡要介紹了FL-62的相關情況。
不出意外的話,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官方暗示,或意味著FL-62風洞正是國產六代機研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設備。,印度LCA戰機是在俄羅斯進行的風洞測試,對於任何一個在航空工業領域尋求突破的國家來說,風洞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有無先進的大型風洞可謂是國防工業乃至綜合國力的一個縮影。以日本為例,其在輕重工業領域建樹頗多,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的名氣更是在世界範圍內都如雷貫耳,然而日本至今也沒能在大型風洞方面獲得突破,在研製F-2戰鬥攻擊機時,日本科研團隊是向美國和法國「借用」的風洞。,同樣的例子還有印度,在航空工業領域,印度雖然問題頗多,但從整體上看,要比日本的國內航空工業體系更加完整。
不過,印度國產LCA戰鬥機也不是在國內吹的風洞,而是跑到俄羅斯的中央茹科夫斯基流體力學研究院「租用」風洞。,戰鬥機風洞測試,從這兩個例子不難看出,掌握先進大型風洞技術是何等困難。或許有些人感到不解,認為風洞不過就是一段封閉式隧道,在隧道里擺上飛機的等比例模型和用於觀察的攝像機等儀器,然後再用幾個大風扇往裡邊使勁灌風即可。其實,真實的大型風洞遠比外界想像得要困難得多。
,大飛機通常使用亞音速風洞,以吹風的風速為標準,風洞可分為低速風洞(風速不超過130米/秒)、亞音速風洞(風速不超過0.7倍音速)、跨音速風洞(風速0.8~1.3倍音速)、超音速風洞(風速1.4~5倍音速)和高超音速風洞(風速5倍音速以上)。,美國NASA的風洞配套設施,要知道,風洞並不是一個獨立設備,為了讓一台大型超音速或高超音速風洞維持運轉,必須為其配齊所有的配套設施。大型風洞的耗電量驚人,甚至必須配套建造專用的發電站和冷卻水水庫,佔地面積不亞於一座村莊或小鎮。以超音速風洞為例,壓氣機運轉一小時的電費就有上萬塊錢,這還是便宜的。
至於那些5倍音速以上的高超音速風洞,光是一根噴管就值幾百萬元,堪稱「一根管子一套房」,而這樣的風洞往往需要同時配備N多根噴管……,國產殲10戰機模型吹風洞,我們不妨看看美國的F-22隱身戰機,其研製周期達16年,其中約10年的時間是在採集各項風洞數據,通過將23款氣動方案模型在15座不同用途風洞的長期吹風測試後,才有了如今F-22的面貌,滿足隱身效果的同時,讓氣動效率達到最優化。這其中,隸屬於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風洞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萊特兄弟研製的木製低速風洞,有意思的是,雖然今天美國的風洞技術是全球之一,但世界上之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風洞卻並非誕生在美國,其發明者是英國科學家溫翰姆,他於1871年設計建造了人類首個具有實用意義的風洞。至於飛機的發明者——大名鼎鼎的萊特兄弟,也曾在1901年研製出一座風速12米/秒的木製風洞,並利用它研究了超過200種以上的機翼構型,這才在1903年成功讓人類歷史上首架飛機升空。
,那麼,我們是在何時擁有的國產風洞?其實從時間上算,並不太早,但也不算太晚。之一座國產試驗型低速風洞的設計始於1934年,由清華大學操刀,2年後的1936年建成,比英國晚了60多年。但隨著日本發動侵略,這座寶貴的風洞毀於戰火,頗為可惜。無獨有偶,在1937年,又一座國產低速風洞完工於南昌,僅一年後,就在日本飛機的炸彈下化為碎片。
,建造中的風洞,不難看出,在亞洲範圍內,國產風洞的設計研發曾一度屬於「之一梯隊」,只可惜沒有穩定的國內環境。直到1949年,國內多所科研院校才總算得以「踏踏實實」地再度發展風洞,而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風洞項目則是在1965年起步。也正是國產超音速風洞誕生後,我們的戰鬥機工業、導彈工業和航天工業才真正走上了快車道。,風洞意義重大,如今已是21世紀第三個十年,領先世界水平的國產FL-62風洞測試成功,意味著我們發展新型超音速戰機、無人機、導彈乃至太空飛行器時,將有更為強悍的配套設備後盾。
相信殲20之後的國產六代機也將在不久後進入人們的視野。,。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