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王妃往世因缘

过去无量劫之前,有一个婆罗门修行人,名字叫作光明,他在四万二千年之中修持清净行,已经到达不再造作种种恶业,甚至远离一切过失的境界。就在经过这四万二千年修行之后,有一次因为某种因缘他来到一个大城,这城里住了一个女人,名字叫作伽咤,这伽咤看到光明婆罗门色相端正,就生起了贪欲爱乐之心,走到光明婆罗门面前向他敬礼。这时光明婆罗门就问伽咤:“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希求而来到我面前敬礼?”伽咤回答说:“我请求您这位婆罗门修行人能与我共结为夫妻。”光明婆罗门就告诉她:“我是修行人,我已经不对女人生起贪欲爱乐之心了。”伽咤又说:“我今生如果不能跟你结为夫妻,我将在不久之后就结束这一生的性命。”这时光明婆罗门听了就想:“我好不容易经过四万二千年修持清净行,都不敢违犯任何禁戒,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怎么可以再与这个女人结婚,去受用违背清净修行的爱欲染着呢?让我千年万年修行成果毁于一旦!我还是赶紧离开她才好。”这么想以后,光明婆罗门就离开伽咤。但是才走离了七步,光明婆罗门却停住了脚步,心中生起了大悲心而改变了心念说:“我现在应该发起勇敢捍卫众生的心,纵使因为与这个女人结为夫妻而违犯禁戒,我也应该忍受地狱的苦报,不应该就这样离开她,让她因而失去了性命。”伽咤听到光明婆罗门的话,心中当然非常高兴!因为已能如她所愿,不至于要结束生命。这时光明婆罗门就抓着伽咤的手对她说:“就如你的希求,我同意随着你。”于是光明婆罗门就与伽咤结为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因为古印度传统婆罗门修行人,是把一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出寻访、跟随师父学习婆罗门祭仪,修清净行。第二个阶段,就是返家结婚生子,经营世间营生事务及祭祀礼仪,还有行布施等。第三个阶段,年纪中老,就把家业交给儿子家人,自己则是隐遁山林,栖居在树林中修苦行,专心思惟修行。到了最后第四个阶段,则离开山林,披着粗布衣,手持水瓶、钵碗游历四方,超脱世事,接受布施供养。因此光明婆罗门与伽咤一同过了十二年的夫妻生活之后就离家,栖居山林中精进修持清净行,然后舍报后就生到梵天,成为 ... 天人。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则故事后,又再说明,当时的光明婆罗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世尊的前身;而当时与光明婆罗门结为夫妻的女人伽咤,正是释迦世尊成佛前为希达多太子时的王妃耶输陀罗。世尊说到这里,进一步解释其中的缘由说:“我于尔时,但能一念起大悲心;又复还修梵行,得生梵界。如是,我于十千劫中受轮回身,虽受是身,不生厌倦。”(《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1)就是说:光明波罗门当时能生起一念大悲心,怜悯伽咤、满伽咤的心愿,让她免于死亡;又因为之后还继续修清净行,得以生到 ... 梵天。由于这种大悲心与清净行的缘故,虽经过十百千劫轮回生死,受报各种三界身,但都不生起丝毫厌倦之心,最后终于成就究竟佛果。从这件释迦牟尼佛过去世的事迹,可以看出来,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正是为了救护众生,以大悲心成满众生的愿求而不顾自己的道业,甚至因而违犯禁戒必须下堕地狱受苦报,也在所不惜!丝毫不起厌倦之心。释迦世尊就是这样以大悲心对待众生、摄受众生,自己则继续不断修清净行,并且这两者的先后次序取舍,也相当明确,就是先利益众生,再成就自己;可以说,就是以利益众生、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纵使在夫妻之间,也是以同样的态度来面对。 另外,对于夫妻间相处之道,经典中也有不少记载;像《佛说善生子经》这样记载:“夫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其妇。何谓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时与衣食、时与宝饰。妇又当以十四事事于夫。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息、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供养夫。”(《善生子经》)这大意就是说:身为丈夫的应该要诚正、没有恨意地敬重自己的妻子,不可与其它女人发生邪淫婚外情,并且适时给予妻子所需的衣食、宝饰等以抚慰妻子的身心,让她得到安适的生活。身为妻子的人,也应该要以身行、言语和善对待自己的丈夫,整治家务让丈夫能无忧虑地在外营生、养家等来奉侍自己的丈夫。这在古印度当时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是极为切当的家庭教育;纵使现今社会形态已有所转变,但是夫妻相互诚信、尊重及互相扶助的精神,是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还是应该被强调的。尤其佛教戒律中,都将淫戒列为重戒之一,对于在家人就是不可邪淫——不可以和配偶伴侣以外的人行淫,否则就犯重戒。犯邪淫戒,罪业是很重的!像《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说:“邪淫有十罪:一者常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妇不穆,常共鬪诤。三者诸不善法,日日增长;于诸善法,日日损减。四者不守护身,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有诸恶事,常为人所疑。七者亲属知识,所不爱憙。八者种怨家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女人,多人共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大智度论》卷13)纵使没有受戒,如果有了对自己的配偶不真诚而与配偶以外的人行淫,当生就会发生很不好的后果,像《佛说善生子经》中说:“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善生子经》)就是不止有损于自己的名声而不能守护自身,妻子及家属对你也会因而互相猜疑生恶而不能守护,进而让怨家得便、种种苦恼缠绕,终致事业罢废、资财耗尽。这当然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王妃往世因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7.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8.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从血战湘江的绝命后卫师,到西路军喋血高台全军覆灭,他们是英雄

    ...路上,一位女红军即将分娩,但是远处已经传来追兵的枪炮声。

  2. 梦见吃鸡肉但不好吃

    周公解梦梦见吃鸡肉但不好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鸡肉但不好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别再迷茫了 让你惊醒的24句经典语录

    让你惊醒的24句经典语录1、若你的朋友每天生活都这么幸福,也就不会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了2、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知道,天赋是多么的重要3、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还有远方的茍且4、社会学家研究表明:难看和没钱的男人,并不比高帅富更加靠谱。普通人结婚的另一半其实并不欣赏自己,只不过找不到更好的人。

  4. 梦见吃面条,而且非常地好吃。

    梦见爬山,充满惊险,受伤,最终爬上山头,看见五彩湖和太阳。“面条”意味着福气、长寿,象征长长久久。梦到吃面条,预示著身体健康,好事即来。

  5. 他是黄埔一期生中名气最小的,曾不听将令却取得大捷,后授衔中将

    彭明治是黄埔一期生,虽然在同学当中名声不显,但在北伐战争中兢兢业业,人人都称他为悍将。为表彰彭明治的辉煌战绩,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6. 校正版五行为木的字大全–宝宝起名

    校正版的五行为木的字大全华春芳强林东英萍梅荣斌君秀莉青健兰琳颖莹松彬欣家芬元桂雅广月彦毅楠翠贤花蓉树仁蕾莲栋康菊科菲奇梦薇森权茂杨根芝芹程莎艺来柏茹芸宜仪茜苗叶萌菁柳蓓奕尧柱侠蕊笑苏标梁竹婕本若蔚寅肖楚谦筱桦蒙枫卉桃舟营李枝桥杏原萱木苹慈梓乔秉杭榕柯果茵甲筠苑桐格季莺桢棠蕙稳荷隽杉艾蕴楷俏棋柔策芷樱葵积苓校芙秦术谷蓁穗范村植肇蓝乙笛语荔茗筑菡绿楼耕仰桓苇节菱蓬栓蔓萃芮樟榆禾芊栩杜芃葳荟朱模梨棉聿吴

  7. 成家立计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éngjiālìjì【解释】犹言成家立业。【出处】元·刘致《红绣鞋·劝收心》套曲:“不指望成家立计,则寻思卖笑求食。”【例子】父母与子孙成家立计,是父母尽己之心,久以后成人不成人,是在于他,父母怎管的他到底。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相关】百度“成家立计”

  8. 梦见五花肉

    周公解梦梦见五花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五花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你知道包拯娶妻的故事吗:义狐报恩,成全了包拯一段姻缘

    提起包拯,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惧权贵、不徇私情、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清官”,而关于包拯的故事,我们无论是通过文学作品或者是影视剧,都能对此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了解,尤其是他那秉公执法、审案判案的故事,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包拯断案的故事,而是他的婚姻。关于包拯的婚姻,就如同他的断案一样,也被后人演绎得妙趣横生,精彩纷呈,据说包拯的姻缘还是拜一只他

  10. 梦见手指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长手指,预示生意兴隆,收入会增加。梦见多指的手,预示会有贵客登门。梦见手指被烫伤,表示你会心生嫉妒。梦见手指被切断,暗示做梦人会失去非常珍贵的东西,要承受艰辛。梦见手指流血,要提高警惕,暗示辛苦劳动的钱可能会被人骗走。梦见扭曲的手指,表示你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利。梦见虐待别人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