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理发匠及其它

曾有朋友问我,佛子出家,是不是不孝啊?郑州一位文友还很气愤地举亲戚的例子说,他竟然放弃了很有前景的生意和丈夫、父亲的责任,出家当和尚去了,留下孤儿寡母,情何以堪?这种责难,从佛陀时代开始,已经几千年了。从佛陀的解释开始,历代大德已经阐述得无比透彻。本不想再说什么,坐在电脑前,思绪飘忽,忽然想起了小时父亲给我讲的故事。父亲是个理发匠,一生行走乡间,挑着担子,披星戴月为人理发。农村理发匠的地位很低,属于下九流。三教九流从周朝就开始划分,分类 ... 很多,最常见的是: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 。下九流还有一个版本:一流戏子二流吹,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 吹灰指的大烟鬼,就是今天的吸毒者。这个版本大概是清朝的分法,因为那时 ... 烟已经进入了中国民间,很多人为此倾家荡产。村里曾有一地主,染上了烟瘾,把财产吸得精光,老婆女儿都卖了。他晚年自嘲说:“大姑娘小媳妇,都进了俺的烟葫芦”——因此,很多人都鄙夷这类人。理发匠在第一个版本中,被列为下九流的第四位——“四流推”;第二个版本里边,竟然列在老鸨后边,与吸毒者为伍,可见社会地位之低。普通人,对投射心田的主流文化很少有反思和自净能力,在这种文化笼罩下,父亲自然在村里没地位,饱受屈辱。80年代,有个亲戚的儿子好唱包公戏,每次学校开娱乐会,他惟妙惟肖的清唱,总会赢来一片喝彩,就萌发了想报考戏曲学校的念头。向父亲提起,一向谦卑自居,不爱发表言论的父亲竟然滔滔不绝,瞪大了眼,说,学什么戏,过去,唱戏的进不了祖坟!还是好好读书!满树星月下,他讲起了小时侯同学的故事。父亲其实很聪明,同学却笨拙。两家都家道中落,生计艰难。父亲为了孝养父母,承担老大的责任,上了几天私塾就退学了,到处卖烧饼、当学徒,梦想发财致富。同学也想走这样的道路,同学的寡母坚决不同意,让他上进求学。老太太自己种地、收割、做饭、洗衣服,累了一身病,有病不舍得吃药。却供一个好胳膊好腿的顶棒男孩子上学,周围邻居说什么的都有。亲族中,甚至还有人指责男孩子不孝顺。男孩子流着泪,发奋读书,几年后,学出来了,因有文化,解放后当了干部,事母至孝,周围邻居都帮了光,一片羡慕。 唱戏的进不了祖坟,排在后边的理发匠的情形可想而知。父亲一直耿耿于怀,这个故事也常作为励志故事对我们讲,一个个供养我们兄弟姊妹上学,自己学那个老太太。苦了一生,最后见子女有成,含笑而逝,走前,在我的劝说下念佛,走后,身软如绵。这个故事一直点亮着我的心。父亲讲故事时的落寞神情至今难忘。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这个男孩子,确实在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母亲——顶着不孝顺的名字,最终使母亲扬眉吐气,他的母亲,也确实是极有魄力的老太太,为国家为家族,造就了一个人才。佛陀其实是非常孝顺的。阿难到街头乞食,路遇外道造谣佛陀不孝,并举例说:佛陀不从父愿,抛弃皇储的位置走掉;出家时,父王闻讯,痛苦得昏倒尘埃。阿难无语,郁闷地回到精舍,告诉了佛陀。于是,佛陀对阿难讲了自己无数生来,对父母孝顺的许多故事,有则故事是他前世当太子时,一家人流亡海外,走到无人烟的荒地,断了粮,父亲要 ... 母亲,食肉延命,佛陀阻止了父亲,自己割身上的肉让父母吃,为了保持肉不腐烂,他不肯 ... 死自己,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割,终于救了父母一命。即使是佛陀成道的本生,也是很孝顺。父亲让他留下皇孙再走,他留下了;成道后,马上回来为父亲、养母、妻儿说法,一家人都证得了阿罗汉果。父亲去世后,他亲自为父亲抬棺,临涅盘前,还到忉利天为慈母说法。据说,儿子罗侯罗至今还留形住世,住在四川的雾中山,等待弥勒佛下生。佛陀的妻子起初也很怨恨佛陀不辞而别。《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说得很有意思。见儿子渐渐长大,佛陀想让弟子接儿子罗侯罗出家修行,佛陀的父母都同意了,妻子坚决不同意。抱怨道:他既然不愿意陪我,为什么当初去乞求我的父母嫁他?我当初是多少王子都竞相追求的人物啊。现在又想夺走我的孩子,不给!后来,佛陀为她显了神通,让她悟到,支持他出家修行,是她前世的本愿。最终她也出家了。曾有法师网名叫多情乃佛子,不少人误解了,对法师出言不恭。其实,这是菩萨精神,是有根据的。“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偈子,一个人,多情得连小蚂蚁都爱惜,怎能不爱自己的眷属呢?弘一法师晚年,听到妻子去世的消息,想连夜回家奔丧,但战火纷纭,没能如愿,就常为妻子诵经超度。虚云和尚为报父母恩,超度父母,流泪燃指供佛,并用三年时间,一步一叩头,从普陀山来到五台山,两次差点在大雪的荒郊送命。 但为什么他们还要辞亲出家呢?那是因为,他们觉悟到,普通的爱,已经不能解决亲眷和自己的生死问题,他们要暂时去隐居求学,等有成就时,再回来一劳永逸地解决亲眷和众生的人生痛苦的根本根源。是啊,你在浪花翻滚的河流里飘着很痛苦,你跳出来不就行了吗?——这就是佛陀和僧侣修行的目的,跳出生死河流——轮回。这情形有点象父亲讲的那个故事。是一种超出普通人见解和智慧的报恩方式。 当下常讲感恩、报恩,以为时髦,其实,这种思想两千年前,佛陀就提出来了,并身体力行。一直延续到现在。每日僧侣早课做完,都要唱颂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四重恩是: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国土恩)、三宝恩。 三途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表示,自己所修行的功德不要,都回向给大众。修学阶段的僧侣,以法布施——教授给众生修行的 ... 为主,有余力的,随缘做其它布施。比如,很多僧人都会医学,不少寺院开办有养老院、救济会等等,修成的菩萨圣贤僧或修持有基础、发心格外大的凡夫位的菩萨,会以各种形象,各种 ... ,出现在人世间,帮助各类生命摆脱不幸和痛苦。 如果您去过寺院,同僧侣一起做过早课,伴着庄严的佛鼓,一路唱颂下来,心里会充满着清凉和奋进的情素。我第一次随僧侣念诵回向偈时,一向倔强的我竟然留泪了,想起来故去的父母,想起了亲朋和人间的种种苦难,感叹自己太懒惰无用了,一事无成人渐老。在这个享乐时代,这种愿心,对于自幼念诵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70年代人,特别容易引起共鸣,感到亲切。但对比僧侣的愿望来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还是有点小。因为它是一种毫无索取的大报恩,是泯灭了好恶是非,建立在国家平等、民族平等、各类生命平等背景下的大悲悯。毫无疑问,地狱道的众生,都是恶贯满盈的人,但僧侣依然念念不忘去帮助他们。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理发匠及其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9.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10. 《延禧攻略》的珠宝首饰大火,古代欧洲皇室的宝贝都远远比不上

    回看延禧攻略,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古代的工艺和古代的珠宝首饰是何等的精美与精湛,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的古代的首饰,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随机推荐

  1. 【亮丽】的意思是什么?【亮丽】是什么意思?

    6.聚龙酒店被称为春城餐饮界的亮丽风景,优质的服务和纯良的特色使她独具魅力。

  2.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感人的情话

    王永彬五、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王守仁《改过》十五、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

  3. “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实际上,比较于传统史家习惯使用的“民变”一词,《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的作者巫仁恕更愿意采用西方社会史学家查尔斯·蒂利创造的概念—“集体行动”。《大明律·兵律·军政》中“激变良民”这四个字的条文,在明朝以前的法律、法典里面没有看到,这也可以算作侧面的一个例证。

  4. 此人当年多次背叛刘邦和项羽,最后却得以善终!

    刘邦从沛县起兵,可以说沛县是他的大本营。第一次的背叛总是最难忘的,因此刘邦非常讨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他点名批评。刘邦率军打下第一座城池丰邑后,便将此当成根据地,并让雍齿留守。雍齿的这一举动,给刘邦终生留下难以消弭的伤害,以至对汉初的政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后来天下征伐不断,刘邦、项羽互相攻伐。但刘邦再没给他背叛的机会,每次出征,雍齿仅是副将。

  5. 还我犀牛来

    还我犀牛来盐官齐安国师,出生之时瑞光笼罩,长大以后身现异像。齐安国师想起了自己那个做皇帝的弟子所赠的那把犀牛扇子。犀牛,在中国传说中是一种灵兽。因此,用犀牛角作扇骨的扇子珍贵异常。而唐宣宗所赠的这把纸扇上又有著名画家的犀牛望月图,更是珍品中的极品。齐安却把一只大手伸到侍者面前,十分严肃,格外认真地说:“扇子既然破了,把犀牛角还给我!”

  6. 姓泣女孩起名大全

    泣晓娜泣正冉泣琳灩泣翊冉泣子婵泣妙媛泣露玉泣晴瑶泣启文泣景文泣斯琴泣小莉泣奇红泣妍晏泣周洁泣俐颖泣如霞泣竞妍泣弈琳泣亚玲泣蔚婷泣婵萍泣鲜花泣琳慧泣倩雁泣金婷泣瑞倩泣筱红泣淑婷泣连颖泣一蓉泣加媛泣琳伊泣怡秦泣靓瑛泣竞雪泣怡超泣凤英泣偕怡泣嘉婷泣阳颖泣尾琴泣长文泣凌琳泣燕洁泣晓英泣胤文泣秀莉泣扬琴泣群英泣欣妍泣泽芳泣纾萍泣梅花泣斐玲泣君文泣苹芳泣茹静泣浠媛泣锗芳泣育玲泣妹泣郁媛泣冬英泣笑梅泣佳瑶泣玉琳

  7. 发型阻碍面相运气_看相大全

    发型阻碍面相运气大家都讲究潮流,随着时尚的路线发展,免得自己落伍,被街坊好友当笑柄。而在运气上讲,也是最为主要的,因为留海所处的位置是面相中的天庭部位,关联著一个人的出门运气及晦气,两者只在一念之间。甚至说在发型上,再遮掩一部分,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五官面相就被遮掩掉了一部分,此遮掩的部位则是正好关联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位置。眉毛看你是否聪明绝顶_看相大全

  8. 生日贺词

    生日贺词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决定送你一份快乐,一份幸福,一份健康,一份顺心。今天是母亲的生日,祈福平安,富贵临门,健康及身!生日时,我衷心祝愿你,平安地驶出港湾!今日又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一切如意。愿我的祝福,如许愿般灵验:生日快乐!

  9. 论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

     论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  晚清时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国政党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思想基础。但政党产生的直接原因却是中国民主 *** 运动的发展,它的产生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 *** 运动。  【关键词】近代中国 政党 ***   一、中国政党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0. 眉目如画造句_眉目如画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眉目如画méimùrúhuà眉目如画的意思和解释:形容容貌端正秀丽。眉目如画的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眉目如画的例子帝姿貌端华,~。眉目如画造句眉目如画造句相关由两个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但都要按“(定·定)中·中”或“[状·状]中·中”的形式加以理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