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的样子

佛陀的样子星云法师时间﹕地点﹕宜兰念佛会听众﹕居士一.佛陀的圣像二.佛陀的金容三.佛陀的真身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佛陀涅盘已经两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不能亲自瞻礼到佛陀的金容,每念及此,不禁就令人想到古人说的:「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自从佛陀应身的金容涅盘以后,我们只能瞻礼到佛陀的圣像,那么佛陀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呢?一.佛陀的圣像A圣像的种类──佛陀庄严的相好,慈悲的金容,初学者只有从圣像上才可以稍有认识。佛陀圣像的种类很多,有用木石雕刻的,有用金属铸造的,有用绢纸画印的。圣像之中,有的是坐着,有的是立着,甚至还有的是卧着的。无论是木石雕刻的、金属铸造的、绢纸画印的,或是坐着的、立着的、卧着的,总是表现佛陀的慈悲庄严、崇高伟大,令人一见就会生起仰慕之念。佛陀的圣像,为什么有的要坐着?有的要立着?有的要卧着?可以说每一种式样,都含有它深刻的意义,象征着佛陀的一份精神,一份圣格。先说佛陀坐着的圣像:坐像中有的是结跏趺坐,象是正在禅定的样子;有的是左手放在盘着的腿子上,右手高举,以掌心向外,象是说法的样子。前者可以说是表征佛陀的自觉,后者可以说是表征佛陀的觉他。自觉是说佛陀所以成为佛陀,要经过相当的修持,思惟观照,深入禅定,方能识得自己;觉他是说佛陀从体起用,以真理普利众生,用甘露法水,净化人群。次说佛陀立着的圣像:立像中有的垂手站着,象是正在接引众生;有的是开步行走,象是忙于教化。垂手站立,接引众生,见到佛陀的慈悲之手伸出,在苦海漂泊的人,怎能不诚恳的皈投到佛陀的怀抱?忙于教化,这正显出佛陀对他体证的宇宙人生真理,充满无限的热情,虽然是功行圆满的佛陀,也要用真理不休息的为众生服务。再说佛陀卧着的圣像:卧像中只有吉祥卧的涅盘像一种。涅盘,是福慧完成,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佛陀的涅盘像,可以说是由动归于静的意思。佛陀住世时,说法、行化,这都是由静生动,动是有休止的时候,静则是无穷的悠长。佛陀的生命,参入天地之至奥,流入无终的时间之流中,故说由动归静。因为佛陀的圣像中,有示现涅盘的一种,佛陀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与日月并光,与天地同长!雕像之始──关于佛陀的雕像,始于什么时候?这在《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八卷和《大唐西域记》第五卷均有详明的记载:有一年夏安居的时候,僧团中不见了佛陀,佛陀到哪里里去了呢?大家都不知道这个谜。很多的弟子请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也不知道,不过,阿难尊者介绍大家去请问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尊者入定以天眼观察后,告诉大家说,佛陀上升忉利天宫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佛陀为什么不告而别,要到天宫说法?一、是为了报答圣母养育之恩;二、是因人间有些大众不乐闻佛法,因为佛陀常在身边的缘故;三、是因为教团中多诤,佛陀离开一下,使好诤者能够幡然悔悟。教团中大众知道佛陀到忉利天后,最想念思慕的莫过于拔蹉国的优填王。优填王起初受王妃的感化皈依以后,对佛陀就生起无比的恭敬供养之心。现在听说佛陀上升天宫,多日不见,他竟因思念之切而生起病来。优填王病后,大臣们商量治疗王病的 ... ,一致通过建议优填王请有名工匠来雕刻佛陀的圣像,以便朝夕瞻仰礼拜。优填王大喜,立刻商请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接工匠上达天宫,亲观佛陀的金容妙相,雕刻五尺高的牛耳旃檀圣像。目犍连尊者接送工匠往返三次,旃檀圣像方才雕刻完成。优填王因此病愈,其欢喜自不用说。佛陀在忉利天宫说法,大约是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佛陀下降人间,旃檀圣像,竟起立迎接佛陀。佛陀微笑着对圣像安慰道:『你教化辛劳了吗?末世的众生,实在要靠你开导哩!』由此看来,雕刻圣像,并不在佛陀涅盘以后,在佛陀住世时,就已经开始雕刻圣像供奉了。雕刻的旃檀圣像,起立迎接佛陀,这表征了无论是佛陀的金身,或是佛陀的圣像,都是活泼泼的活在人间!铸像之始──关于佛陀的铸像,始于什么时候?这在《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八卷以及《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中,各有记载:第一、憍萨弥罗国的波斯匿王,听到优填王用旃檀雕刻佛陀圣像,为了对佛陀的崇敬,也为了好胜之心,乃以紫磨黄金铸造圣像,高也是五尺,这算是最早的佛陀铸像了。第二、是给孤独长者。有一次佛陀在只园精舍讲法以后,他就上前顶礼佛足,禀白道:『佛陀!教团中有您圣驾住锡的时候,一切就在庄严、威仪、肃静中如法生活;有时佛陀到别处去弘化,这里没有佛陀做中心,在秩序上有所欠缺,在大家的心灵上也有一种空虚寂寞之感。我们恳求佛陀允许,让我们铸造圣像,就是佛陀去他方,我们也可瞻仰,见圣像如见佛陀,这样就可以维系教团中的清净,让佛陀的威德之光永远普照着我们!』佛陀听后,很欢喜给孤独长者的请求,慈悲的允许道:『你为了佛法,这样的请求很好,我允许你。』『佛陀!我们要在铸造的圣像之旁,安插旛盖,香花供养,也希望佛陀允许!』给孤独长者进一步的要求。『这可以随各人的心意。』佛陀回答。我们从上面的两段经文看来,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有很多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发心铸造圣像供人瞻仰了。铸造的紫磨金像,供奉在教团共修的道场中央,像一盏明灯,信者的心里就光明起来了。画像之始──关于画像始于什么时候?这在《大唐内典录》中有一段记载说:我国汉朝时秦景奉旨回月支国途中,看见优填王旃檀雕像,于是请画师照样画了一张,后来带至洛阳,皇帝见了,敕命在西阳城门和显节陵上供养,从此素丹流传,以至于今。另在《行事钞》中记载说:当初佛陀的诸大弟子,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所以请目连尊者亲自引导工匠上天取图,如是来往三次,旃檀圣像雕刻方乃逼真。后来到汉朝以后,中国僧伽纷纷前往印度留学,回国时,都想把旃檀圣像请回中国供养,那时印度诸王,对此圣像,恭敬保护,不准圣像出境。但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征,诸王就叫画工依照旃檀圣像描画,今日所传的画像,都是由于这种原因而来。照此看来,佛陀画像,始于佛陀涅盘后已将近千年,但另在《阿含经》中有一记载,那是佛陀在涅盘的时候,大迦叶尊者很怕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知道这个消息,过度悲哀,发生意外,因此就和雨舍大臣商量,恭画佛陀圣像,以解王哀。这大概是最早的画像吧!不过近年来,英国皇家博物馆中保存了很多佛陀的画像,其中有一尊画像,被当做国宝珍藏着,那幅画像说是佛陀在四十一岁的时候,由弟子富楼那尊者所手绘的画像,颜色原本至今依然。日本永平寺的住持北野,在英曾摄影带回,此像现在台湾省各地,都有相片可见。若依照这种说法,则佛陀的画像,又更早了。甚至比雕像、铸像还要早个几年也不一定。佛陀的画像,《瑜伽法仪轨》上说:「所画的布绢大小随意,于莲华台上结跏趺坐,两手脐下如入禅定。」因为画像方便,信众家中皆可供奉,佛光能够普照家家户户,画像者的功德无量!顶礼圣像──佛陀的圣像,是木石雕刻的,是布纸描画的,有人说这是偶像,为什么要向偶像顶礼呢?有些耶稣教的传教师,他们批评佛教这是拜偶像,为什么要拜木石、金属、布纸的偶像呢?我们不否认,我们是拜偶像的,因为什么人都不能离开偶像崇拜观念。全世界的人都向他们国家的国旗敬礼,国旗不是纸就是布的,为什么要向纸和布敬礼呢?要知道制成了国旗的纸和布,他在国民的心中,已经不是纸和布,而是代表国家的象征了。耶教徒他们向十字架祈祷,十字架上还钉了一个可怜的耶稣,十字架、耶稣,不也是木制、铁制、纸画的吗?耶教徒们为什么要向木、铁、纸张跪下来祈祷呢?所以,什么人都有偶像观念,向偶像敬礼,没有什么不好,耶教徒的十诫之一,不拜偶像,这只是他们千万无理中的矛盾之一罢了。一块布,若做成帽子就可带在头上,做成鞋子就要穿在脚下,布是没有贵贱的,做成的东西有贵贱罢了;一张纸印成父母的像,那我们对这张纸像就要好好的恭敬收藏,若是印的连环图画,随便怎么抛弃,也不觉心中不安。纸有贵贱吗?这只是我们心上起分别有贵贱罢了。金属的物体,或化学原料所制成的圣贤之像,要高高的供奉起来,若是制成儿童玩具如不倒翁,放在地上踢他几脚,取笑也不要紧。一切物质都是一样,做成什么就是什么,佛陀的圣象是金属、木石、布纸所做成的,但在我们的心上那已不是金属、木石、布纸了,他是大智大觉的佛陀圣像!请问耶教徒,把你们父母的照片,把你们的耶稣像,随便拿来亵渎,你心中怎么样?你能在偶像上不起分别吗?请聪明的耶教徒们反省反省,偶像崇拜没有什么不好的,那表示我们心中有圣贤的观念!从事相上来说,我们修行,应该要有目标,偶像可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的修持,当我们瞻仰佛陀慈悲的圣像,心中顿息贪瞋的妄念;当我们礼拜佛陀庄严的相好,行为自然就端正不敢放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对圣像恭敬顶礼就会有所感应。从法性上来说,真正没有偶像观念的是佛教徒而不是耶教徒,说一个禅宗的公案就可以知道: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纷,丹霞便将佛殿上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敢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丹霞禅师从容不迫的回答。『胡说!木头佛像那有舍利?』纠察师仍是大声怒吼。『既是木头,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仍从容的去取佛像投入火中。丹霞禅师才是佛教真正的弟子,他才是认识了佛陀的圣者,他是觉悟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没有觉悟的时候,要恭敬圣像,觉悟了以后,心外无佛,才可以说圣像就在自己心中。唐宣宗未登基前做小沙弥的时候,他见到黄檗希运禅师在佛殿中央拜佛,他站在身后聚精会神地看着,忽然想起希运禅师常说的话,竟模仿的说道:『你常说,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你现在礼拜又是做什么?』希运禅师听了,回头就给他一个耳光,说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做如是求!』希运禅师的话,是一般浅知浅识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真理,我们要向佛陀圣像顶礼,我们要礼拜偶像,因为这样凡夫心和佛陀心才能交流啊!二.佛陀的金容B圣容金身──佛陀真正的样子,是清净无为的法身,从法身理体而显的妙用,那就是应身的金容。佛陀的法身,就是登地的菩萨都不能完全测知,佛陀的弟子,只能从金容的相好上去认识伟大的佛陀。《心地观经》上说:「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两千五百年前,为一大事因缘而降诞于世的教主佛陀,有着百福庄严的相好,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就是佛陀的圣容。佛陀的身体是黄金的颜色,有一丈六尺高,《阿含经》中说佛陀是「希有金容如满月」。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不少的圣弟子未闻佛陀说法,初见佛陀的金容就决意皈投佛陀出家的很多。大迦叶尊者,本是婆罗门的富豪,在多子塔边逢到坐在树下的佛陀,他为佛陀的金容相好所摄受,不知不觉地向前顶礼,宣誓加入佛陀的教团;富可敌国的须达长者,作客南方,在夜中逢到佛陀,月光下,他也为佛陀的圣容所感动,跪在地上请求佛陀能到他的故乡去宣扬真理,普渡众生。在佛陀传教的生涯中,把迫害者慑伏回头,把顽强者感化皈依,有很多也是由于佛陀慈悲威严的相好。叛徒提婆达多,收买了六名强盗,去行刺佛陀,但被佛陀的金容所流露出的威德之光征服,这六名强盗即刻放下刀剑跪在佛陀面前忏悔;鸯掘摩罗是一个 ... 人不眨眼的魔王,佛陀特地在路上和他相逢,天不怕地不怕的鸯掘摩罗,一见佛陀的金容,心中不由一惊,五体投地的请求佛陀准许他重新做人。山中的猿猴,采摘野果,毫不畏惧的献于佛陀的金容之前;酒醉的狂象,见到佛陀金容,流出悔过的眼泪。如日月之光的佛陀金容,如万德庄严的佛陀相好,使凶恶者生起慈悲,使暴戾者变为平和,在五十年传教的岁月中,睹佛陀金容而得救的,为数不知多少。金容相好──形容佛陀的金容相好,在经里都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谓相好,就是指佛陀的身体金容而言,微妙的形状,可以一目了然的叫做相,不易觉察而使人见了生起爱乐之心的叫做好。实在说,八十种好是因三十二相而有的,所以又叫做八十随形好。这样圆满的三十二相,并不是天生如此的,佛陀是经过九十一大劫的修行,才成就了三十二相,在《百福庄严经》里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经云:「百劫修相好,三只求福慧」,就是这个意思。「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相,每一好,在经里都有记载,现说明如下:先说三十二相:1.足下平满,没有凹处。2.足下轮形,千辐轮状3.手指细长,白净如雪。4.手足柔软,毫不粗硬。5.指间缦网,交互连络。6.足踵圆满,无凸凹处。7.足背高起,前后均平。8.股肉纤圆,有如鹿王。9.手长过膝,端严如山。10.男子之根,密藏体内。11.头足之高,如两手长。12.一一毛孔,生青色毛。13.身毛上靡,向上偃伏。14.身体之色,有如黄金。15.身放光明,四方一丈。16.皮肤细滑,柔软如油。17.足掌肩顶,平满无缺。18.两腋充满,无有凹陷。19.身体平正,威仪严肃。20.身形端直,毫不伛曲。21.两肩平满,丰腴异常。22.口中牙齿,计有四十。23.齿白紧密,洁净而坚。24.牙齿平齐,毫不参差。25.两颊隆满,如狮子颊。26.咽中津液,润食美味。27.舌广而长,柔软细薄。28.口中音声,远能听闻。29.眼以绀青,澄如大海。30.眼睫之毛,殊胜非凡。31.两眉之间,白毫放光。32.顶成肉髻,无能见顶。次说八十种好:1.无见顶相。2.鼻高不现。3.眉如初月。4.耳轮垂埵。5.身体坚实。6.骨际钩锁。7.身旋如象。8.行时现印。9.爪如赤钢。10.膝骨圆好。11.身上清洁。12.皮肤柔软。13.身不弯曲。14.指圆纤细。15.指纹藏覆。16.脉深不现。17.踝不突出。18.身相润泽。19.身形满足。20.行不逶迤。21.容仪具足。22.行止安详。23.住无能动。24.威振一切。25.见者安乐。26.面大适中。27.貌色不挠。28.面容美满。29.唇如赤色。30.言音深远。31.脐深圆好。32.毛发右旋。33.手长过膝。34.手足如意。35.手纹明直。36.手纹细长。37.手纹不断。38.见者和悦。39.面广殊好。40.面如满月。41.说和悦语。42.毛孔出香。43.口中出香。44.容如师子。45.进止如象。46.行如鹅王。47.头如醉果。48.声分具足。49.牙齿白利。50.舌色如赤。51.舌薄而长。52.毛多红色。53.毛软而净。54.眼广而长。55.死关相具。56.手足莲色。57.脐不现出。58.腹不突出。59.腹细匀适。60.身不倾动。61.身相持重。62.其身长大。63.手足软净。64.光长一丈。65.光照身行。66.等视众生。67.身相雄伟。68.不轻众生。69.声不增减。70.说法不着。71.随缘说法。72.音应众声。73.次第说法。74.观不尽相。75.观不厌足。76.发长而好。77.发长不乱。78.发自旋好。79.发如青珠。80.有德之相。上面所叙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各经的记载,稍有出入,但佛陀的金容不同凡人,自无异议。其实,佛陀的金容,岂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能形容的,比方说佛陀是丈六金身,当时有一外道听了怀疑,他就用尺去测量佛陀究竟有多高,但他量了丈六,又是丈六,永远是量不完的。《西游记》小说叙说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他翻了几十个筋斗,也翻不出如来的掌心,这正可以形容佛陀的金容相好,崇高过山岳,深远逾海洋。三十二相中有一广长舌相,这是形容佛陀说法的音声,可以远闻。音声究竟能传播多远?在《宝积经》中,说到佛陀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有一次想测量佛陀说法的音声,飞翔到距离娑婆世界无量远的东方佛国,再测听佛陀的音声,依然可以听到。数千里外的欧美广播,我们现在况且能够收听,何况功德巍巍的佛陀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是我们凡夫所了解的佛陀,佛陀的真正金容相好,又岂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能形容包含?八相成道──佛陀的金容虽然有着无量的相好,但是佛陀诞生在人间,他终究也是人。关于佛陀应身的金容,在人间整整八十年的教化,说明佛陀一生的经过,那就是八相成道。兹将八相成道略述如下:1.降兜率:佛陀由燃灯佛授记,他就是娑婆世界的补处菩萨,先住于兜率天的内院之中,经过四千岁,是在观察娑婆世界教化的机缘。2.入胎:在兜率内院住满四千年后,即乘白象由天而降,由圣母摩耶夫人右胁而入胎。3.诞生:是在四月八日的艳阳天气,于蓝毘尼花园中降诞,降诞后即能行走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4.出家:十九岁的时候,因感念世间无常,弱肉强食,而且人间多不平现象,遂毅然骑马踰城出家学道。5.降魔:在修道的时候,内心有贪瞋烦恼的魔,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征服魔军的邪恶,不为魔女所诱惑,这需要大雄、大智、大无畏的降魔精神。6.成道:降魔以后,终于在十二月八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7.转 ... :佛成道以后,于五十年中,谈经说法,把真理弘遍人间,使 ... 常转于世。8.涅盘:八十岁的那年二月十五日,教化因缘已满,由动归静,把生命进入宇宙造化之间,遂于娑罗双树下进入涅盘。佛陀是人间的大圣者,佛陀既生于人间,他的金容相好,就有婴儿、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不同,大迦叶尊者命雨舍大臣所绘的八相成道经过,正可说明佛陀一生的化迹。金身受灾──佛陀的金容圣身,是那么相好庄严,我们就以为这应身的佛陀,在人间的活动,是顺心如意,百无阻碍,那是错误的想法。佛陀的教法,说明这个世间是无常苦迫,但是成了佛陀的人,就能逍遥于这定理之外吗?绝没有这样的道理。从佛陀一生有为的金容圣身的变化,说明世间诸行无常的真理。「身教重于言教」,佛陀口中讲着世间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而他却万年常青,不病不老,这岂不矛盾?佛陀示教在人间,他有为的色身、金容、相好,仍有不少的灾害发生。不管怎么说,功德所修积而成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是有为的身相,不是无为的法身。佛陀应化的有为金容圣身,所受的灾害,那自然也是意料中的事。佛陀在行路的时候,曾遇到两次灾害,一次是行走轲地罗山的时候,被有名的怯陀罗毒树的木刺刺伤足踝;一次是在耆阇窟山下经过的时候,为提婆达多从山上推下的巨石,击伤右腿流血。佛陀又有两次对大众宣布他患病的消息,一次命名医耆婆为他调下痢的药服用,而后病愈。一次背痛命阿难尊者到村中乞求牛乳,命大迦叶尊者为其诵念七菩提分,病苦得以消除。佛陀又有两次为饮食而遇到困难,一次是在婆罗村安居的时候,适逢饥馑之年,在三个月中,每日唯食马麦充饥;一次出外乞食不遇,空钵而还,只有饿着肚子等待天明。婆罗门的战遮女,曾当面指着佛陀的金容,诬蔑佛陀;拘利城的善觉王,指着佛陀的圣身,批评佛陀;佛陀的灾难迫害是不要紧的,提婆达多、战遮女、善觉王,他们都得到不幸的果报,一个伟大的宗教家,要有向灾难、迫害挑战的精神。佛陀的圣身金容,遭受如许的灾害,不了解此中深义的众生,很容易生起疑惑,憍萨弥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就曾经将这个问题提出来请问佛陀,他问道:『佛陀!您的金容相好,品德威严,这是天上人间所没有的,但是佛陀您在传播真理的生涯中,为什么会有那些灾害呢?』佛陀回答道:『大王!诸佛如来的永恒之身是法身,为度众生,才有应现这些灾害,那些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盘,以其舍利分塔供养,这些都是方便善巧,欲令一切众生知道业报不失,令他们生起怖畏的心,断一切罪,修诸善行,获证永恒法身,寿命无限,国土清净,不要留恋娑婆世界的有为色身!』波斯匿王闻后,疑云顿除,欢喜踊跃,他不但认识了佛陀的金容,他更体会到佛陀甚深的大悲心!伟大的佛陀,他的圣身金容,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但佛陀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那灵山会上的百万人天,中央端坐着相好庄严的佛陀,依稀还会浮现在脑海之中:「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三世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三.佛陀的真身C 无相真身──佛陀的圣像,我们到处都可瞻礼;佛陀的金容,两千五百年前,确实是曾应现于世间,但佛陀的真身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佛陀的真身,就是法身。法身,才是佛陀真正的样子,但法身无相,九住菩萨尚不能见,何况我们给无明烦恼遮蔽了的众生?法身,无为无作、无形无相、无去无来、无始无终,我们怎样才能见到佛陀的法身呢?经云:「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可见法身不是在形相上求见的,法身的样子,完全是修证的问题。《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是离语言、离文字、离思量的境界,「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法身,就是虚空身,虽无形无相可言可见,但无形而无不形,无相而无不相,法身是横遍十方,充实法界的。太原孚上座,有一次在扬州讲《涅盘经》,讲到三德法身的时候,广谈法身的道理,当时有一位参禅的禅师,在法会中听得失笑起来,讲经下座以后,孚上座搭衣持具,很虚心的向失笑的禅师顶礼道:『适才某所讲法身,莫非有不是吗?』禅师回答道:『你如要认识法身,请你停讲三日,闭目深思,看看法身究竟是什么样子?』孚上座听后即日宣布,《涅盘经》停讲三日,自己闭门参究,三日后,他对法身似有所悟,就很欢喜的说道:『法身之理,犹如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从这个公案里,可以知道法身非从形相上去了解的,非是用语言可以说明的。圣像金容,一说或一看,就可知道,唯有法身不是眼耳可以了知的,佛陀的无相真身是要从心上去认识的。真身相用──法身之体,虽然不是有形可见,有相可看,但法身的庄严德相,微妙之用,又不是完全不可知道的。《大论》说:「法身毕竟体,非彼相好身;不离于法身,此二非不异。」佛陀的圣身金容,那不是法身,但圣身金容确又是从法身所显现的相用。在《密迹经》中说:佛陀圣身,虽然分有法身、报身、应身,可是三身又不二的,因为报身、应身,是从法身理体上现起的,离了法身,也就没有报身和应身,所以从应身的金容上也可以测知佛陀的法身。当佛陀应化世间,到处说法的时候,在每一讲经的法会中,有见佛陀是金色身的,有见佛陀是银色身的,甚至还有见到佛陀是砗磲、玛瑙、琉璃色之身的;有的见到佛陀与人无异,有的见到佛是丈六金身,与转轮王无异,或见三丈、千万丈等种种不同之身。甚至佛陀说法的音声,也有种种不同,有柔软微妙声、有狮子大吼声,其所说法,也是随着各个听众的根器而不同,有闻布施、持戒,也有闻禅定、智能、解脱、大乘法等等,这怎么能说是普通的金容相好呢?这不就是从真身本体上所显现的不可思议的法身神力吗?我们从各种经典中可以知道教主佛陀,常常在同一个时间,在千万国土里作佛事,有种种名号,有种种身形,有种种教化,这不就是从法身所显现的相用吗?若非法身能显相用,何能至此?一佛的国土是三千大千世界,娑婆只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小世界,佛陀应现世间,若非法身到处可显相用,何能教化三千国土?《起信论》说:法身,自体有大智能光明,遍照法界,真实识知。由此可知,就是娑婆世界的一切,也无一不是法身的相用,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在觉悟了的圣者眼中,无一不是佛陀的真身,无处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将有为的身形进入涅盘,就是佛陀契合法性,把真身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中都有佛陀的真身,佛陀至今还和我们活在一起,我们就活在佛陀的法身中。不但我们活在佛陀的法身中,《楞严经》说:「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这如来的心,就是佛陀的真身;宇宙万象,都是佛陀真身的相用。真身处处──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这真身遍满十方虚空法界,所放的光明遍照无量的国土,要具足十住的菩萨,才能常常听到法身演说妙法。法身,是佛陀的境界,《华严经》说:「大海之水可饮尽,刹尘心念可数知;虚空有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境界。」佛陀在各经中不时的指导修学的弟子,如何很亲切的认识佛陀的真身。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自性,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那就能见到佛陀的真身。《金刚经》也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法在就有佛在,信法就是信佛,佛陀所以是佛陀,就是佛陀能契合法性,证悟法性,和法性打成一片;不相信法,不恭敬法,不了解法,就不能认识佛陀的真身。佛陀的应身,应现的因缘将了,要进入涅盘的时候,弟子们都很悲哀,佛陀就对大家说道:『你们大家不要悲哀,有为的、年老的应身如同破旧的车子一样,破旧的车子要坏的时候,用保养来继续使用,这终不是永久的办法。我把这有为的肉体生命,活上数千万年,和你们共同在一起,但有会合就有别离,这是不变的道理!佛陀进入涅盘,在法性中照顾你们,让佛陀的生命,和无为的法身相应,这生命与天地同长,与日月同光!你们大家今后能依我的教法而行,那绿色的杨柳,那青青的松柏,都是佛陀的法身。』能依着佛陀的教法而行,就能见到佛陀的真身。因此,那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陀的真身,那三十七道品、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是佛陀的真身,甚至奉行这些教法的僧团,就是佛陀的真身。常住真身──佛陀的真身,佛陀的法身慧命,就是六和敬的僧团,佛陀常说:「能供养僧,则供养我已!」佛陀是多么重视僧团!所谓「绍隆佛种」、「续佛慧命」,都是要靠僧团,希望今后僧团不要以为佛陀已经入灭了,要知道佛陀的慈力永远加被着我们,我们要分散在四方弘法利生,让佛陀有无量的真身遍满在世界之上!唐朝的顺宗皇帝,对于佛陀的真身究竟在哪里里,曾向佛光如满禅师提出问答,现在把这问答写在下面,作为本文的结束。唐顺宗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如满禅师回答唐顺宗说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唐顺宗得到如满禅师这么回答,仍然有疑,又再问道:『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如满禅师又再回答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的样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梦见和女的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和女的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女的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玉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玉石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包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学生梦见玉石,学习成绩会比较好,不可大意,稍微一放松,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梦见玉石的原版周公解梦梦制玉石者,贵贱者皆得成器。梦见玉石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3. 鳌头独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áotóudúzhàn【解释】比喻占首位或之一名。【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之一名。”【例子】我国目前蚕茧总产量已超过了日本,国际蚕丝市场上,我们已鳌头独占了。《新华文摘》1987年第5期【相关】百度“鳌头独占”

  4. 佛 像 之 始

    一天,佛陀升上忉利天,去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讲法,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波斯匿王将雕好的佛像置于佛陀的座位上,每天供养、礼拜。这尊佛像就是众佛像之始祖。后人凡做佛像,均仿效这尊佛像。之后,佛陀不再住原来的精舍,而将佛像安置于精舍之中,自己则移到一边的小精舍中居住,与佛像相距二十步左右。众人推开小精舍之门,那旃檀佛像仍端坐无恙,毫无损伤。

  5. 表达内心孤独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我只喜欢简单的人,简单的事。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因为明白世界上没几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所以只想把时间用在值得的感情上。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6. 梦见挂窗帘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挂窗帘是什么意思(摄图网)考生梦见挂窗帘,预示着你近期成绩会很好,但前提是你不可以粗心大意,否则也会不理想的。梦见家里挂窗帘,健康方面须要注意,尤其是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已婚者梦见家里挂窗帘,要是近期将有外出旅行的机会,但是旅途上要小心小偷。周公解梦梦见玉镯梦见玉镯子碎了–周公解梦

  7. 梦见冰柱梦到冰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冰柱好不好

    梦见冰,暗示梦者丈夫会为了家庭努力工作,让生活越来越好。梦见冰,意味着梦者受到的特别关照,在中取得好成绩。未婚女子梦见冰,暗示梦者男会全心全意对自己好,会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对象。梦见狂风梦到狂风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狂风好不好未婚男子梦见冰,暗示梦者会对自己坚贞不渝,情比金坚。梦见冰柱,预示著不管梦者最的是什么,它都会很快消失,除非它融化。

  8. 鸿鹄之志是什么意思?

    【拼音】hónghúzhīzhì【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之志的故事【例子】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之一折)【近义词】雄心壮志,胸怀大志【反义词】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相关】百度“鸿鹄之志”

  9. 【辽泽】的意思是什么?【辽泽】是什么意思?

    ●《旧唐书阎立德传》:「十八年,从征高丽,及师旅至辽泽,东西二百余里泥淖,人马不通。」●《旧五代史外国传一·契丹》:「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辽史地理志一》:「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辽泽」在《汉语大词典》第15152页第10卷1185参见:辽泽辽泽是什么意思辽泽liáozé泛指辽东沼泽地区。

  10. 身体有三处隆起,可能是癌症来了,不要不当一回事

    如果是右侧锁骨出现隆起现象,则可能是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杵状指会使患者的手指末端出现异常隆起,而且这种隆起并非和风湿性关节炎或者骨关节炎有关,而可能是癌症来临时的信号,像常见的肺癌、骨癌等都可能会导致手指末端的异常隆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