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欲「 ”隐”而不得,从阮籍嵇康看魏晋之际士人的「 ”第三种选择”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短短百余年时间,便经历了汉魏和魏晋两次改朝换代。汉末清议至盛之时,士风昂扬,士人砥砺名节,虽然时局风雨如晦,但却依然鸡鸣不已。然而两次党锢之祸对士人的打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思想上的打击,导致士人群体从开始的坚持激浊扬清,秉持君臣大节到转向对个人和家族利益的思考和焦虑。 两次党锢之祸对士人打击很大 魏晋嬗代之际的社会现实,进一步提升了士人群体的这种焦虑。如何在乱世中给君臣名节和家族个人利益排序?是每个士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汉代儒学中的忠孝之论已经无法在这种社会现实的挑战和冲击下,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了。在这个社会思想和行为模式都在激烈碰撞的转型时期,士人群体在矛盾和纠结中,不得不有所取舍,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有的选择激烈的抗争以全君臣名节,比如李丰、令狐愚等人,他们忠于曹氏,欲图发动政变或兵变来消灭司马氏,但是图谋失败,家族遭戮,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有的选择屈从现实以保全家族利益,如王沈,贾充等人,他们虽然背负了政治道德沦丧和「 ”不忠”的 ... 名而为后人所不齿,但是其家族却因此日渐昌隆。 士人群体在矛盾和纠结中,不得不有所取舍 然而我们注意到,在士人群体「 ”退”和「 ”进”这两种泾渭分明的选择之外,看似隐约还存在「 ”第三种选择”,那就是「 ”隐”。然而,在时代的大潮面前,真的可以隐于朝堂或者江湖,而置身事外吗? 一、寄隐于仕的阮籍 应该说,阮籍是魏晋之际一个较为矛盾的人物。正始初年,曹爽执政的时候,曾经征辟过阮籍为参军。然而阮籍和其他接受征召的人不同,他借口生病而予以推辞,并且隐于乡间。 《晋书·阮籍传》: 「 ”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 阮籍不就曹爽之征,一年多之后曹爽就因为高平陵之变的失败而覆亡被 ... ,常常被世人认为是他富有远见的举动,其实这种看法其实这难免有些开「 ”上帝视角”。正始十年之前,就曹爽和司马懿力量对比来看,曹爽集团其实处于明显的优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其实是一件行险之事。司马懿最终取得胜利,恐怕并非是当时的人所能准确预料到的,就连羊祜都曾经不无感慨地说「 ”本非始虑所及”(《晋书·羊祜传》)。 阮籍借口生病不应征 既然阮籍这种不应征的举动,并不能被看做是一种对于曹马胜负预先判断的远见,恐怕就只能理解为托病避祸,想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明朗了。其实在正始年间,和阮籍一样选择隐退,称病来保全身家性命的士人不在少数。除了有我们前面提到的羊祜,还有李丰、何曾、山涛等人。 然而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何曾在高平陵之变后迅速倒向了司马懿,官至司隶校尉这样重要的职务,并且还参与了和司马师一起谋废魏帝曹芳的密谋。这依然不能说明当初何曾的称病隐退,就是和司马懿共进退,也是一种「 ”远见”。 称病来保全身家性命的士人不在少数 何曾是否在曹爽执政时期,就已经倒向了司马懿,其实是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我们看到魏明帝末年,司马懿远征辽东,何曾上书力劝曹叡在军中设置副帅,以掣肘司马懿。这种站在曹魏立场限制司马懿权力的建议,实在不能还将何曾视为是司马懿的党羽。朱晓海老师就曾经指出,不宜过度解释何曾的在曹爽时期不仕的行为,何曾当时的这种行为其实和山涛、阮籍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只是避祸而已。 由此可见,「 ”隐”确实是当时不少士人群体的一种选择。在身家性命可能面临危险,或者家族利益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能「 ”隐”则「 ”不仕”,不求闻达但求自保,这种行为背后的道德标准,其实已经是一种变相地否定「 ”臣节”,离「 ”忠”渐行渐远了。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重新掌握大权,他任命阮籍为从事中郎。司马懿去世后,阮籍又为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从事中郎。应该说,阮籍在时代大势面前,终究还是避无可避。 阮籍的画像砖形象 《晋书·阮籍传》: 「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从《晋书》的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阮籍本来是颇有大志的,但是在魏晋之际这样特殊而又动荡的年代,士人面对的形势如此复杂而「 ”少有全者”。关于这个「 ”全”,有人理解为生命危险,而笔者认为这里可能更有「 ”名节之全”的意味。阮籍在曹爽时为了避祸而不出仕,等到司马懿执政后又出来为官,这显然又和裴秀、贾充的这种见风使舵主动依附于司马氏的「 ”积极进取”不同,阮籍的出仕更多的是一种迫于压力的无奈。阮籍现在为了保全自己,效力于司马氏,就很难再说是忠于曹魏,对于阮籍这种服膺儒教者来说,这样的「 ”失节”,内心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样的道德理想和现实政治胁迫的巨大矛盾中,阮籍既没有选择激进的抗争,也不想选择「 ”同流合污”,于是就只能「 ”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了。阮籍在这之后,就不再积极参与世事,在官期间「 ”禄仕而已”,并且还自求为「 ”步兵校尉”,原因只是因为步兵校尉营中有厨师善于酿酒,而且「 ”有贮酒三百斛”,将自己的志向淹没于美酒之中了。 阮籍欲借酒而隐于时事 阮籍的耽酒毫无疑问是一种逃避,欲借酒而隐于时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阮籍是成功的。司马昭曾经想为司马炎求娶阮籍的女儿,阮籍竟然连醉六十天,让司马昭始终无从提亲,最后只能放弃此事;司马昭身边的大红人钟会曾经想套路阮籍,「 ”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阮籍用酩酊大醉又逃过一劫。 然而,阮籍毕竟出仕了司马氏,终究还是不能真正超脱于世事之外。 《晋书·阮籍传》: 「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在魏晋嬗代的最后阶段,阮籍迫于压力,再也无法借酒自脱,还是为司马昭做了《劝进表》。今天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阮籍是在何等的矛盾与纠结中写完《劝进表》的。欲为「 ”隐士”而超脱君臣名节和家族利益之辩的阮籍,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他想「 ”大隐隐于朝”,实际上是无法成功的。如果阮籍拒绝写《劝进表》,可能马上就会性命不保,其家族也会面临覆灭的危险。然而,在写下这篇《劝进表》之后的两个月,阮籍就黯然离世了。 「 ”栖栖非我隅,惶惶非己伦”,阮籍的一生都在试图自我解释他的所作所为,以寻求内心的安宁。这一次《劝进表》确实临时充当了他保命的平安符,然而这一次他可能再也无法心安,《劝进表》最终成了他的夺命符。 对于无法言「 ”忠”,只能标榜「 ”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氏集团而言,藐视礼法的阮籍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政治难题。但是阮籍终究还是入仕了,虽然「 ”隐”于朝,对司马氏不太合作,但毕竟没有公开退出司马氏集团。阮籍面对钟会的咄咄逼人,选择了「 ”借酒发疯”这样的手法来蒙混过关,所以司马昭还是对阮籍予以了宽容,甚至未加惩治。 嵇康的命运更加悲剧 而同样面对钟会的嵇康,他的做法就「 ”刚烈”的多,所以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二、欲隐而不得的嵇康 相对于阮籍而言,嵇康其实更符合「 ”隐士”的标准。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不久,就征辟阮籍为官。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在确定了形势的走向之后,竟然主动拜见司马师以获取仕途。嵇康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一个真正「 ”隐士”的风采,他直接拒绝和司马氏的合作。并且对于投靠司马氏的钟会这种「 ”不忠”无节之人不屑一顾,拒绝与其交游,还予以嘲讽和羞辱。 《晋书》: 「 ”钟会为大将军所昵,闻康名而造之。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康方箕踞而锻,会至,不为之礼。康问会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会深衔之。” 这段经典的对话发生在嵇康锻铁之时 嵇康想要远离政治,但是他尚长乐公主,成为曹氏的驸马,并曾先后官拜郎中、中散大夫,这些都显示着他无法真正脱离政治。山涛曾经向司马昭举荐嵇康出任吏部的职务,而吏部掌官吏选举,是一个具有实权的重要职位。嵇康不就征也就罢了,他本来可以婉言谢绝,至少不用跟司马氏关系搞得太僵。然而,嵇康却偏偏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来拒绝并明志,明确地告诉司马昭自己不愿意和其建立任何政治上的关系。张叔辽为讨好司马氏写《自然好学论》,嵇康又主动出击,写《难自然好学论》进行反驳;司马氏以名教治天下,嵇康偏偏写 《管蔡论》,「 ”非汤武而薄周孔”;应该说,嵇康又想远离政治,做一个「 ”隐士”,但是他又常常主动出击。这些行为在司马昭看来,无异是扮作「 ”隐士”,而处处和自己做对的反对派。 嵇康的死,在正史中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因为牵扯进了毌丘俭的叛乱,也有人说他是因为钟会的诬陷。 《魏晋世语》: 「 ”毌丘俭反,康有力,且欲起兵应之,以问山涛,涛曰:‘不可。’俭亦已败。” 《晋书·嵇康传》: 「 ”及是,(钟会)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毌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嵇康被 ... ,广陵散也随之失传 本文前面曾经提到过,嵇康曾经因为钟会「 ”无节”,而嘲讽过他,导致钟会记恨。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钟会在司马昭面前进言诋毁嵇康,导致嵇康被 ... 。其实在笔者看来,嵇康固然是得罪了钟会,但是与其说是得罪钟会,还不如说是嵇康其实是得罪了司马昭。应该说,嵇康的悲剧之处就在于,他看似做出了疏离政治,尤其是魏廷中央政治的选择,然而他其实并未彻底远离政治。作为尚曹魏公主的人,嵇康其实也很难真正地和政治绝缘。最终,他还是成为了魏晋之际那个特殊时代政治的牺牲品。 嵇康的悲剧,正式宣告魏晋之际士人「 ”第三种选择”的最终破产。 结语 在魏晋之际政治大变动时期,士人面临重要的政治选择,面临着「 ”忠孝之辩”对于自己的心灵拷问。也许是这种选择过于艰难,于是便有了如阮籍和嵇康这样的「 ”第三种选择”。他们似乎不想靠近司马氏政权,但是又怕距离太远;他们不愿与司马氏同流合污,又不能处于其对立面。他们有欲图「 ”隐”于政局之外的想法,但其实又是欲隐而不得。「 ”竹林七贤”的最终分化和嵇康的悲剧,宣告了士人「 ”第三种选择”的破产。在经过了魏晋嬗代这个社会思想和行为模式都在激烈碰撞的转型时期后,以家族利益为先的社会思潮最终成为两晋社会的主流。

欲「 ”隐”而不得,从阮籍嵇康看魏晋之际士人的「 ”第三种选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重阳节祝福语大全:共话巴山夜雨

    温馨浪漫这样的词是最符合人们心境的,尤其是情人间寻求温馨和浪漫的话语,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里为你的TA发送一条温馨浪漫的重阳节祝福语,也可以增加感情的,重阳节温馨浪漫祝福语大全就是为你提供这样的重阳节祝福语。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巴山夜雨?重阳节到了,又回忆起你我当初在一起的日子,那是一段永远难忘的友情岁月,作为老友真心祝你一切顺利,天天开心。祝你重阳节快乐!

  2. 梦见密码 梦见密码什么意思

    梦见密码是什么意思?梦见密码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密码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你正在解译密码或暗码,表示你将对考古学研究感兴趣,这使你对古人类的生活及习惯相当熟悉,并有独特的见解。梦见自己输错密码,预示你正在做的事情难以成功。梦见密码,不要苛求自己能够全面理解所有的东西。梦见密码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一直以来有个账号的密码被我忘记了,怎么也找不回来。

  3. 正能量经典说说图片-感人的情话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4. 三八妇女节贺词精选

    “三八节”是我们妇女的节日,它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关爱,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的理解;充满了温馨,充满了体贴,充满了爱心;带给我们的是轻松愉快,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情人节的鲜活玫瑰尚未凋零,三八节的温馨气息又扑面而来。每临妇女节,男人脸上的尴尬就会生动起来,忘记了平时所有的委屈,与女人的自豪形成鲜明对比。妇女节还是由妇女们自己去安排吧。

  5. 唐宋妙音在 名篇永相随

    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黄哲当我面临2020年1月3日晚,人民大礼堂万人大会堂舞台上,那群兴奋地背诵着蒙学名篇而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童声朗诵队时,果真再次想起了多年前谁人翻遍整个西单图书大厦,都找不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的下昼。多年是几多年?20年。等着去大学报到的谁人暑假,想到总算从题海里临时解放、应该系统地增强些人文教养,那么先从浓缩中国文学聪明奇珍异宝的那顶灿灿王冠――唐诗宋词藻撷起,

  6. 17岁嫁给半百老夫,23岁守寡,儿子成为一代名家,获35个博士学位

    在我国民间,老夫少妻的婚配历来就有,花季少女嫁年龄可以当自己父亲的男人,哪怕在当今社会也不足为奇,有人对这类现象可能嗤之以鼻,谓之「”拜金女”,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晚清女子,却用自己的一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在丈夫死后独自将儿子培养成一代大家,连获了35个博士学位!冯顺弟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为安徽省绩溪县中屯人,自幼聪慧美丽,虽然目不识丁,却是当地难得的贤惠女子。冯顺弟到了婚嫁之龄,本应找个

  7. 梦见龟蛇

    周公解梦梦见龟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龟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 遇到大迦叶并出家

    佛祖有四大弟子仍住世人间,英国博士见到其中之一的迦叶尊者!出席年会的一百多个知名人士,全是柏克森的朋友,顿时会场欢腾起来。尊者迦叶在内入定。后来他旅游至印度,在灵鹫山见到了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带他到寂静处,整整给他传授了一年的佛法,还把他剃度出了家。据说此人印度寻访时遇到大迦叶尊者,进入过尊者入定的山洞,并成为尊者的徒弟。

  9. 伤感的话看了就想哭 那些你给的伤,为什么总是那么的难以愈合-感人的情话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为你乱想的人是多么的爱你。然而最终爱情还是由甜蜜变为伤疤,由亲密变为冷漠,由两个人的牵手变为无所谓的擦肩而过。最好的幸福,是你给的在乎。很少有初恋就成功的恋人。恋爱是门技术活,那些你在恋爱过程中学到的技巧、领悟的道理,不是别人能轻易能给的。

  10. 90后伤感语录 却永远不要相爱

    不爱的爱情,永远不会变坏。所以,我们调情,我们暧昧,却永远不要相爱。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生活,匀速的是爱,不匀速则变成一种伤害。失恋的人虽各不相同,但仰望星空却是唯一的不约而同。感谢欣赏本文,更多伤感情话请关注:90后经典情话90后经典情话语录Morefrommysite2012伤感爱情个性签名誓死相依的爱情,比得过永远唯美伤感的句子你在做什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