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郭守敬修订历法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就重视吸收汉族的读书人,帮助筹划朝政大事。他重用一个汉族谋士刘秉忠。忽必烈称帝和定国号为元,都是刘秉忠的主意。后来,刘秉忠又向忽必烈荐引了一些朋友、学生,也一个个担任了元朝初年的重要官员。其中有一个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是邢州(今河北邢台)人。他祖父郭荣学识渊博,不但通晓经书,对数学、天文、水利等都有研究。郭守敬少年时候,在祖父的影响下,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刘秉忠和他的朋友张文谦等正在邢州西南紫金山讲学,郭荣把他孙子送到刘秉忠那里学习。郭守敬在那里认识了许多爱好科学的朋友,学问就长进得更快。 >忽必烈统一北方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整治水利,征求这方面的人材。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很快就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召见郭守敬。郭守敬对北方水利情况十分熟悉,当时就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每听完一条,就点头赞许。最后,他很感慨地说:“让这样的人去办事,才不会是摆空架子吃闲饭的呢。”接见以后,就派郭守敬担任提举各路河渠的职务,经办河道水利的事。 >过了两年,郭守敬又被派到西夏一带去整治水利。那里经过多年战乱,河道淤塞,土地荒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郭守敬到了西夏,经过详细勘察以后,发动民工疏浚了一批原有的渠道、水坝,还开挖了一些新河道。不出一年时间,这一带九百多万亩农田灌溉畅达,粮食丰收,百姓的生活也都改善了。 >为了加强大都到江南的交通运输,忽必烈又派郭守敬去勘测水路交通情况。经过郭守敬的勘测、设计,不但修通了原来的运河,还新开凿了一条从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这样,从江南到大都的水路运输,就畅通无阻了。 >元世祖灭南宋以后,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农业生产要利用历法。过去,蒙古一直使用金朝颁布的历法,这种历法误差很大,连农业上常常使用的节气也算不准。元朝征服江南以后,南方用的又是另一种历法,南北历法不一样,更容易造成紊乱。元世祖决定统一制订一个新历法。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后来叫太史院)。负责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郭守敬因为精通天文、历法,也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修订历法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提出:研究历法先要重视观测,而观测必须依靠仪表。原来从开封运来的有一架观察天象的大型浑天仪,已经陈旧不堪,得不到可靠的数据。郭守敬设计一套新的仪器。他觉得原来的浑天仪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还创制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刻度精密的简仪。他 ... 的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比旧的仪器高得多。有了好的仪器,还要进行精确的实地观测。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报告的时候,提出在太史院里建造一座新的司天台,同时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的打算。这个大胆的计划马上得到元世祖批准。 >经过王恂、郭守敬等一起研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七个测点。最北的测点是铁勒(在今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最南的测点在 ... (在今西沙群岛上),选派了十四个监候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郭守敬也亲自带人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各地的观测点把得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太史局。郭守敬根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这种新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三百零二年。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郭守敬修订历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文化历史来认识北京作为古都的原因

    在六大古都中,北京是唯一一个既是古代的都城,又是我们现在的首都的一个城市,也是保存我国古代的文化最集中,最丰富的一个城市。

  2. 什刹海边上的后门桥,元大都水文化的起点

    高考、中考结束,又到了旅游的旺季。来北京旅游,有的人是第一次,故宫、颐和园、天安门等地自然是要去的。

  3. 隋朝已开凿大运河,元朝为何又派郭守敬重修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但是准确地说,历史上的大运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隋炀帝杨广修建的大运河,第二个是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大运河。这两条运河的起点都是北京,终点都是杭州,不过两条河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所以,隋朝修建的大运河虽起于北京,终于杭州,但这条运河经过洛阳,呈「”

  4. 河北发掘元朝开国丞相家族墓地,发现一罕见葬法,为元墓考古首例

    元朝开国丞相史天泽家族墓地的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古代墓葬考古发现中,元朝的相对较少,帝陵至今难寻,而民间坟墓发现也不多。正因为这一原因,元朝墓葬一经发现,就会引起外界注意。

  5. 北京故事——马可·波罗记忆中的忽必烈与元大都

    当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牢狱中回想起那段有如梦幻的东方之旅,大汗那并不伟岸的身影就会浮现眼前,让他激动不已。

  6. 宁夏水利开发史略:元代郭守敬宁夏治水

    经过蒙古军队20多年征讨西夏的战争,宁夏平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悠久的引黄灌区呈现出「”古渠淤坏,泥沙淤浅”,「”田野荒芜,生灵涂炭”的惨淡景象。郭守敬塑像宁夏灌区景象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任命中书左丞张文谦出任西夏中兴等路行...官,并命诸路河渠提举郭守敬同行,具体负责宁夏平原治水复屯事宜。郭守敬来到宁夏后,首先沿着黄河两岸踏戡,对宁夏地区的正渠、支渠的数量、长度、溉田亩数等进行了

  7. 从古到今,人们对天空的探索从未停止,先贤的观天仪器就是证明

    每当正午的阳光照射地面,表的日影落在圭面上,人们就用这日影的长度来确定季节: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日影最短的那天则为夏至;依此...,还可推算一年的日数。古代的圭表但因日光的散射,表端影子落在圭面上时,常常模糊不清,不便于人们观测。

  8.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9日 元朝颁行郭守敬的《授时历》

    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在734年前的今天,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郭守敬,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至元十五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

  9. 刘秉忠

    刘秉忠,中国元代前期政治家。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17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至元元年,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等官职。八思巴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并在1256年命刘秉忠在当地建立新城。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刘秉忠长于诗词,沉郁豪迈,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

  10. 郭守敬

    郭守敬,中国元代天文学家,水利专家。祖父郭荣精通五经、算数、水利。因在水利工程中政绩突出,官至工部郎中。十七年,《授时历》告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精良的历法。二十八年,阿尼哥郭守敬领导开辟大都水源的白浮堰,开凿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的大运河最北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朝廷不许郭守敬卸职,任事直到去世时为止。

随机推荐

  1. 东汉名士刘表的简介 刘表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历史名人

    刘表因与刘备为同族宗亲,且刘表为刘备投靠对象,遂他两互称为兄弟,刘表为刘备兄长。孙坚军突袭刘表战败,且孙坚中箭身亡,于是刘表得以保存住地盘。刘备在刘表得荆州之地,一待便是数年,其中刘表一开始并没有重用刘备,只是让其成为自己的北藩。据史料记载,刘表曾经在病危之时欲把荆州让给刘备,当时刘备在刘表手下任职,发挥了其军事才能和机智之法,得刘表赏识,但被刘备拒绝,认为这是趁人之危。

  2. 深夜搭客

    那一天男人下班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新闻里说昨夜在林荫路段发生了凶...案,死者是一名女性。>男人想起了前一晚的那个搭客。>第二天晚上,男人无奈又要加班,回家穿过林荫路的时候又看见一个扎着双辫穿着衬衫的女人在路旁伸手叫停。为了避免尴尬的气氛,男人打开了收音机,碰巧正在播放新闻:“林荫路凶案最新消息,警方现正通缉患有精神病的嫌疑犯,犯人身穿白色衬衫,头扎双辫……”

  3. 别以为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专利 华西医生:接诊过9岁的患者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帕金森病就是老年人控制不住自己身体的颤抖,端不住饭碗、甚至走不稳路。

  4. ... 围困 ... 军76师 胡宗南不救却空投30亿法币

    1947年9月,...整编第76师中将师长廖昂率部在清涧城,被西北野战军一纵和三纵包围。>他为什么不向胡宗南要救兵?>廖昂见...如此阵势,终于明白苦撑是无用的,一旦城池突破,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才决定向胡宗南告急。廖昂以此说明自己的困境。>第二日,他又下令飞机给廖昂空投了30亿法币,以示慰劳。当晚,...就对廖昂的几个主阵地发起了攻击,开始大举攻城。随后,他在俘虏中被...查了出来,被带去...纵队司令部。

  5. 长材茂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ángcáimàoxué【解释】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出处】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开局秉笔,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必有所见广圣意者。”【例子】无【相关】百度“长材茂学”

  6. 玄鸟生商的神话故事:故事出自哪儿?

    出自《山海经》,玄鸟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精彩的玄鸟生商的神话故事。玄鸟生商的神话传说:以神话传说来叙述本民族起源的,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简狄误吞了玄鸟(燕子)卵,因此降生了商的始祖契,虽属神话传说,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王亥作为商的高祖与鸟有密切关系,说明商族确以玄鸟作为氏族的图腾。

  7. “诅咒”中世纪在英国很常见

    记录显示,在英国利物浦附近的一个私人农场发现的圣安妮井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死亡事件。杰米·夸特梅因,是一口中世纪的水井,曾被认为可以洗去罪恶,同时治愈眼睛和皮肤疾病在英国已经恢复。根据委托挖掘的英国历史遗产,“由于耕作,井里已经完全填满了泥土。”“这口井的构造与中世纪时期一致,”夸特梅因说。考古学家注意到圣安妮通常与圣井联系在一起。

  8. 清华才女郑秀:错爱曹禺,虚掷一生,只等到他派人送来的葬礼花篮

    关注「”鉴史风暴”,用38个民国爱情故事为您讲述婚恋心理学。欢迎留言评论。曹禺的第一任妻子郑秀,和他是清华大学的同学。与出身没落官僚家庭的曹禺不同,郑秀是个大家闺秀,她父亲郑烈和舅父林文都是同盟会元老,林文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民国成立后,日本江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郑烈出任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长,郑秀也因此选择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律系。可没想到,曹禺多才也多情,一生情缘无数。两人婚后不久,曹禺就与方

  9. 长期喝茶,能让身体感受到5个好处!(建议收藏)

    /品茶,养生之道/先不说喝茶是不是高雅,但是喝茶对身体好,可以养生这个事实确实是四平八稳。

  10. 内心很受伤的心情短语 对你掏心掏肺你嫌脏-感人的情话

    是经历了再多的坎坷还说爱你的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