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美国原子弹之父

  罗伯特——奥本海默 1904——1967)是著名的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作为“原子弹之父”已被加载史册。

  奥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生于纽约一个有犹太血统的家庭,1925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后,曾到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格廷根大学深造。1927年在格廷根获得博士学位,回到美国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及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讲授物理学,同时进行原子及原子核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自1939年起,奥本海默一直在考虑原子能的释放问题。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他终止了一切个人的研究工作,全力投入“曼哈顿工程”。

  美国的原子弹研究,最早是“铀委员会”领导,几经变化,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后改由科技研究发展局(OSRD)领导,但仍然进展迟缓,起色不大。美国核研究的负责人布什认为,只有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武器来。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

  同年8月,研制原子弹的组织工作交给了美国军队,具体实施“曼哈顿计划”。9月,格罗夫斯将军接替马歇尔上校成为“曼哈顿计划”新的主管领导。在他的领导下,1945年夏研制成功了第一批原子弹。

  “曼哈顿计划”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参加人员多,科研触及到许多未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分散在许多小规模的实验室,学术交流不方便,科研进度不协调,信心交流不快捷,解决问题不及时。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奥本海默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建议把研制武器的工作集中在一个实验室内,实行大兵团集中作战,科学管理,统一调度,分工合作,集中攻关。格洛夫斯深为奥本海默的思想和才华所吸引,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决定任命奥本海默出任美国研制原子弹最高实验室主任,担负起了主持设计原子弹的艰巨使命,当时他才三十九岁。事实证明,格罗夫斯这一重要决定为研制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曼哈顿工程”的规模和难度是空前的。建立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集中了当时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前后共耗资20多亿美元,有15万人参加工作,仅在洛斯——阿拉莫斯就有4000名研究人员,设有理论物理、化学及冶金、军事研究、实验核物理、炸药、炸药物理、规划等7个研究所。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管理、协调和统筹方面的工作是极为重要和困难的。在1943年到1945年之间,奥本海默出色地完在了洛斯——阿拉菲斯实验到的组建和管理工作,充分展示了自己在科研和科研管理方面的杰出才能。他的中心工作是集中全部专家的智慧,协调各部门的关系,集思广益,协同攻关。他在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是解决核弹“临界质量”问题。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弹。

  在洛斯——阿拉莫斯,尽管不乏能力和声望俱在奥本海默之上的科学家,但能将中央实验室管理得如此卓有成效的人恐怕非奥本海默莫属。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人们一致认为,没有奥本海默的非凡领导才能,原子弹赶在战争结束之前实验成功,并且投入使用,是不可能的。对于成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来说,这是一种骄傲,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美国新墨西哥州旷野中的“秘密之城”洛斯——阿拉莫斯范围很大,星散着许多低矮的办公室、实验室。奥本海默不是驾驶一辆军用吉普,就是开着他自己的那辆大型黑色别克,在这些办公室、实验室之间出没。每到一处,他总是坐在房间的最后面,不停地抽烟,静静地聆听大家的讨论。他的出现常常可以激活人们的更高想像能力。

  物理学家威斯科夫说:“每当一个新的计划开始试行,或者一个新的概念开始酝酿,奥本海默就会出现在那个实验室或者讨论会现场。大部分时候,他都不会提出他自己的见解或者建议。他的重大影响来自其他方面。他的连续、长时间出现,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他是和我们直接在一起的。”

  理论物理部主任贝舍回忆起一次讨论会,主题是已经辩论过多次没有得到结论的熔化钚的容器问题。听了辩论以后,奥本海默站起来做了一个总结。他没有直接说哪一种意见是对的,但是当他离开会场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明白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了。

  奥本海默在短短三年里,把数千人的聪明才智,凝聚在这个几乎是白手起家、耗费巨大而又空前复杂的科技工程中,凝聚成使重重困难迎 刃而解的利剑,凝聚成三一实验场上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完成了杜鲁门所盛赞的“一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科学奇迹”,从而不仅验证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为尽早结束战争作出了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成了举国上下人所共知的英雄。他被人们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七天以后,德国投降。物理学家西格瑞(Emilio Segre)的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动手得太晚了”。阿拉莫斯实验室大多数科学家们认为,制造原子弹的惟一目的就是轰炸德国。

  同年7月16日原子弹问世时,日本败局已定,然而美国从其利益出发仍然决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其实,早在1945年5月31日,陆军部长斯汀生就召集过一次会议,目的是要向总统提出原子弹的使用及在政治、军事和科学各方面将会产生什么问题,并向奥本海默等4名科学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考虑到使用原子弹可以减少美国的损失,提前结束战争,奥本海默、费米、劳伦斯、康普顿4人委员会作出了支持轰炸日本的决定。1945年6月16日,“曼哈顿计划”最高层次的科学家们提出一份不长的意见书,名为“对于立即使用核武器的意见”。奥本海默执笔起草,4名科学家亲手签名。科学家们认为“没有其他的技术能够结束战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法能够指导军事应用”。意见书修改以后送交陆军部长斯汀生。这是奥本海默第一次参与政治决策,也是他最遗憾的错误。他说“当时我太欠考虑了”。

  “其貌不扬,獐头鼠目”的奥本海默是一位少有的天才,公认的神童。谁能料想到,由于“性格上的缺陷”,豪气满怀的奥本海默,就在其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刻,厄运也正在悄悄向他逼近。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2枚原子弹,当即造成十几万平民死亡。奥本海默听后心情格外沉重,他见到杜鲁门总统后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并说:“我们的手上沾满了鲜血”。下令使用核武器的杜鲁门却很轻松地安慰他说:“不要紧,可以洗掉的”。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全美国有一千多名科学家组成了反对原子弹的舆论核心,奥本海默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各种场合都大声呼吁,反对将原子弹用于战争,反对制造氢弹;1952年7月,奥本海默甚至拒绝出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咨询委员会主任的职务。

  《一千零一夜》中描述了一个渔夫,他想把那个释放出去了的恶毒妖怪在它还没有肇祸之前,再把它装入瓶中。奥本海默就像那个渔夫一样,为了让美国 *** 放弃使用原子弹的打算,他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最后做了一次扭转局势的努力。然而,这却引起了美国 *** 极大的反感,也进一步引起了后来的艾森豪威尔 *** 对他的怀疑。同时,奥本海默锋芒毕露恃才傲物的性格和鄙俗刻薄之言辞,使他得罪了许多人,引起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敌视和报复。

  1953年12月,奥本海默受到军事情报机关的指控,说他过去曾庇护苏联间谍,反对制造氢弹。美国 *** 对他进行了审查。审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奥本海默没有犯叛国罪,但判定他不应接触军事机密。这一荒唐的结论,使他被解除了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在国家利益面前,民主和自由又一次吃了败仗!多年过去了,这一错误已成为美国民主政治历史上的一个污点。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立即 *** 对他的审查。

  正直的奥本海默面对围攻监视和种种限制,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在他一生最后20多年中,作为世界上最先组织研究核武器的人却坚决反对使用,并要求最终销毁核武器,这恰恰反映了人类的良知,也使他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敬重。

  1963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授予他恩里科——费米奖,由约翰逊总统授奖。这是极高的荣誉,也代表了对他的 *** 。1966年退休,次年2月18日因喉癌于普林斯顿去世。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是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作为原子弹的主要设计者赢得了极高的威望,1946年,美国 *** 设立原子能顾问委员会,任命奥本海默为主席。1947年,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院长。

  奥本海默一生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他的成就绝不亚于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奥本海默是伟大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他的一生,是为科学奋斗的一生,是灿烂辉煌的一生,也是坎坷多舛的一生。

美国原子弹之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纪念二战胜利系列:选择广岛和长崎

    本文由作者「”历史阿芸”独家原创,未经应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纪念二战胜利系列:选择广岛和长崎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为什么选择了广岛和长崎:1945年8月6日,人类战争史上第一颗原...(命名「”小男孩”)在日本广岛上空600公尺高度爆炸。广岛倾该间被耀眼的闪光和蘑菇云笼罩,在超强的冲击波后,城市被大火吞噬。核爆炸使这座拥有40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废墟,当即

  2. 人类史上第二大爆炸,远超核爆威力,晚4小时,俄罗斯首都将摧毁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但同时也是最冷库的屠夫。人类的种种科学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相比于整个神秘的大自然,人类所取得一点点引以为傲的科学成绩,或许真的不算什么。

  3. 二战后期,日本高层对死于美军轰炸的平民是什么态度?

    遭受燃烧空袭后的东京此后,这样的燃烧空袭接连不断,连一些小城市也不能幸免,日本平民死伤惨重。日本高层对这样的惨状是什么态度呢?7月27日,日本内阁召开最高作战会议,讨论波茨坦公告的条款。他们拒绝参加最高战争指导紧急会议,导致会议流产。到战争结束时为止,美军的燃烧轰炸一共摧毁了287平方公里的地区,造成2200万人无家可归,90万人死亡,130万人受伤,而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伤亡人数也才78万人。

  4. 炸了广岛和长崎,美国第三颗原 ... 将扔在哪里呢?其实早就选好了

    二战末期,美国先是朝着日本广岛扔了一颗原...,发现日本没什么反应后又在长崎扔了一颗,这下子日本开始震动了。那么,美国人是不是只考虑扔两颗原...呢?

  5. 广岛原 ... 轰炸始末,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个原 ... ,依旧坚决不降

    1945年8月6日,是全世界为之轰动的日子,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引爆原...,广岛变成一片废墟。更可笑的是,日本居然不死心,以为美国只有一颗原...,那么事情始末是怎么样的呢?事件前夕1945年7月28日,日本拒绝了由美国、中国民国、英国联合发表的《波兹坦公告》,拒绝投降。日本拒绝公告的举动,彻底惹恼了美国。美国...便按照既定的计划,决定对日本广岛进行轰炸。

  6. 历史上的今天8月6日 广岛原 ... 爆炸

    1945年08月06日广岛原...爆炸在7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6日,广岛原...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军的B29轰炸机,将原...投向日本的广岛。高力民先生根据网络上的资料...了广岛原...爆炸幻灯片,2010年8月6日由许令仪老师转来。2014年7月2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行日本广岛原...投弹的任务组最后一名在世成员西奥多·范柯克在美国去世,终年93岁。范柯克服役生涯参与的投弹任务接近60次,但在广岛上空执行的一次投弹任务则将他载入史册。

  7. 奥本海默出生

    奥本海默造出第一颗原...后成为举国上下人尽皆知的英雄,但当当原...试爆成功时,他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负疚感。1967年,奥本海默病逝,火化后骨灰撒到维尔京群岛。>1953年12月,艾森豪威尔决定对奥本海默进行安全审查并吊销其安全特许权。奥本海默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他的成就绝不亚于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泰勒因执意研究“超级炸弹”,跟奥本海默起了不少冲突,后来泰勒作证指控奥本海默同情

  8. 广岛原子投弹组的成员 美国军人西奥多·范柯克简介

    西奥多·范柯克,美国军人,是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的美国“埃诺拉·盖伊”号名机组成员,负责导航任务。2014年7月28日在美国佐治亚州去世,享年93岁。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机上成员中,时年24岁的范柯克负责导航,与其他11名空军成员协作投弹。西奥多·范柯克曾说,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不内疚也不后悔。>>西奥多的儿子汤姆·范柯克称赞其父亲“他一直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直到生命的结束”。

  9. 原 ... 之父 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简介

    母亲是一个天才画家,她鼓励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却在奥本海默九岁时去世。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因病延至次年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世人评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在伯克利,奥本海默即使是上课,烟斗仍片刻不离嘴,又经常咳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奥本海默不看报纸、不看新闻报导,也不听收音机,对政治也缺乏兴趣。奥本海默的妻子、前女友、弟弟等人和...有深浅不一的关系。

  10. 奥本海默是如何实施曼哈顿计划的 他战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巨大自责>然而,面对着成功和荣誉,奥本海默的心情是苦涩而复杂的。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奥本海默案件”。肯尼迪遇刺后,他的继任约翰逊于同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和5万美元的奖金,但只是形式上的恢复名誉,仍然不允许他介入军事秘密。

随机推荐

  1. 不得以伤害别人来保护自己

    -摘自《法句经》不以伤害他人来追求自己幸福的人,可以获得幸福。佛陀问他们为什么要打这条蛇,他们说害怕蛇会咬他们,所以先发制人。「如果不愿意别人伤害你们,你们就不该伤害别人;如果伤害别人,甚至在未来世也得不到幸福。」佛陀教诲这些年轻人。这些人听完佛陀的教诲之后,理解到恨意的害处,他们也因此专心思考佛陀的教诲,不久之后,他们都证得初果。

  2. 梦见死于心脏病梦到死于心脏病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死于心脏病好不好

    梦见自己或亲人死于心脏病病故的人会长寿。梦见自己或亲人死于心脏病,意味着梦者生活的节奏减慢,生活的变故和情绪的波动都会减少,而梦中死去的人将会长寿,颐养天年。梦见心脏被尖所刺,意味着梦者可能生病了,提醒梦者应该到检查。梦见头发白了梦到头发白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头发白了好不好梦见自己得了心脏病,心跳异常,意味着梦者的生活节奏被破坏,倒霉的事情要出现,或者被单位解雇,或者卧,或者生意受损。

  3. 他助​朱元璋​登上皇位!儿子却被皇帝杀了,老朱说我不记得有这事

    朱升就曾经获得过这样的一个“免死劵”,不过他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他的儿子。朱元璋算是历代帝王中出身比较卑微的,他能够坐到帝王之位,这一路上得到过不少的贵人相助,朱升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贵人吧。可以说是他提出来的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朱元璋一步一步送上了帝王之位。

  4. 扛桌告状

    早晨,有人在洒满露水的桌子上开玩笑地写道:“我要做皇帝。”仇人见了,忙扛着桌子到衙门去告发。可太阳已把露水晒干了,字也看不见了。>那人忙改口道:“我是想问老爷要不要买这张桌子?”

  5. 梦见飞机落在房顶上

    周公解梦梦见飞机落在房顶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飞机落在房顶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六只小鸟

    爸爸问小阿凡提:“如果我今天给你捉两只小乌,明天再给你捉三只,你将有几只小鸟?”小阿凡提回答说:“一共六只小鸟。”

  7. 清朝最恐怖的老照片,纸将纸兵抬着慈溪的棺材走了整整五天

    看着看着,小编就突然就看到了几张照片,每一张小编看着都觉得有些吓人,说它们是清朝最恐怖的老照片也不为过了。据说慈溪出殡的当天,整个街上一个活人都没有,无数的纸将纸兵,纸轿纸马抬着慈禧的棺材在街上走了整整五天,超阴森。

  8. 毫不介意是什么意思?

    【拼音】háobùjièyì【解释】丝毫不往心里去。【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例子】无【反义词】斤斤计较【相关】百度“毫不介意”

  9. 谁创立了男女对偶的婚配制度?

    伏羲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正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的婚配制度。

  10. 盖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盖”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盖世之才——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盖棺论定——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盖不由己——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盖头换面——犹改头换面。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