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年息花的传说

传说在清朝初年,关外有个小伙子名叫唐阿里,他不但心地善良,仪表堂堂,而且能骑善射。一年,他随顺治皇帝入关,到湖南一带打仗。战事稍停,大军便驻扎在一座风景怡人的山脚下。山坡上开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唐阿里一有闲空,便悄悄地溜出营房到山上去赏花。>>一天,他又去杜鹃山赏花。刚一进山,就听到有人在高喊救命,他寻声跑去,只见只猛虎正向一位惊恐失色的老人扑过去。唐阿里急忙搭弓射箭,一箭正中老虎的王字额项。老虎打了几个滚便死去了。虎口逃生的老人看到救他性命的是一个小伙子,一时不知怎样感谢他才好,便问他说:“恩人,你的救命之恩,老朽没齿不忘,请问你尊姓大名,家住在什么地方?”>>>>唐阿里说:“我叫唐阿里,家住关外宁古塔,是随军打仗来到这里的,就住在山脚下的兵营中。”老人听了他的话,寻思了一下说:“那好吧,我们明日再见。”>>>>第二天,老人果然来到军营找到唐阿里,请他到家中去做客。唐阿里跟着老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包,最后来到一个幽静的山湾里。只见这里有三间小草房,房子的后面是一片竹林,房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房子周围开满了艳丽的杜鹃花。来到房里,老人再次谢过唐阿里的救命之恩,又喊出女儿与恩人相见。只见从后屋走出来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这姑娘身材苗条,衣着朴素,看上去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面对这样一位美丽如仙的姑娘,唐阿里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姑娘微笑着,大大方方地来到唐阿里面前拜了几拜,就回后屋端酒取菜去了。>>>>时间不大,姑娘摆了满满一大桌丰盛的酒菜。酒过三巡,一老一少都喝红了脸。老人试探着对唐阿里说:我也是满族人啊,在第一次入关后,因为不忍再看人与人之间的 ... 戮,便逃出了军营,隐居在这里。我看你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小伙子,老夫无以报恩,愿将小女年息许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唐阿里一听,立即欣然答应了。于是,这桩婚事就这样订了下来。>>>>末了,老人又对唐阿里说孩子,眼下你们还不能成亲,要等你带一根杜鹃花根返回家乡后,将它栽在你家乡的山坡上,等杜鹃花一开,我自然会把女儿给你送去。>>>>时间没过多久,战事停了,唐阿里便解甲归乡了。临行前,他东找西寻,选了一棵最大的杜鹃花,小心地把根挖出来,带回了家里。他把花根栽到了家门>>>>的小山坡上。转眼春天到了,花根就发出了芽,不久,那嫩生生的花茎逐渐长高,很快就开出了一朵朵娇艳的杜鹃花。>>>>这一天,唐阿里打猎回来,老远就闻到了家里的饭菜的香味。进到屋里一看,老人和年息姑娘正坐在屋里,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唐阿里喜出望外,赶忙升火沏茶。老人对他说老汉我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现在把女儿给你送过来了。唐阿里一听万分欢喜,但又想到自己这破旧不堪的房子怎么能迎接新娘呢?于是脸上又堆起了愁云。老人一眼便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你不用发愁,我已在西山北边给你们预备好了新房,明天早上你准时到那里去就可以了。”>>>>第二天早上,唐阿里收拾了一些东西,换上一套新衣服就匆匆忙忙地跑出去了。到那里一看,果然有三间宽敞明亮而又雅致的草房。到屋里一看,西屋的北炕上放着描金大柜,南炕大躺箱上叠着崭新的被褥,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在老人的主持下,唐阿里和年息姑娘欢欢喜喜地办完了喜事。成亲之后,有一天,老人对唐阿里说:“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今已和你成亲,有了依靠,我也就别无牵挂了,自此以后,我要云游天下,到我想去的地方去走一走。你们小两口以后要好好地过日子。”唐阿里想留住老人,但怎么也没有办法留住他,老人飘然而去。>>>>他们互敬互爱,结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美满。年息姑娘会给人家治病,谁得了什么病,只要她动动手,很快就能够康复。所以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来找她看病。>>>>一年之后的一个夏秋之际,有一天,雹子神从这里经过,看到美丽动人的年息姑娘,这个邪神便起了坏心,他强逼着年息姑娘跟他走。但坚贞的年息姑娘宁死不从,雹子神最后忍无可忍,大发雷霆,对年息姑娘大打出手。唐阿里打猎归来,看到妻子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悲愤不已,放声痛哭。年息姑娘对他说:“我死了之后,你别把我埋掉,每天喂我三勺苏子油,三块苏子饼,切记不要喂我肉和面。把我放在有陽光的地方,我就能够活过来了。”说完之后,年姑娘便咽气了。唐阿里一样一样地按着妻子的嘱咐去做,到了第3天的时候,年息姑娘果然活了过来。>>>>又过了一年,到了农历的五月初,火神也从这里路过。火神看到美丽的年息姑娘,也起了坏心,非要和年息姑娘结婚不可。年息姑娘誓死不从,唐阿里挥刀就向火神砍去,这一下可惹怒了火神。他用火烧死了唐阿里和年息姑娘,还把他们的骨灰撒得漫山遍野,生怕年息姑娘再活过来。>>>想不到第二年春天,满山遍野都开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年息姑娘的魂转化的,为纪念年息姑娘,人们便称这花为年息花。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年息花的传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一个「 ”全球化体系”的缔造者——忽必烈

    忽必烈-元帝国的建立者。讲忽必烈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蒙哥,蒙哥是忽必烈的哥哥,是蒙古的大汗,最高统治者。至于蒙哥的死因,历史上说法众多,他的死,对蒙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哥的嫡亲兄弟一共有四个: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在蒙古进攻南宋时,蒙哥负责右路,忽必烈负责左路,阿里不哥负责留守蒙古首都,而旭烈兀则是率军西征。蒙哥当时的局势,对忽必烈是不利的。是的,忽必烈成功逆袭的答案是:准备早。

  2. 惨烈夺位,忽必烈用这种方式登上了大汗宝座,成吉思汗也会很欣慰

    而开平之地是忽必烈管辖范围,是他的大本营。阿里不哥此举对忽必烈无疑是很大的威胁。蒙哥死后,忽必烈正在南征,为夺王位,忽必烈准备返回漠北。恰逢南宋贾似道派使者讲和,忽必烈立即同意,将大军留在江北,自己则统领一支心腹军先行。在诸王也先哥、合丹等人的再三劝谏下,忽必烈在和林称自己听从遗诏,在另一些王的拥立之下继承汗位。

  3. 能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解决小事开始的

    能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解决小事开始的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4. 史上一场被遗忘的命运大决战,此战过后,统一的蒙古汗国不复存在

    而忽必烈的后援力量,只有汉族武装、有限的蒙古贵族,以及弟弟、伊尔汗旭烈态度暧昧的"支持"。双方第一次战事,便以不了了之收场。然而忽必烈虽然取得汗位争夺战的胜利,却让蒙古汗国走向土崩瓦解。随着四大汗国脱离忽必烈的掌控,昔日统一的蒙古汗国走向瓦解,忽必烈及其子孙尽管保留着大汗的称号,但实际上已变为中国的皇帝,蒙古由此演化为元朝。

  5.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

    忽必烈继位的次月,阿里不哥就在首都和林,召开忽里勒台,成为新任大汗,蒙古帝国首次出现两位大汗并存的情况。因此,阿里不哥得到广泛的支持。但他明确表示支持阿里不哥,还发行了印有阿里不哥名字的钱币。窝阔台系的诸王则是有支持忽必烈的,有支持阿里不哥的,还有保持中立的。蒙哥汗的诸位皇后和儿子支持阿里不哥,东道诸弟兀鲁思很明显是支持忽必烈的。

  6. 蒙古大汗率军援助忽必烈,半路却下令停止行军,学者:他太聪明了

    而争夺汗位的两个人分别是蒙哥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他们俩和蒙哥一样,都是拖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的儿子。唆鲁禾帖尼剧照唆鲁禾帖尼一共为拖雷生育了四个儿子,除了蒙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外,伊儿汗国的创建者旭烈兀也是唆鲁禾帖尼所生。蒙古去世之后不久,忽必烈便在燕京举行登基大典,而远在蒙古草原的阿里不哥得知此事后,便决定在哈剌和林登基,一时间蒙古帝国出现了两位统治者。

  7. 一场叛乱改变了忽必烈对汉臣的态度,也改变了元代皇帝的即位之路

    但他的即位没有得到忽必烈和他的支持者的承认,他们在开平也举办另一个忽里勒台,在这里忽必烈登上汗位。南下的阿里不哥和北归的忽必烈,爆发了夺位之战,因忽必烈念兄弟之情,不想致阿里不哥于死地。战争经历了四年,阿里不哥投降,最终忽必烈取得了蒙古国的统治权。改革之路忽必烈介于兄弟相残的教训,考虑以中原王朝立太子为继承人的制度,改变蒙古草原上汗位的继承由贵族大会忽里勒台推举,但他不敢轻率从事。

  8. 帝国风云之简说 ... 帝国(二)

    公元632年,...逝世于麦地那。...的好友阿布·伯克尔任...的领袖,称为哈里发,从此,拉开了...人对外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战争的开端。帝国西线大军攻入北非利比亚的昔兰尼加。正当对外扩张战争势如破竹时,帝国内部发生分裂。公元656年,奥斯曼亦遇刺,阿里继任哈里发。但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双方数次火拼,僵持不下。不久,什叶派内部又分化出哈瓦立及派。公元661年,哈瓦立及派刺...阿里,神权共和时代结束。

  9. 元世祖忽必烈,蒙古人的首领,却没能征服大草原

    在一代又一代的掌权人去世之后,忽必烈的哥哥成功当选新任可汗。此时的忽必烈正奉命进攻南宋,当哥哥病逝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忽必烈感到异常痛心,当时有不少人请求忽必烈能够率大军北归继承皇位。而回顾忽必烈的一生,最为遗憾的大概就是没能统一大草原了吧。

  10. 什叶派逊尼派分裂的悠久历史

    有了这些,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紧张关系再次成为新闻。伊朗是什叶派...占多数的国家,经常与逊尼派国家和...国或...等极端组织处于紧张状态。这些袭击是有关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紧张关系的最新一章。

随机推荐

  1. 【历学】的意思是什么?【历学】是什么意思?

    ●宋洪迈《夷坚丙志·龙可前知》:「东平龙可,字仲堪,邃于历学,能逆知未来事。」★「历学」在《汉语大词典》第6821页第5卷366参见:历学历学是什么意思历学lìxué阴阳历数之学。

  2. 秦惠文王赢驷简介 历史上秦惠文王怎么死的?

    张仪入秦后,龙门相王,秦则为王国,史称。>魏纾入秦前,魏王囚魏纾父,逼使魏纾刺杀赢驷。造成赢驷大婚典礼上的流血事件。赢驷胸前被刺一刀,仍从容不迫。他运筹帷幄,布局应对,不仅平息了内外势力合谋的刺秦风波,并一举铲除了国内最后的旧贵族复辟势力。>赢驷在感情上屡受挫折致使他的性格尤为复杂。魏纾婚典上刺秦,与义渠王难以了断的纠葛,都在感情上重创赢驷。

  3. 2012年新年祝福短信

    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请接受我新春的祝愿,祝你平安幸福。愿你~年年圆满如意,月月事事顺心,日日喜悦无忧,时时高兴欢喜,刻刻充满朝气,祝福你!祝新年心情好,身体好,一切顺心。因考虑到过几天会有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堵塞网络,有理想有远见且智慧过人的举世无双宇宙超级无敌天才提前恭祝:麦瑞克瑞斯么斯嗯得嗨皮牛野儿!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

  4. 为什么凶恶丑陋的女人被称为“母夜叉”?

    母夜叉名字的由来——“夜叉”梵语yachi,又译为药叉”。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夜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母夜叉是水浒流行后才开始流传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

  5. 超准又简单的面相术杂论(中)_看相大全

    超准又简单的面相术杂论(中)凶恶相1.头低小一智力逊,乏大志,喜横傲。眼露四白,面肉横生,心凶狠。奸淫相1.男女发重多一好色。应摒除奸盗之心,不可心存恶念贪财好色否则恶有恶报终进天谴。6,耳孔丑小,无智而不信。作事虚惊,腹内决然无物。

  6. 甜蜜的回忆

    下班的路上不经意的看到了她们!她和他~~~她依然是那么的迷人!他们炫耀着他们的幸福!麻木的我,没有泪水!眼前又出现了她的身影!有我精心设计的浪漫!也有她无意间的制造的甜蜜!听老人们说缘分是三世前定好的!一对相爱的人要经历过几世的分分散散!我到底是化了碟的梁山伯!还是那出了家的贾宝玉!但和她的日子留下的最甜蜜的回忆!谢谢上天给有她的日子!继续等候下一站的永远!!把这寄给一些你永远不会忘的人。

  7. 梦见拐杖

    周公解梦梦见拐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拐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走进闻名遐迩的明代「 ”四大古卫城”之福建沿海抗倭古城镇海卫

    镇海卫古城位于福建漳州龙海市隆教乡镇海村,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是明代闻名遐迩的福建沿海抗倭御敌的重要卫指挥所之一,与威海卫、济南卫、天津卫并称为「”明代四大古卫城”。2013年5月4日,镇海卫古城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沧桑,如今的镇海卫古城已残破不全。明朝以来,闽南沿海百姓深受倭寇匪患袭扰之苦,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旨抵御倭寇。他来到了太武山

  9. 地藏菩萨灵感录之助父生天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生身父母尚未生信,祖氏乃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菩萨像一尊,高三尺,尽诚供奉。时父因事出行,其母独居,夜有恶贼,潜窥屋隙,欲盗衣服,见地藏菩萨危坐,故不敢前行。既到女家,具述前事,生希有心,共往像所礼拜,见像头有三刀痕,金色少变,似系血流,祖氏遂知地藏菩萨代受刀刃,救父之难,其父即生正信,并迎母至署,三人昼夜礼供。其后母及祖氏夫妇,皆如父所说。

  10. 有志之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ǒuzhìzhīshì【解释】士:对人的尊称。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出处】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天下哉。”【例子】此洪君是广东有志之士,与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气。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相关】百度“有志之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