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泰戈尔来华为什么不受欢迎?刚到中国遭批判,上台演讲遭“闹场”

   95年前的今天,1924年4月12日,印度诗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访问中国抵达上海,次日在慕尔鸣路32号应上海各学术团体邀请发表演说,后访问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武汉等地,并发表演说,于4月30日乘船离开中国前往日本。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这句意味绵长的诗句,出自泰戈尔的《流萤集》。可是,这位印度大诗人1924年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掀起了波澜,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仰慕中国传统文化的泰戈尔没有料到,彼时,左右分野日趋明显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会给予他“冰火两重天”的待遇,礼赞有之,挞伐的声音同样响亮。

  刚到中国即成批判对象

  1913年,泰戈尔因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将此殊荣收入囊中的东方人。不过,英语流利的他对同属东方文明的中国兴趣更为浓厚,曾有言:“我年轻时便揣想中国是如何的景象,那是念《天方夜谭》时想象中的中国,此后,那风流富丽的天朝竟成了我的梦乡。”

  1923年,泰戈尔派助手去中国磋商访华事宜,得到梁启超等积极响应,一群中国文化人组织的“讲学社”,迅即向泰戈尔发去邀请函,差旅费由中方包办。

  1924年4月12日,诗人抵达上海,全程陪同并担当翻译的是“海归”徐志摩。欢迎会上,面对1200多位社会贤达,泰戈尔慷慨陈词:“余之来也,非旅行家,非传教者,实为求道,故余所携,惟敬与爱,余居中国,如居古庙,每觉背后有无数牺牲之精神,因得成就如此伟大之文化,惟世界日趋败坏,故吾人在任何地方均见彼死笨无生气之痕迹,而予吾人以无限之创痛。”

  深受亚洲传统文化影响的他不忘强调,“要晓得幸福便是灵魂的势力的伸张,要晓得把一切精神的美牺牲了去换得西方的所谓物质文明,是万万犯不着的。”

  泰戈尔的成长过程,与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基本同步。访华之前,他曾在香港目睹印度雇员欺压华人劳工的场面,为前者甘为英国宗主“打下手”的行径义愤填膺。在他看来,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上,需要东方的精神智慧来补救。

  然而,来到各派思潮剧烈碰撞的中国不久,泰戈尔便逐渐发现,这样的立场并不能得到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历经 ... 运动洗礼,许多中国年轻人相信,“西学”远比东方的“糟粕”优越。

  可想而知,这些人对泰戈尔赞颂传统文化毫无兴趣,反倒对这个“保守派”大加讨伐——抵达中国几天后,就有听众冲诗人高喊口号,“亡国奴,请回吧!”

  事实上,包括梁启超在内的“东方文化派”人士,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泰戈尔既是受这些人之邀来华,不免成为左翼人士抨击的目标。

  茅盾早年曾翻译过泰戈尔的著作,但1920年以后,他的立场已明显左转,担心泰戈尔会给中国青年带来“不良影响”。为此,他撰文称:“我们决不欢迎高唱东方文化的泰戈尔;也不欢迎创造诗的灵的乐园、让我们的青年到里面去陶醉去瞑想去慰安的泰戈尔……我们以为,中国当此内忧外患交迫,处在两重压迫——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专政——之下的时候,惟一的出路是中华民族的国民革命。”

  早年对泰戈尔尊崇有加的郭沫若,也借《泰戈尔来华的我见》一文与前者“划线”:“一切甚么梵的现实,我的尊严,爱的福音,只可以作为有产阶级的 ... 、椰子酒;无产阶级只好永流一生的血汗。无原则的非暴力的宣传是现时代的最大毒物。”

  林语堂则嘲弄说,泰戈尔以已亡国的国民的身份,来尚未亡国的中国大谈精神救国,本身就不够格。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京演讲屡遭“闹场”

  在一片争议声中,泰戈尔继续在中国的旅程。4月23日抵达北京,蔡元培、梁启超等均在前门火车站等候。

  废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回忆:“泰戈尔来中国之时,正值外国影响(主要指苏联十月革命)在学术界和其他各界产生作用之际,这使他的访问陷入困境……我希望泰戈尔在他没有看看一向具有礼貌和尊严的中国前,不应离开北京。”

  两周后的5月7日,泰戈尔在异乡度过了63岁生日。梁启超的贺辞热情洋溢:“今天,我们所敬爱的天竺(印度的别称)诗人在他所爱的震旦(中国的别称)过生日,我用极诚恳、极喜悦的心情,将两个国名联结起来,赠给他一个新名叫‘竺震旦’!”泰戈尔欣然接过名家篆刻的“竺震旦”印章,徐志摩也同林徽因携手登台,以泰氏的名剧《齐德拉》助兴。

  5月9日,泰戈尔应邀介绍青年时代从事文学革命运动的经历,演讲地点选在东安市场内的真光影戏院。“余虽年老,但并非一腐朽时代精神之代表,余之革命的精神,犹如昼夜不息之流水。余不惟不知老之将至,抑且自视为一活泼之幼童焉。”这番话隐约透出为自身辩护之意——原来,4月28日他在先农坛演讲时,有人在会场散发 ... 传单,指责泰戈尔“主张以东方文明取代西方文明,主张以静制动,反对以暴力驱逐暴力。”

  5月10日是周末,演讲即将结束时, ... 者再度现身并抛洒“送泰戈尔”的传单,大致内容为:“古代中国压榨人民,妇女没地位……泰戈尔却想把我们带回过去的年代;我们的农业和工业落后,泰戈尔却责备我们过度的物质文明……现场顿时骚动起来,有人斥责 ... 者,并把传单撕碎扔到他们身上。泰戈尔虽稍露不快,还是坚持到了活动散场。

  5月12日的演讲前,首先出场的换成了徐志摩,他想替泰戈尔“主持公道”。“说远一点,他的使命是修补中国与印度两民族间中断千余年的桥梁。说近一点,他只想感召我们青年真挚的同情……部分的青年不但不能容纳他的灵感,并且存心诬毁他的热忱……所以从今天起,所有已经约定的 ... ,公开与私人的,一概撤销,他今天就出城去静养……”徐越说越气,最后竟宣布“罢译”。旁边的胡适见势不妙,赶忙出手“救场”,自己客串起了翻译。

  泰戈尔的最后一站是山西。临行前一天即5月19日,梅兰芳专程为他表演新编京剧《洛神》,两人还互赠诗句。深受泰戈尔影响的冰心后来回忆道,“泰戈尔离开北京的时候,他很留恋。我的朋友问他:‘有什么东西忘了带没有?’他惆怅地说:‘除了我的心之外,没有忘了带的东西!’”

  有趣的是,行伍出身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晚年时也曾提及当年和泰戈尔面谈的情况——泰戈尔告诉他,从上海到天津、北京,一直没能看见中国文化。阎锡山则回应道,在太原也看不见,到乡间或许能看见,“这样,泰先生就委托一位英国人,在乡下考察了6个月。”泰戈尔本来还打算拜会孙中山,因后者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未能成行。

  一个半月的时间转瞬即逝。5月29日,在上海登上返程的客轮前,泰戈尔在《告别辞》中表露了内心的些许不安:“你们一部分国人曾经担着忧心,怕我从印度带来提倡精神生活的传染毒症,怕我摇动你们崇拜金钱与物质主义的强悍的信仰。我现在可以告诉曾经担忧的诸君,我是绝对的不会存心与他们作对,我没有力量来阻碍他们健旺与进步的前程。”

  舌战背后是思想分歧

  即便如此,中国文化界对泰戈尔的非议,并未随着他的离去而平息。陈独秀早在1915年便翻译了《吉檀迦利》中的4首诗,在泰氏回国前夕,他抛出了“泰戈尔在北京没说过一句正经”的论调, ... 味十足。这倒不足为怪——早在1918年,陈独秀就宣布:“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能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泰戈尔在华期间,鲁迅始终冷眼旁观,未与之会面,也未发一言。不过,1924年11月,这位左翼文坛的旗手,还是在《论照相之类》一文中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印度诗圣泰戈尔先生光临中国之际,像一大瓶好香水似的熏上了几位先生们以文气和玄气……待到这位老诗人改姓换名,化为‘竺震旦’,离开了近于他的理想境的这震旦之后,震旦诗贤头上的印度帽也不大看见了,报章上也很少记他的消息,而装饰这近于理想境的震旦者,也仍旧只有那巍然地挂在照相馆玻璃窗里的一张‘天女散花图’或‘黛玉葬花图’。”

  泰戈尔“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与他不经意间卷入中国思想界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东西文化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有很大干系。正如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所指,“泰戈尔获诺奖后被西方知识界的赞扬所误导,使他觉得自己肩负以东方文明拯救西方的使命,他1924年带着这一使命访华,恰巧当时中国不少知识分子倾向于扬弃东方文明而效法西方,心情激动的泰戈尔和同样激动的中国知识界对话,观念冲突在所难免。”

  1929年6月,泰戈尔再次路过上海,面对前来迎接的少数中国友人,有些意兴阑珊。郁达夫回忆,徐志摩当时悄悄对他说:“诗人老去,又遭了新时代的摈弃,他老人家的悲哀,正是孔子的悲哀。”两年后,徐志摩赴印度为泰戈尔庆祝70大寿,并约定后者80大寿时再来。可惜世事无常,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旅途中坠机罹难。

  终此一生,泰戈尔再也未能前往中国游历,只得在文字中抒写对古老邻邦的复杂情愫。1941年,诗人在病榻上口述完成了最后一首和中国有关的作品:“我取了中国名字,穿上中国衣服。/这在我心里是明白的:/我在哪儿找到朋友,/便在哪儿获得新生,/朋友带来了生的奇迹。/异乡开着不知名的花卉……”此后不久,他便溘然长逝。


 为什么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要立即续弦?

 冰心和林徽因结怨真相:一篇文章,一酝陈醋?

 诗仙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旷世情缘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泰戈尔来华为什么不受欢迎?刚到中国遭批判,上台演讲遭“闹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3.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4.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5.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6.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7.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8.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9.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10.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随机推荐

  1. 关于安分的名言警句

    ●是闻也非达也,既来之则安之●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智者不强求(英国)●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小富即安,见好就收●勿作闹事之首,勿作和事之末●要无闷,安本分;要无愁,不妄求●到处有缘到处乐,随时安分随时安●有些人的行为就像是一篇韵文,其中每个音节都循规蹈矩:当一个人的思想分裂成那么多细小的观察资料时,他怎能理解伟大的事物呢?

  2. 《权力的游戏》中守夜人这么重要的职位为什么由罪犯构成?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有3个猫病:守夜人的地位没那么重要不「”都是”由罪犯组成就算有「”罪犯”组成,出身注定分配的任务是不同的守夜人的兴衰与王朝更迭息息相关8000年前著名的「”长夜”之后,守夜人留下来守护绝境长城,北方史塔克家族的「”筑城者”布兰登赐予了守夜人一片土地「”布兰登的馈赠”,可以耕耘自给自足。在坦格利安时期,守夜人的地位是备受推崇的,不少贵族自愿来充当守夜人,因为保护领土是贵族无私奉献的精

  3. 不分伯仲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fēnbózhòng【解释】分不出之一第二。【出处】无【例子】两位追求者的才学、家世都一样优秀,不分伯仲,让她不知如何抉择。【相关】百度“不分伯仲”

  4. 元宵祝福语_房地产元宵节短信_元宵祝福

    元宵节经典祝福语元宵节温馨祝福语元宵节个性祝福语元宵节搞笑祝福语元宵节幽默祝福语元宵节整人祝福语给老板给领导给客户给同事给上级给员工给下属给晚辈给老师给校长给教师给同学给老婆给老公给爱人给父母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作为房地产行业,给客户的问候和祝福是千万不能少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房地产元宵节短信,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资讯尽在元宵节祝福语栏目!

  5. 中国历史上2次著名的「 ”灭佛”事件,你知道吗?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儒释道"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主打统治思想,其中的"释"即佛教是唯一一个外来文化。还有就是和统治阶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确立,在中国作为统治者是不会支持一个宗教骑在他们头上的。

  6. 梦见阿拉伯人在雪地走

    周公解梦梦见阿拉伯人在雪地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阿拉伯人在雪地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什么意思?

    【拼音】yánzhīwúwén,xíngérbùyuǎn【解释】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例子】【相关】百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8. 鹿母夫人

    鹿母夫人>>从前有个游方僧,颇具神通。于是财主把自己的午饭,全部倒入僧人的钵中,上面还放了一朵盛开的莲花,表示他对僧人的敬意。>>妇人去世后,她的灵魂滞留在一个婆罗门常去小便的地方。女孩来到村中,珍迹出现了,她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有一个看到这珍迹的人,立刻去报告国王。这消息比任何洪水猛兽还令人丧胆,国内百姓个个惊慌失措,恐惧万分。

  9. 我要怎样救你?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像着了魔似的抱着一棵树,口中还大喊着:“徒儿!赶紧来救我啊!”徒弟就拼命地拉他,但总是拉不开。最后,师父自己把手放下来,说:“你这个笨徒弟啊!只要我放开手就好了嘛!”我们的烦恼就像抱树的动作,是自己愿意的。

  10. 英文字母A开头的情话

    Aatherewaitingforyou.在这里等着你。Morefrommysite唯美甜蜜的英语情话句子英文爱情短信大全_关于爱情的英文句子英文字母C开头的情话关于我爱你的情话短语10句经典的英文小情话,Onelifeonelove!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