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而在不多的人物画中,表现儿童游戏主题的婴戏图却占有相当的数量。故在古代青花瓷器装饰上,婴戏图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题材,而且最为生动活泼,形象生动,为人们所喜爱。在陶瓷上绘画婴戏图,据现存资料看,最早出现在唐代。开了一代婴戏图画风,许多人学习他的画法。说明婴戏图不仅为老百姓所喜爱,也为文人和贵族所欣赏。
[网上展馆] 陶瓷纹饰之婴戏图赏析
南宋湖田窑影青印花婴戏纹
明空白期磁州窑系彩绘婴舞纹
明嘉靖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明嘉靖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明嘉靖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明嘉靖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明弘治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明成化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清同治 景德镇窑粉彩婴戏纹
清嘉庆人物
清康熙婴戏图
明嘉靖青花婴戏图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
清嘉庆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粉彩描金婴戏图
清同治彩绘教子图
清康熙婴戏纹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与山水画、花鸟画相比较,人物画不算多。而在不多的人物画中,表现儿童游戏主题的婴戏图却占有相当的数量。故在古代青花瓷器装饰上,婴戏图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题材,而且最为生动活泼,形象生动,为人们所喜爱。
在陶瓷上绘画婴戏图,据现存资料看,最早出现在唐代。比如长沙窑生产的釉下彩绘壶上,就曾画有儿童依肩荷莲的绿彩纹饰。
在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婴戏图的高手画家,特别是苏汉臣,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儿童题材的作品,可以说深入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了儿童生活的各种情致。开了一代婴戏图画风,许多人学习他的画法。说明婴戏图不仅为老百姓所喜爱,也为文人和贵族所欣赏。正是由于众多画家的带动,宋代以后瓷器上以儿童为题材的纹饰,便在诸多瓷窑中流传开来。
较为著名的窑口有:定窑划花、印花婴戏图白釉瓷,耀州窑划花、刻花婴戏图青釉瓷,磁州窑,介休窑白釉褐彩、黑彩婴戏图瓷枕,景德镇窑刻花婴戏图影青瓷等等。纹饰内容以童子戏花为多见,之外还有童子戏鸭、踢球、骑竹马、放爆竹、玩陀螺等多种多样。在婴戏图的表现手法上,印花如织锦,美不可言,但较为刻板;刻花、划花手法灵活,线条流畅,颇为生动;绘画勾勒,色分浓淡,更具表现力。
明清以来,在青花瓷器上,婴戏图成了最为丰富多彩的纹饰。正因为用笔蘸彩料,采用中国画技法在瓷上进行绘制,所以使画面上的儿童更能传神,使婴戏图绘画装饰的瓷器更受欢迎。尤其是景德镇民窑青花婴戏图,不管是写意还是线描,儿童形象生动活泼。“踢毽子”、“放风筝”、“斗蟋蟀”、“蹴鞠”、“习武”、“提灯”、“舞龙”、“舞扇”、“扑蝶”等等,以及对儿童富有启发教育意义的“破缸救友”、“树洞灌球”等有故事性的图画,表现出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
晚明以后的婴戏图内容更为广泛。然而细细分析,除“连年有余”、“一路青莲(清廉)”、“连生贵子”等少数有美好健康寓意者尚可观外,大多表现“多子多福”的主题,比如“四妃十六子”、“二十子”、“百子图”等等。内容表现多为富家子弟玩的勾当。有些绘画完全失去了童心和童趣,硬是将大人的理想追求、士大夫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天真无邪的孩子。比如“望子成龙”、“五子登科”、“做官发财”、“加官晋爵”、“骑马坐轿”、“马上封侯(蜂猴)”、“鸣锣开道”等等。用封建思想灌输给儿童,终于把最有生气,最为人们喜爱的题材搞得俗不可耐。(文/王德安、李绍斌)
摘自:收藏快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