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可不知的英国教会历史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隔了一条英吉利海峡,又离早期欧洲的政治中心罗马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很多事情在英国的发展与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就有相当的差距。

  英伦三岛最早有克尔特人住在上面,与法国的高卢人可能原是同一族。据考证,他们就是当时从方舟里出来的挪亚其中一个儿子雅弗的长子歌篾的后裔。他们从中欧洲一直迁到法国,有漂洋过海到了今天的英伦三岛,这个歌篾人在法国那一带被称高卢人,在英国就被称为克尔特人(Celt)。这些人本来是很彪悍的,而且有很多异教崇拜,他们异教的风俗,最出名的就是万圣节——到了十月底,阴阳界的门被打开,鬼魂出动的日子;当然,这个节日已经被天主教改成纪念殉道圣徒的节日了,而如今更是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变装日。今日克尔特民族残留下来的最出名的古迹就是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很可能是他们观察天象,祭祀的场所。

  罗马帝国兴起时,凯撒大帝在回罗马夺权之前,曾经在高卢呆了五年,那一段时间,他就去征服了今日的英国,把克尔特人赶到了北边;因为那是罗马帝国的领地,所以福音也就传到了岛上。显然,一些基督徒暗中在聚会,就像在其他罗马帝国的领地上一样。到了君士坦丁大帝统一了罗马帝国,他的后继者又在短期内建立了今日的天主教,和教皇系统的时候,那时候英伦三岛还是有些置身事外的。所以,那里的福音会比其他地方的福音纯正一些。在公元第五世纪的时候,爱尔兰出了一名很著名的人物,就是圣帕特里克(Saint Patrick)。如今欧美流行的圣帕特里克节(Saint Patrick's Day),那一天,小孩子去上学都要穿绿色的衣服。据说是因为圣帕特里克传道的时候会用地上的三叶草来解释三位一体的教义,所以现在大家用绿色来纪念他。圣帕特里克为主大发热心,带领许多的人归信基督,将各族所残留下来的异教风气扫除一空。圣帕特里克死后,还有很多人效法他的榜样,继续热心传道,所以有一阵子,比较纯正的福音是从英伦三岛反传回欧洲大陆的。后来的天主教廷把圣帕特里克算为他们的圣徒,其实圣帕特里克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欧洲大陆,就在圣帕特里克前后,罗马帝国势微,被野蛮人入侵,所以就把在英国的防军撤走了。日耳曼民族的各支不但南下,向罗马帝国进攻,其中有几支就乘虚而入,来到了英伦三岛,主要就是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所以今天的英国人也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这些其实是日耳曼民族的,后来居上。当时被称为野蛮人的日耳曼人不但把罗马的建设都给拆得差不多,并且克尔特人又再次被赶到了北边,还有西边的爱尔兰去。英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种族战争,就是因为这些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我们所熟悉的亚瑟王,圆桌骑士的故事,都是从这段历史中出来的。英伦三岛当时分割成很多小的领地和郡主。

  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却伸张起来。他们派人去英伦三岛去传道,让那里的人归顺罗马教廷,但传道的时候不能用拉丁文,所以英国从很早就有一部分圣经被翻译成英语了。以后英国还经过了不少波折,过了不久北欧的海盗王权入侵了这一块地方,在这个地方称霸作王。但其中有一个年轻有为的王,阿尔弗烈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他所立的法律是根据旧约的十诫和圣经的律法来定的,他鼓励大家读新约圣经的四福音书,将它们翻译成英语;并且为英国老百姓编写共同的历史,他实行很多改革,完善各样制度,把英国建立成了一个实际意义的王国。这个王国,在公元头一千年里面,她的历史文化和福音的发展跟欧洲大陆有很大的不同。后来,英国为什么又回头归顺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呢?这与从法国打过海峡的非常有名的“威廉征服者”有很大的关系,他不但把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带到英国,而且他出征之前已经向教皇做了承诺,将来要把英国收归教皇的势力底下。他就是英国所谓诺尔曼王朝的开始。

  这些综错复杂的关系,我们必须稍微有些了解,才会明白后来英国的皇室和欧洲的皇室有这么多的裙带关系。而且英国人的血统,直到今天还有很强的北欧血统、日耳曼血统、法国血统,还有最早的克尔特人血统。我们今天称美国为民族的大熔炉,其实早年的英国也是很多民族的熔炉,他们许许多多的内战,也是由此而起。血统、文化在他们头一千年的历史里面有这么多的交替更迭,无形中也促使了英国人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吸收力。他们整个的态度、思想都要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人民来得开放和勇敢。到了11世纪的时候,欧洲开始有大学在各处兴起。最早的大学是在意大利的萨拉罗,成立于1060年,英国人也不甘示弱,在1140年成立了牛津大学,1200年,成立了剑桥大学。这两个大学都比巴黎大学成立得早,可以看到当时那些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知识文化方面的追求并不落后于欧洲人。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许多的文明都被糟蹋,那时候僧侣院成为了保存文化的地方。大学一兴起来,当然就给欧洲的文化教育带来一番新的气象。当时罗马教廷只允许大家用一个版本的圣经,就是公元第五世纪的时候一个拉丁文的译本(Vulgate)。如果要接受教育,就必须要学习拉丁语,除了圣经之外,也没有更多别的书籍可以念。但是大学的建立,引进了很多外来的知识,从希腊哲学到 *** 世界的天文历算。这些外来的知识与圣经所讲的进行对照,人们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同的观点。面对这种情况,出现了两派的学说,其中一派的学说占了上风,被罗马教廷所采纳,就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他的学说承传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天文思想——地心说,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还有几大行星这一家老小都围着地球转。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阿奎那的思想是以当时所流行的科学为基准,以圣经的道理为辅,将其融合在一起的。这一派的学说成为了罗马教廷的官方学术立场。尽管阿奎那的学说成为了权威,但是在英国牛津却有一位教师与他持相反的思想——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他认为我们应该以圣经为准,而不应以别的思想为准。不但如此,他还有一个立场,就是根据圣经来驳斥教皇甲天下的权柄。他对于罗马教廷从阿奎那思想那里收编的许多哲学和异教思想非常不赞同;他认为,圣经是神的话语,是唯一的根基。

 

  这些历史让我们看到,尽管英国被欧洲王朝的势力所笼罩,在罗马教廷的权威之下是不允许有从前所翻译出来的英文圣经,但是在这块土地上,显然有不一样的空气弥漫着。等岛上的雾散了之后,从这里会带来对将来世界怎样的影响呢?当初是谁也料想不到的,却是你我站在其中的。

不可不知的英国教会历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2. 牧羊人发现一洞穴,里面有几个破陶罐,竟装着耶稣时期的手抄圣经

    这位牧羊人将完整的三卷收回,拿到当地市场出售。死海古卷的发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中世纪定本之前近700年的《圣经》真容大白于世后,许多当年教廷定本中的篡改和欺骗,也大白于天下了。唯灵论为基督教奠定了哲学基础,耶稣基督的独一性和神性为基督教奠定了神秘主义基础。

  3. 散居世界却仍能捍卫传统,蒙古人在欧洲的后裔,卡尔梅克人的历史

    提到卡尔梅克人,大家一定会感觉十分陌生。英明的革命领袖列宁同志,身体里也流动着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族的鲜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慢慢拓展到了伏尔加河,在此生活的土尔扈特人、和硕特人和卡尔梅克人,均受到了沙俄帝国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影响。不仅如此,沙皇还将自己的养马场委托给土尔扈特人管理,并极力想从草原猛士中挑选为他卖命的士兵。

  4. 18世纪开始的亚洲,大清帝国曾与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三分天下

    在当今的世界史分期中,1500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一年的前后,西方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最终称霸全球。PS:这里的西方特指西欧大航海时代——公元1500年的世界,其实西方并没有优势1500年的世界,亚洲逐渐形成了四大帝国:...世界的奥斯曼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印度莫卧儿帝国,以及中国的明朝,而当时的西方其实远不能与这四大帝国相比,奥斯曼帝国甚至是欧洲人的噩梦,时时威胁着欧洲的安全。

  5. 屯门海战掀开,亚洲第二代表明朝开始进行洋务学习序幕

    无论怎样,儒家的「”仁”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仁”成为大明内敛的「”精神”原因。因为农业文明,朱元璋等人对大海产生畏惧,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农民”,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大仁”。所以,内迁沿海军民、禁海政策、海运给辽东的军粮改为河运等,就是「”仁”的体现。明宣宗继承朱元璋的理念,疆域大撤退、大收缩,也是为了「”仁”。在农业文明下,那些地区只会让财政支出高涨,由此就会让朝廷给的救灾款、基础建设的投

  6. 历史上从未被攻破过的城堡,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行宫

    如果你留意过德国的城市,就会发现不少城市名称里都带个「”堡”字。德国确实是个城堡众多的国家,现存城堡和古堡遗址多达2万余座,是名副其实的「”城堡之国”。打开德国地图,有不少地名都以「”-berg”或「”-burg”结尾,前者意为「”山”,中文音译成「”贝格”,例如「”班贝格(Bamberg)”,但在德语中音为「”班堡”;后者意为「”城堡”,音译为「”堡”,例如「”海德堡”。德国名为「”XX堡”的城

  7.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有三个历史人物既是一个国家的亡国皇帝,同时又是另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越南的阮福晪、中国的溥仪。溥仪退位后得到优待仍住在皇宫,1917年在大清遗老张勋扶植下短暂复辟大清王朝,随后段祺瑞打败张勋而被迫再次退位,并被赶出皇宫,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因此溥仪既是中国大清王朝亡国皇帝,也是伪满洲国开国皇帝。

  8. 民族主义消灭了历史,也消灭了人性

    民族主义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意识形态,当它代表的人群居于少数的时候,它代表着民族平等、不受压迫、文化自主,而当它代表的人群居于多数的时候,它代表的就是主体民族的权力、民族压迫、强制的主体民族化。是的,民族主义之所以到今天还没有变得和另一个意识形态一样臭名昭著就是因为它编造了一个横跨三个世纪的民族主义谎言。

  9. 日出处天子:日本天皇在历史上真的没有向中国皇帝称臣吗?

    中国在古代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几乎将影响力所及的地区都纳入到朝贡体系之中,东亚地区尤其如此,...是直到甲午战争才脱离朝贡体系。但东亚的日本却长期游离在朝贡体系的边缘。朝贡体系内只有中国皇帝才是天子,承认这点是加入朝贡体系的条件。

  10. 德川幕府靠什么统治日本二百年?"三上三下"的等级制度功不可没

    那么,何为"三上三下"的等级制度呢?在得到天皇赐封的象征统领武士最高舵手征夷大将军后,德川幕府便名正言顺地对国家进行统治,对皇室进行操控。

随机推荐

  1. 清朝官员究竟有多少捞钱的手段?看看这些就知道了

    (一品历史·清朝篇·第5期图文/东方夜未眠)古代的官场上流行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里的「”清”并不是清代,而是清廉。那么清廉的知府都能捞到这么多钱,古代的官员真的这么赚钱吗?其实官员的俸禄并不多,就算增加养廉银这笔丰厚的补贴,也远远不及十万那么多,事实上官员们除了俸禄外能捞钱的手段还真的不少。先说下养廉银。1723年,皇帝为了整治贪腐鼓励官员洁身自爱,因此增加了养廉银的设置。普通知

  2. 15种零食 饭后吃一点

    花生中富含的维生素B2,正是我国居民平日膳食中较为缺乏的维生素之一。膳食中若缺乏维生素C,人就会感到疲劳倦怠,甚至产生坏血病。营养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150克奶酪,有助于达到人老牙不老的目标。可稀释血液,增加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供血量充分。

  3. 梦见家人被抓

    周公解梦梦见家人被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人被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秃鹫_周公解梦梦到秃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秃鹫好不好

    历史新知梦见秃鹫秃鹫性情凶恶,因此在梦里象征著灾难。梦见开枪打秃鹫,是祥兆,意味着一切困难都会过去。梦见无毛的鸟_周公解梦梦到无毛的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无毛的鸟好不好周公股市梦见秃鹫梦见应注意最好的优良股。《梦林玄解》心理学解梦梦见秃鹫梦境解说:秃鹫主灾难。梦见秃鹫打架,外出的路上会发生车祸,但能死里逃生。梦见秃鹫从头顶飞过,这是不祥之兆,暗示著有亲人不久要离开人世,或身患重病。

  5. 晋朝皇帝并非都是司马昭的后代,从他这发生了变化

     晋朝皇帝并非都是司马昭的后代,从他这发生了变化王谢古居  晋朝前四个天子是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都是司马昭子孙。司马邺是个很不幸的天子,316年八月,汉赵(十六国之一)天子刘聪(匈奴人)派刘曜攻击长安,割断长安的粮运。司马邺在没饭吃的情况...

  6. 孕妇梦见小黑猪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小黑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小黑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买卖东西:卖与人凶,买于人吉_周公解梦梦到买卖东西:卖与人凶,买于人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卖东西:卖与人凶,买于人吉好不好

    凡梦五伦亲属中人,买于人者,吉;卖与人者,凶。梦中出现买卖交易,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是梦到从别人那里买东西就是吉兆,反之,梦到卖给别人东西,就是凶兆。

  8. 厉鬼 索命复仇之鬼

    厉鬼也是一种索命的鬼,非常凶狠、倔强,多为坚持自己信念而化作的复仇之鬼。相传,人若是蒙受了很大的冤屈,冤死,死后怨气未消,就会化作厉鬼,通过让人做恶梦来传播疾病,向陷害他的人索命。一般人死后,只剩下灵魂,会被黑白无常将生魂勾去,而厉鬼则是因为怨气未消不去过奈何桥、不喝孟婆汤,留下完整的记忆去复仇。

  9. 老子道德经导读:显德

    老子道德经导读:显德  【经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帛...

  10. 自由

    自由为了丰富囚犯们的精神生活,监狱请来了一位大师开展讲座。题为《自由》大体就是讲虽然身体被囚禁,心灵却是自由的,可以通过冥想、怀念等方式融入外面的世界。那声音越来越近,一块软滑的东西从囚室里穿过铁栏跳到他身上,又“吧嗒吧嗒”地朝门口蹦去。“经过我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执念足够强的时候,即使身体被禁锢,也能达到自由的境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