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进入盛夏,虽然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夏季高温,出汗多,血液黏稠度高,加之休息不好、活动量减少,反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夏天心脏存在的4个风险风险1气温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有研究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新陈代谢会明显加快,对于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很大。风险4夏季中暑,易心律不整炎热天气也易引起体温升高,严重则有中暑情形,此时自律神经也会加快,而增加心脏负担,提高心律不整的风险。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心通于夏气。可见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 进入盛夏,虽然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夏季高温,出汗多,血液黏稠度高,加之休息不好、活动量减少,反而加重心脏的负担。 夏天心脏存在的4个风险 风险1 气温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有研究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新陈代谢会明显加快,对于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很大。此时心脏必需打出更多的血液,以充填扩张的血管,因此无形中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虽然,对于一般人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律不整的人,此时就要担心会有血管梗塞的危险。 风险2 流汗太多,恐造成血栓 夏天动不动就容易流汗,而引起身体脱水,此时血管中的血液黏稠度升高,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来说,担心容易发生血凝情况,造成血栓。 风险3 情绪激动,酿急性心肌梗塞 夏天天气燥热,连带影响心情变得烦闷,如果情绪太激动或生气,也有可能酿成急性心肌梗塞。 风险4 夏季中暑,易心律不整 炎热天气也易引起体温升高,严重则有中暑情形,此时自律神经也会加快,而增加心脏负担,提高心律不整的风险。此外,昼长夜短的夏天与潮湿天气也会影响睡眠,而睡眠质量不佳,未能充份休息,也是心律不整和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 夏季护「 ”心”有 ... ! 对于中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要保证自己心脏在夏季里的健康,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清淡能降压 夏季人体的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另外要吃一些瘦肉、鱼类,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饭菜不宜过咸,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 2 防暑降温安度夏 在室外活动时最好戴上遮阳帽并备足水;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温度不要太低,26℃~28℃为宜,隔几个小时要通风换气,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 3 午间小休精神好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晚上入睡较晚,因此老人在早晨不宜过早起床,最好6点半以后再起床。中午小睡30分钟,能放松身心,恢复精力。 4 情绪稳定更护心 当过分激动、紧张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动脉血管异常收缩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一定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 5 补水及时可防病 身体缺水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等渴了才喝水。每日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温水。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心血管病健康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