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法是不会灭绝的

北周的武帝高高地坐在大殿的宝椅上,下面站著文武百官和一群被他召来的高僧,慧远也在其中。大殿的外面,手持刀枪、身披铠甲的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守卫著。大殿里静悄悄的。 此时,北周刚刚灭了北齐,国家百废待兴,周武帝坐在龙椅上志得意满,他现在要向这些人宣布一项使他们震惊的决定。他想他做为天子,是没有人敢对他的决定持什么异议的。因为他们都应该知道,他是一位屡经沙场、 ... 一个人连眼都不会眨一下的凶猛皇帝。他虽然把这些人召来,名义是要和他们商议,实际上却是让他们俯首听命而已。 武帝看了看众人,高声地宣布自己的决定:“朕受命来养育众民。现在我下令,废除佛教!” 大殿里一阵骚动,被请来的高僧个个面面相觑,惊慌失措。武帝注意到了众人的反映,他只是微微地笑了笑,就接着说: “佛教在世上流传已有很长时间了,但它所讲的道理都是错误的。六经儒教,宣扬的是治理天下的道理,它所主张的礼义忠孝对世人有好处,所以我们奉儒教。佛教中所谓的真佛是虚无的,没有人能够看到。我想信奉者只要向虚空表达自己的崇敬就可以了,不必通过佛教中的佛经、佛像。佛经中记载着许多佛塔的图形,佛教传法又要建造许多寺院,信奉者竭尽财物,这对民众来说,有何好处呢?只能是劳民伤财。所以佛教不可留,经像等佛教用品都要毁掉。父母之恩重大,僧人不敬父母,是最大的叛逆,国法不容。所以僧人要还家,去尽孝道。我的想法如何,请诸位大德讲讲你们的高见。” 五百僧人此时默然不语,他们都知道,抗拒皇帝的决定,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众僧此时被吓得面如土色,双腿战抖不已。皇帝看到这种场面,感到非常满意。 就在这时,有一人从众僧中昂然走出来,高声说:“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到这位僧人身上,他就是北朝和隋时的著名僧人慧远。众僧都为慧远捏著一把汗。周武帝听到有人反对他的决定,也脸露不快之色。他身边的武士,有的紧紧握住了佩带的利剑。但武帝为显示其开明,强忍著没有发作。慧远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可他却毫无惧色,仰头直视武帝,继续朗声而谈: “陛下统领辽阔疆土,得到至尊的地位,却听从庸人的意见,要毁灭佛法。您说真佛没有形象,的确是如此。但有耳目的众生,却可以通过佛经来知佛理,通过佛像来识真佛。如果要废除佛教,众人用什么来敬真佛呢?” 武帝说:“真佛众人自然知道,不需要借助于佛经和佛像。” 慧远说:“汉明帝之前,没有佛经佛像,众人为什么不知道虚空中的真佛呢?” 武帝不能回答。 慧远说:“如果不借助于佛教,人们就能知道佛法,那么三皇五帝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就应该知三纲五常之类的东西了。但那时的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和禽兽一样。 武帝仍然无话可说,但恼怒之色已溢于脸上。 慧远又说:“如果因为佛像无情,就要废佛教,那么国中前朝天子的画像,难道就有真情,而必须加以尊敬吗?” 武帝没有回答,却说:“佛经是外国的法,本国不用。前朝上代所立的像,我也要废除。” 慧远说:“如果因为是外国的法就要废而不用,那么昔日孔子的说教出自鲁国,难道秦晋之地就要废除吗?若要把前代的画像废掉,那就是不尊重祖先,不尊重祖先,就会人伦失序,人伦失序,儒家的五经也就失去了作用。那么您怎样守儒家之义呢?儒教废了,怎样治国呢?” 武帝说:“鲁国和秦晋虽然是不同的封地,但都是周王的国土,所以儒教和佛教不同。” 武帝手下的臣子早已怒目而视,慧远毫不在意,继续追问:“若认为秦鲁同为一国,那么佛教盛行的中国与天竺,虽然国界不同,但没有哪个不在浮屠四海之内,两国也可以说是一个王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尊佛教,却要废除呢?” 武帝又不回答。 慧远说:“您说退僧还俗,崇孝道,养父母,确实是儒家的主张。但献身于佛道,以使父母显贵,也是行孝道,何必还家才是孝呢?” “父母恩情深重,以投空做为资养,是背弃父母,是大不孝。”武帝反驳说。 慧远说:如果像陛下所说,陛下左右的人都有父母,您为什么不放他们回家,却让他们服役五年而不得与父母相见呢?” 武帝说:“我依你所说,让手下回去事奉父母。” 慧远又说:“佛教也讲孝道,僧人冬夏修道,春秋回家事奉父母,所以有目连乞食养母,如来看棺入葬的事。佛法要通的是大理,不可独自废掉。” 武帝又无言答对。 慧远厉声问道:“陛下现依王权而灭佛法,是邪恶之举。地狱是不择贵贱的,陛下难道不怕下地狱吗?” 武帝大怒,瞪着两眼看着慧远:“只要使百姓能得到富乐,我宁愿下地狱!” 慧远又高声说:“陛下用邪法教化民众,人民会与陛下同受各种苦难,哪里有什么欢乐呢?” 此时,众僧已为慧远所说的惊得目瞪口呆,惟恐他会遭不测。武帝虽想加害慧远,但因为理屈词穷,不便下手,而其灭佛之心更加坚定。当下传旨说:“众僧先回去,以后再 ... 讨论,有司记下刚才与朕辨论的姓名。” 不久,周武帝颁布禁佛教的诏书,北方的寺院几乎全部被毁,僧人们大都南逃。佛教遭到惨重的打击。 退出大殿后,上统等法师上前握住慧远的手,声泪俱下:“天子的威势难以犯触,你能穷经理而护佛法,的确是活菩萨。武帝的罪过不可恕。你为护法尽了心。” 慧远说:“正理必须申张,哪里顾得上性命。” 接著,慧远又与诸僧辞别:“时运不济,天子的旨意不能违抗,恕我不能奉陪。但佛法是不会灭绝的,我们解脱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诸位不必为此担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法是不会灭绝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计安汉朝,为大汉延长至少五十年的时间,最后却下场悲惨

    主父偃的推恩令这条建议,武帝只用了一封诏书,就直接的削弱了藩国的势力,完成了诸侯制到郡县制的过度,可以说让汉朝延长了至少五十年的时间,而建立朔方郡,使得汉朝边疆有人把守,扩大了汉朝的边界,为匈奴进犯中原提供了障碍,也为出击匈奴提供了保障,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却落得了身死族灭的下场,可悲可叹,也验证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司马才人代代出,汉赋风流传今古

    都知道司马相如最擅长作赋,他所作的辞赋在当时可谓一鸣惊人,还一度成为汉代辞赋创作的范式。司马相如是富有传奇性的才子。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脱俗的风流才子。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奖基人。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汉武帝刘彻为何封女奴卫子夫为皇后,最后又诛卫家九族?

    约公元前139三月,汉武帝刘彻离开皇宫,按例到渭水畔举行开春祭典。酒到酣处的武帝荷尔蒙和肾上腺素飙升,一眼相中了那个一头长黑发的歌女。姐姐心领神会制造了机会,于是这个平阳公主府的家奴卫子夫被及时送上了回皇宫的武帝车队。被遗忘的卫子夫意外怀孕,成为卫家荣耀的开端。遣散宫女这天武帝突发神经要去看看,这一看就看到了梨花带雨的卫子夫。

  6.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7.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8.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9.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10. 鲜为人知的晋灭吴战略总设计师,毛主席晚年爱读其传记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二十多万晋军兵分六路南征东吴,开启了一场气势浩荡地统一战争。吴国主孙皓残暴昏庸,大失人心,吴军全线崩溃。

随机推荐

  1. 梦见柳树

    周公解梦梦见柳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柳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责有攸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éyǒuyōuguī【解释】攸:所;归:归属。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出处】【例子】至于疆臣守土,责有攸归,等马尾开仗的情形,有了详细奏报,必得要论是非,定功罪。(高阳《清宫外史》下册)【近义词】责无旁贷【反义词】漠不相关【相关】百度“责有攸归”

  3. 一晚上都没合眼?多吃点这5类「 ”催眠”食物,失眠与你无关

    小米粥是有营养的食物,里面不仅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外,还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使人们身心保持放松,这样对睡眠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因此,建议经常失眠的人不妨在睡前进食几颗龙眼干。褪黑素是大脑中分泌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和睡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经常失眠的人可以进食葡萄来补充褪黑素,提高睡眠质量。

  4. 夏尔丹是什么画派_让·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作品有哪些_夏尔丹油画静物

    中文名:让·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外文名:Jean-Baptiste-SiméonChardin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699年11月2日逝世日期:1779年12月6日让·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法国画家夏尔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制造台球桌的匠人,他一生几乎从没有离开这座城市,直到1757年以前,始终住在塞纳河左岸圣叙尔比斯教堂附近,当年国王路易十五世在卢浮宫中赐他一座画室和居住间,他才搬出原住址。婚后不久,夏尔丹的父亲去世。

  5. 济河焚舟是什么意思?

    【拼音】jìhéfénzhōu【解释】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出处】《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例子】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近义词】有进无退【相关】百度“济河焚舟”

  6. 愚人节祝福短信祝福语

    ·父亲节的主角是父爱,母亲节的主角是母爱,儿童节的主角是可爱,但愚人节的主角是U,导演是I!·转帐通知:我们已经将20万元按要求转入你的账户,请在2秒钟内确认,否则转账作废。·将这封短信转发3次,你会走财运;转发6次,你会走官运;转发10次,你会走桃花运;转发20次,你将花掉3元钱!搞错了你好痛心,你的样子好恶心。眼泪止不住地流,更有一种莫明的伤痛—你这个该死的洋葱!

  7. 又是这个卡佩罗

    又是这个卡佩罗不知不觉中,秋拍已经进入尾声阶段了,伦敦拍卖季快开始了。在伦敦苏富比的这场拍卖图录中,出现了不少看起来蛮有品味的老窑瓷器。比如,建窑的大盏,当时拍到了将近100万人民币,是超越那个时代的建窑的行情的。竹林应该是国内最早知道这个藏家的几个人之一了。2009年的时候,卡佩罗先生曾经做过一个展览叫做“FormsofPleasure”。这个展览相当成功,用每个时代很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瓷器的发展史。

  8. 梦见吊桥很长

    周公解梦梦见吊桥很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吊桥很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自己穿大衣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穿大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穿大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古代面相识人术经典典故及译文(下)_看相大全

    古代面相识人术经典典故及译文(下)天中主贵气,平满者宜官禄也。如车轮与辅角相应者,大贵。山根平美,及有奇骨伏起,为婚连帝室,公主婿也山根直下,次印堂,亦主有势无势也。王莽大口蹷颐,露目赤睛,声大而身长七尺五寸,反膺仰视,瞰临左右。王莽长相口大下巴短,眼球突出,晶体血红,声音粗大,身高七尺五寸,挺胸仰视,高高地向下看左右两边。故扁鹊见桓公,知其将亡;申叔见巫臣,知其窃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