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秦朝的言谏监督制度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置谏官,二是建立议事制度。秦时的谏官有谏议大夫、给事中。“秦置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并在近臣侍官中,设置给事中,属加官,由...
秦朝的言谏监督制度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置谏官,二是建立议事制度。秦时的谏官有谏议大夫、给事中。“秦置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并在近臣侍官中,设置给事中,属加官,由大夫、博士、议郎兼领,无定员。给事中的职责,“掌顾问应付”,“曰上朝谒,平尚事奏事,分为左右曹,以有事殿中,故日给事中”(《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
秦设有议事制度,凡遇有军国要务,如立君、分封、宗庙、戍边等,设朝议,召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臣议政。秦始皇初定天下,有两件大事交朝议会议定,一是议“帝号”,二是废分封,置郡县。当时大多数朝臣议赞分封氍诸侯,独李斯一人反对。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