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陈志刚居士往生录

陈志刚居士,男,58岁,上海长宁区芙蓉江路人,退休前为上海橡胶助剂厂员工。因患胃癌晚期扩散,医治无效,2007年6月22日来金陵寺求临终助念,6月26日早晨七点五十五分安然往生净土。陈志刚深受疾病之苦。去年8月底查出胃癌。9月住院做手术,腹腔打开了,却发现肠已粘连,已经不能切了,又照样缝起来。他的母亲,念佛食素二十多年。女儿在祖母身边长大,从小得佛教耳濡目染。妻子王荣珍学佛食素也有几年了。有这样一个环境,陈志刚开始念佛听经了,每天能持念1-3小时。>念佛人现世得佛菩萨护念。他的病,不像其他同类病号那么剧烈疼痛。连医生都吃惊:肠粘连,怎么不疼呢?他并没有什么其他灵丹妙药,可他就是没怎么受疼。-他靠的就是念阿弥陀佛,这句不可思议的万德洪名。>5月底,6 月开始,医院和护理他的亲属都知道:陈志刚到了病危,吃不下,拉不出,人很焦虑。万般无奈下,他听从善知识相劝,决心放弃治疗,摒弃万缘,来金陵寺求临终助念,求生西方。>上海-淄博,1000公里,寺里根据病人家属要求,去车专程接病人及其白发老母,妻子女儿。>车上开着念佛机,千里之路,佛菩萨慈悲摄护,安然无恙。>来到金陵寺,云板磬鱼,“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不绝于耳,人自然感到清净安稳。>第三天是他的生日。他发心祈请阿弥陀佛早早接引,自己少受罪,他人也少受累。>第四天夜晚,他显现出昏迷,烦燥,手轮脚蹬,有位助念的善知识提醒家属,快给病人挂牌位,超度其冤亲债主,他妻子王荣珍赶紧去办。办好回来一看,陈志刚安安静静,不一会儿似入睡了。>早饭后,病人移进隔壁的往生堂,其时里面正在助念。他虽然口不能语,也不能出声念佛,但是大众清晰响亮的佛号声必能入耳入心的。7:55,静静地安祥往生了。>头顶温热,肢体柔软灵活。>妻子、子儿跪伏在佛前,不停地礼拜,念佛。>大众念佛仍在继续。金陵寺这间往生堂里,前一天往生了两位(丛日秀,王秀兰),今晨是陈志刚居士往生,晚上十点姚梦霞居士往生。>感恩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又慈悲救度我苦难众生,往生净土。>感恩陈志刚居士以身命示现,教化我等:信佛念佛,求生西方。现世得护念,虽有病亦无苦,临终蒙接引,往生净土。>陈志刚的白发老母送儿往生,自己亦发心西方,其妻子女儿皆欢喜成就亲人往生,是为真慈、真爱、真孝。>金陵寺住持果善法师及寺里常住,共修大众,皆都放捨自我,竭诚念佛诵经,各种事务,尽心尽力成就他人往生,是为信顺佛教,依教奉行之真佛子也。>最后,谨以陈志刚居士往生录光碟,恭敬供养十方,普愿一切有缘,闻而生信,信而发愿,以愿导行。普得佛光照耀,均沾甘露法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陈志刚居士往生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德国最可爱的消防队员从井盖里救出的胖老鼠

    “KDSPs”是一只特别丰满的老鼠,这个周末被困在井盖中,不得不被当地消防员和动物救助者释放。“她冬天有很多赘肉,臀部卡得很紧,没有前进和后退的余地,”动物救援人员迈克尔·赛尔告诉当地媒体,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包括当地消防队在内的救援人员在抬起井盖时,用一根末端有圈的杆子将吱吱作响的老鼠固定住。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救援组织的Facebook主页称,随后,他们将老鼠放回下水道,没有受到伤害。

  2. 其他感应事迹——九遍咒语现奇迹

    九遍咒语现奇迹李孟泉冈山镇致远村十五号之七,马腾先生夫妇,信佛很虔诚,两人都曾受在家佛戒,并且全家素食已经好多年。因此就诚心诵念‘大悲咒,白衣大士救苦咒,灭定业真言’各三遍,而回向蛆虫急速往生西方,以免加盐淹渍,而致...生。诵完后,仍将坛盖密封,放在原处。不过读本文的人,应知马夫人仅以九遍咒语而能出现这一奇迹,是因她平常修持功夫深厚所致。

  3. 梦见逝去的人掉牙齿

    周公解梦梦见逝去的人掉牙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逝去的人掉牙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诺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诺”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诺诺连声——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5. 虚实起名法_起名大全

    虚实起名法这里的“虚”,指虚词,“实”指实词,虚实相间法就是虚词和实词巧妙地配合使用,产生富有表现力的好名字。这两种词类相间搭配,阴阳相济,虚词以柔,实词以刚,使您所起的名字出奇制胜、魅力无穷。商业起名的技巧_起名大全王之玺:帝王的大印,象征著权势。运用虚词相间法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因为虚词属于“文言”的范畴,搞不好会出现晦涩难懂的现象,这是起名者应加以警惕的地方。

  6. 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前世是哪位大菩萨

    六祖惠能大师本名卢惠能,从小就叫惠能,也是出家时的法名,时人称之为卢行者、禅宗六祖、大鉴禅师。惠能>六祖惠能大师>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六祖前世是哪位大菩萨>六祖说:“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

  7. 带有鞿字的成语

    包含有“鞿”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名鞿利鞚——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8. 秋瑾牺牲后身后之事:儿女被人偷偷收养,儿子长大后成湖南富豪

    壹条历史,壹个人物,讲述历史背后的故事前言:每每谈到革命和战争,在人们的传统概念中是男人的事情,毕竟无论是在历史记载中还是影视剧里,扛枪上战场...敌的基本上是男人,然而有一个女性,她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所担当的责任,以及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却让许许多多男子汉汗颜,她就是秋瑾,一位以革命事业为己任的先进女性。秋瑾在1875年出生在福建,秋瑾的家境在当时也算比较优越的,但是此时的秋瑾并没有完全意识

  9. 【敛槥】的意思是什么?【敛槥】是什么意思?

    ●《宋书孝武帝纪》:「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阙衣裳,没无敛槥。」★「敛槥」在《汉语大词典》第6979页第5卷524参见:敛槥敛槥是什么意思敛槥liǎnhuì殡殓时用的简陋的小棺材。

  10.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成语故事_成语“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宋史·邓绾传》:绾谀王安石,除集贤校理,乡人在都者,皆笑骂绾云: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宋朝神宗年间,国势衰微,财库空乏,军事力量薄弱,外寇 *** ,政治腐败,已经到了非改革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时大政治家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