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一縷硝煙02,如今,雲南的麗江世人皆曉,而對距此僅幾十公里的古城劍川,卻鮮為人知。外界對劍川的印象,多源自電影《五朵金花》里那個叫阿鵬的小夥子。,劍川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縣城金華鎮南距州府下關126公里。這地方民風古樸,文化底蘊豐厚,在初中生就算知識分子的年代,步入劍川民居卻會發現,古稀老人朗朗讀書絕非個例。,這就是我的第二故鄉。,當新兵時,我是步兵第92團二連的司號員,每天在漫山遍野的杜
一縷硝煙02,如今,雲南的麗江世人皆曉,而對距此僅幾十公里的古城劍川,卻鮮為人知。外界對劍川的印象,多源自電影《五朵金花》里那個叫阿鵬的小夥子。,劍川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縣城金華鎮南距州府下關126公里。這地方民風古樸,文化底蘊豐厚,在初中生就算知識分子的年代,步入劍川民居卻會發現,古稀老人朗朗讀書絕非個例。
,這就是我的第二故鄉。,當新兵時,我是步兵第92團二連的司號員,每天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叢中練號,好不悠哉!後來調到司令部當了管理全團司號員的號長,生活依然如此平和。,然而,到了1978年下半年,寧靜與平和卻戛然而止,一場邊境戰爭突然襲來……,那幾年,特殊年代剛剛結束,社會經濟百廢待興,人民群眾期待安定。然而,周邊的國際環境卻令人寢食不安:,在中國的北部,百萬蘇軍壓境,勃列日涅夫親率國防部長,竄到中蘇邊界哈巴羅夫斯克觀看軍演,公開宣稱「要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在中國的西部,蘇聯支持的印度對1962年的戰敗咬牙切齒,甚至已跨過麥克馬洪線;在中國的東部和南部,美國設在日本、南韓、泰國、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全部對準中國,游弋在海峽的美軍第七艦隊更是耀武揚威……,十分明顯,敵人正在我們周邊形成合圍。
當兵兩年後的1973年雨季,我之一次參加步兵團實兵實彈進攻戰鬥演習,軍司令部編寫的戰術想定是:蘇軍摩托化步兵第××師從南部鄰國實施機降,在向中國內地急速開進過程中,受到我軍民節節抗擊轉入防禦,步兵第92團在陸軍第11軍的編成內圍殲入侵之敵……,接下來的幾年,軍師團多次組織此類演練,假設敵無一例外,都是蘇聯,打坦克、打飛機、打空降是對付蘇軍「高速度、寬正面、大縱深」的重點科目。,國際敵對勢力的包圍圈必須打破,首先需要應對的,自然是在中國北部陳兵百萬的蘇聯。,萬萬沒想到,就在我們急於應對北方威脅的時候,胡志明去世,口口聲聲稱中國為「同志加兄弟」的越南迅速轉向,迫不及待地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主動成為蘇聯包圍中國戰略中的馬前卒,我國周邊僅剩的東南亞出口也將被封堵。,從1977年開始,越南當局宣稱要「凈化邊境地區」,有計劃地驅趕多年前遷居越南的中國僑民,隨後發展到在全境大批驅趕華僑,不到半年時間,竟有7萬多難民被迫逃到中國,胡志明市還發生了大批逮捕華人和打死打傷華僑的事件。
當華僑扶老攜幼趟過南溪河時,喪心病狂的越軍竟敢開槍恐嚇……,兩國關係惡化,昔日友好鄰邦的忘恩負義,讓中國百姓實在寒心。幾十年來,我們在艱難困苦的日子裡節衣縮食,勒緊褲帶幫助遭受列強侵略的越南:50年代中期,中國派軍隊幫助他們趕走法國殖民者,奠邊府大捷殲滅法軍一萬六千多人;1965年至1975年,先後有三十多萬中國軍隊出境抗美援越,一千多名中國軍人倒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中!犧牲的中國軍人大多埋葬在越南境內,據我所知,距邊境線三十多公里的越南封土縣王寶村,就有16名烈士至今仍遙望著祖國。,我們31師高炮營以及各步兵團的高射機槍連也陸續拉出去,穿著不戴領章帽徽的灰綠服裝,頂著美軍的空中優勢與越南人民軍並肩戰鬥數年。,抗美戰爭十多年,越南的大部分武器裝備來自中國,其數量相當驚人。
截止到1974年,中國提供的各類軍事物資有:槍213.8萬支(挺),槍彈12.444億發,火炮7萬餘門,炮彈1807萬發,艦艇176艘,中型和水陸坦克552輛,裝甲輸送車320部,飛機170架,汽車1.6萬輛,炸藥1.824萬噸,有線電話機6.5萬部,無線電台3.5萬部……這些物資足可裝備兩三百萬人的正規軍。許多新型裝備剛剛研製成功,我軍尚未配備就無私提供給友邦,當他們的要求超過中國的生產能力時,我們不僅動用庫存,甚至抽調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裝備!,看看眼前翻臉不認人的東南亞小霸,活生生一個現代版的「農夫與蛇」。,實際上,越南對中國的領土野心早已有之——,越南南北方尚未統一的時候,南越政權仰仗美國支持搶佔了我西沙多個島嶼,有恃無恐地拔掉中國國旗,撞沉正常作業的中國漁船。1974年1月下旬,忍無可忍的中國海陸軍協同作戰,以劣勢裝備對付先進技術的美製大艦,擊沉南越護航艦1艘、擊傷驅逐艦3艘,斃傷「怒濤」號艦長以下官兵一百多人,俘虜48人,一舉收復自1956年起被搶佔的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
,口稱「同志加兄弟」的河內卻發表聲明,「感謝中國軍隊幫助我們從西貢手中收復了黃沙(我西沙)島嶼」;1975年4月,抗美戰爭剛結束,越軍就武裝侵佔了我國南沙的6個島嶼,進而在1976年出版的地圖中,明目張胆地把中國多個島礁划進自己的版圖。後來更甚,竟然把 ... 爭端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編入中小學課本。,美軍陷入越戰十多年,五六萬官兵喪生、三十多萬人傷殘,國內反戰呼聲日益高漲,不得不宣布撤軍。北越趁機發動了春季攻勢,失掉美國支持的南越迅速瓦解,南北方實現統一,越軍接收了包括數萬噸位艦艇在內的大批武器裝備。
,幾千萬人的小國竟然打敗世界一號軍事強國,越南當局飄飄然了,由來已久的「印度支那聯邦」野心急劇膨脹,寮國、柬埔寨、泰國全被納入稱霸東南亞的戰略擴張目標,而中國則被視為其實現野心的更大障礙。,蘇聯百萬大軍在中國北部劍拔弩張,歷來親蘇的黎筍選擇了藉助蘇聯力量與中國抗衡。1976年,越共宣傳部有個叫黃松的副部長發表談話:「越南同中國接壤,這種鄰國關係既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無論如何,來自北方的壓力必須消除。
因此,同蘇聯的和睦對越南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蘇聯強烈希望削弱中國在世界這個部分的影響,正好同越南的利益相吻合……」,基於這種心態,1978年上半年,越南把中國確定為「直接敵人」,明確提出「南攻北守、攻柬抗華」的戰略方針。同年11月,蘇越簽訂《友好合作條約》:「一旦雙方中之一方成為進攻或進攻威脅的目標,締約雙方將立即進行協商以消除這種威脅,並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保障兩國的和平與安全。」,藉助這個《條約》,蘇聯取得越南金蘭灣和峴港的海空軍基地使用權,越南則獲得蘇聯運來的大批軍事技術裝備,變本加厲地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
中國的周邊環境進一步惡化,來自北方的威脅變成了南北夾擊態勢。,鄧小平評價《蘇越友好合作條約》「具有軍事同盟性質,越南對柬埔寨發動了大規模武裝入侵,正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任何其它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背後有蘇聯撐腰,手中有大量美、中、蘇先進武器,再加上幾十年戰爭磨練的150萬軍隊,難怪越軍教官毫不隱晦:「我們一個兵可以對付30個中國兵」「如果與中國交火,不出24小時蘇聯就會在中國北部動手!」,十分明顯,委曲已經不能求全,忍讓勢必被看成軟弱。面對「同志加兄弟」的忘恩負義,面對「第三軍事強國」的囂張氣焰,全國人民義憤填膺,忍耐已經臨近極限,舉國上下一片「教訓」之聲,軍隊更是摩拳擦掌。
,我參加了團里召開的形勢通報會,政委在會上的語氣異常嚴肅:「大家都看到了,過去我們是全力以赴準備抗擊蘇軍的大規模進攻,如今形勢更加嚴峻,越南的背叛使中國面臨南北夾擊。這個包圍圈必須突破,從現在開始,我們務必做好在東南亞打一仗的準備!」,長期駐紮雲南的11軍和14軍,一改以蘇軍為假設敵的訓練模式,開始認真研究越軍的作戰特點。到了1978年年底,戰爭的腳步似乎更近了,連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都看出來,這一仗非打不可!,(待續),【作者簡介】許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參軍,歷任指導員、副教導員。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連隊立集體一等功;1984年參加「兩山」作戰,所率營的二連獲「者陰山鋼刀連」榮譽稱號。
1986年轉業。。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