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上下其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代,楚国本来是南蛮之国,后来渐渐强大了,并且最先僭称王号,常常出兵侵陵邻近的小国。 有一次,楚国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守将皇颉率兵迎战,不幸战败了,而且被楚将穿封戌俘获了。穿封戌很高兴地带着他的俘虏回去报功,不料在半路上被楚王...
上下其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代,楚国本来是南蛮之国,后来渐渐强大了,并且最先僭称王号,常常出兵侵陵邻近的小国。
有一次,楚国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守将皇颉率兵迎战,不幸战败了,而且被楚将穿封戌俘获了。穿封戌很高兴地带着他的俘虏回去报功,不料在半路上被楚王的弟弟公子围把俘虏夺去了,说是他擒到的。
穿封戌当然不服气,就告到楚王那里,楚王便派伯州犁负责处理。
伯州犁听了穿封戌和公子围的陈述之后,就说:「要明白这事,最公正的办法,便是问俘虏自已,谁捉住他的,他总不会搞错吧。」
穿封戌认为他捉住皇颉,这是事实,问谁都不怕;而公子围呢?他也有恃无恐,料定伯州犁不敢得罪他,所以两人都同意他的办法。
伯州犁早已打定了主意,便叫人把皇颉带上来,然后,举起一只手向上指着公子围说:「这位先生是公子围,是我们国王的弟弟。」又用手向下指着穿封戌说:「这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县尹,这两人到底是谁捉住你的?」
穿封戌和公子围都注视着皇颉,等着他的答覆。皇颉是一位很机灵的人,当时看到伯州犁的手势,和听他的语气,便知道伯州犁是存心袒护公子围的,他被穿封戌俘获,本来已经恨他,现在自然乐得讨好楚国当局,或者可以获得赦免,所以他就很肯定的说是被公子围捉住的。于是功劳归公子围的,穿封戌虽然十分气愤,但也无法可想了。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上下其手」,用来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来形容带有邪念,不礼貌地触摸他人身体。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