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唐朝景龙年间任宣城县令。>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张路斯在查访百姓疾苦,巡视农事的时候,见宣城北门外一片洼地,芦荻丛生,野草繁多,于是率百姓开沟造田,至今城北有「张路斯田」。张路斯又在城南青溪两岸耕治废地,恢复百亩农田,至今青溪上仍有「张公桥」。张路斯罢官后,回颖上县百社村闲居。张路斯死后,民间把他神化为龙王,他的9个儿子也都是龙,颖上人并在焦氏台为其建张公祠。元末,张公祠毁于兵祸。
生卒年月无考,原籍南阳,初年迁居颖上县百社村(半岗区凌圩乡赵集村)。16岁考中进士。唐朝景龙年间(707——709年)任宣城县令。> 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张路斯在查访百姓疾苦,巡视农事的时候,见宣城北门外(今敬亭圩一带)一片洼地,芦荻丛生,野草繁多,于是率百姓开沟造田,至今城北有「张路斯田」。张路斯又在城南青溪两岸(今响山以西)耕治废地,恢复百亩农田,至今青溪上仍有「张公桥」。张路斯罢官后,回颖上县百社村闲居。张路斯死后,民间把他神化为龙王,他的9个儿子也都是龙,颖上人并在焦氏台为其建张公祠(又叫龙王庙)。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曾下诏扩建颖上张公祠。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曾下诏封张路斯为「昭灵侯」,其夫人石氏为「柔应夫人」。苏东坡为颖州知府时,曾作《昭灵侯碑记》刻石嵌于张公祠壁。元末,张公祠毁于兵祸。明洪武三年(1370年),颖上人于旧址重建此庙。1954年,大水,庙被淹倒。>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