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明清山水图

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明清山水图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多达23万余件,其中最具特色的品类是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大多为我国著名收藏家的旧藏,流传有序,保存完好,多为精品。例如清末翰林许承尧收藏的古字画多为一级文物,有的成为海内孤品。

  许承尧,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安徽歙县人。读书众多,知识渊博,21岁中举,1904年30岁时考中清 ... 最后一次会试进士。1907年进入翰林院,宣统三年(1910年)升为五品京官。当1911年辛亥革命的烈火燃起时,他回到了故乡,后来虽然多次在官场做事,但仕途坎坷。1929年55岁的许承尧卸甲归田,终日读书观摩字画,“借古人之精神所寄”,把大量财力投入到艺术品的收藏中。下面选出许承尧旧藏明清山水、花鸟图轴10幅,供鉴赏。

  程嘉燧《远山古屋图》 纸本 墨笔 纵72厘米 横29厘米

  图绘疏树远岫,平湖秋色。近景堤岸稀树,茅屋空置。中部湖面辽阔,洲渚上高乔矮灌。彼岸沙丘绵延,远岫高耸。整个画面结景疏旷,笔致淡恬,“苍处似铁,嫩处如金”,别有疏淡秀逸情韵。图左上自题“万历戊午四月过江见方季康留此志别,程嘉隧”。钤“孟阳”印。“戊午”为公元1618年,作者时年54岁。上诗堂有清末翰林许承尧1902年题跋一段,左裱边许氏又有题句。此画距今已有393年历史,保存完好。

  程嘉燧(1565—1643年),明诗人、画家,字孟阳,号松圆等,安徽休宁人,寓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工诗画,尤擅山水,深得元人黄公望、倪瓒笔意,兼工写生,也画花卉。后人把他与唐时升、娄坚、李流芳合称“嘉定四先生”。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院均有其传世作品收藏。

  关思《秋亭观鹤图》 绢本 设色 堂幅大画 纵233厘米 横104.2厘米

  此图生动地展现了秋季江天雄强而幽远的景色。远景主峰独秀,巍峨高耸。中景冈峦耸峙,涧水湍急,石桥横卧,樵夫进山。近景置院落水榭,掩映于苍松红枫之中,隐者于水榭倚栏听松风鹤鸣、观江天山色。全图风貌松秀清丽,刻画景物生动有神,颇见其构意造物的功力,当为作者晚年精品。图左上题诗一首,款署“关思”,钤“关思之印”、“何思”印。左下钤“笪重光印”,右下钤“林则徐印”和“松菊犹存”印三方鉴藏章。

  关思,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崇祯年间。字何思,号虚白,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能诗善书,长于山水,远宗关仝、荆浩,近及黄公望、王蒙,苍秀奇崛,而能自出机杼,为“吴门”名家之一,画名重海内,与宋旭齐名。

  蓝瑛《云壑高逸图》 绢本 设色 纵172.7厘米 横67厘米

  图绘高山大岭,如坠欲倾。山间飞云腾雾,峡谷流泉落瀑,绿松、红枫相映。林下一隅一高士结庐独坐,屋外板桥横担,有朋自远方来。全图构象饱满,层次分明,笔力苍劲雄厚。既有山林泉壑的自然景观,又有人事活动的细节描绘,加之浓郁的诗意气氛,视野开阔,古韵动人,把读者带到这一“风景这边独好”的境地,尽情地享受着眼观耳听的乐趣。图左上自题“云壑高逸画于西溪梅花香雪阁,甲午春三月七十山公蓝瑛”。钤“蓝瑛之印”、“田叔父”印。“甲午”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作者时年70岁(虚)。该画1985年全国馆藏古代字画应鉴入目,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蓝瑛山水画计5幅,如其中之《春山水阁图》(绢本设色,纵176厘米,横64厘米)、《秋林高士图》(纸本设色,纵140厘米,横73厘米)便是,此二幅均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蓝瑛(1585—1666年),字田叔,晚号石头陀,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初从黄公望入门,追慕唐宋元诸家,力求入古。早年笔墨较为秀润,后漫游南北,风格一变,自立门庭。晚年笔力苍劲,气象峻峭,“格调近如石田”,有“浙派殿军”之称,系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武林画派”之开创者。

  祁佳《深山归旅图》 绢本 设色 纵151.3厘米 横93.9厘米

  此图轴松林参天,万壑千峰,层峦叠起,山林中房屋数间,佳木旁依。屋中老者捧卷而读,或在听松涛,或是观赏山色。近景平坡有高士骑马行进,腰带佩剑,前有老者引路,后有书童跟随。中部右侧还有人在搭建板桥,点景生动。整个画面布局爽净,用笔粗放传神,虚实相生,明洁幽寂,寄托了作者隐逸避俗的思想感情。此画无款,值得注意的是,1935年许承尧在画外左侧裱绫上,以楷书抄录祁佳七言诗一首,并有署款钤印。《深山归旅图》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祁佳,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字止祥,号雪瓢,浙江绍兴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官吏部司务。清顺治元年(1644年)后,隐梅市卖画代耕。字学董其昌,山水仿沈周。“间作花卉,亦多逸致”。

  叶欣《峡舟春游图》 绢本 青绿设色 纵170.2厘米 横47.2厘米

  此图用清劲细润的笔致、淡雅妍静的色调,描写了峡江两岸红花青山、云腾雾绕的迷人景色。峡山怪异,江流湍急,两岸山壁夹峙,峡口水道狭窄,一只蓬船逆流而上。山腰桃林成片,洞坳流泉倾泻,危道依山而上,有人正骑驴寻春。远方奇峰幽谷,云掩长松,林中庙宇隐现。设色浓淡相宜,虚实轻重有度。画面所表现的撩人的春意和鲜活的生气,比之文人画题的凄清寒荒,却另有胸怀舒畅的情趣。图左上方小楷自题“丁未春正月叶欣写”。钤“叶欣”、“荣木”两印。“丁未”为康熙六年(1667年)。全图碧绿青润,净纯古雅。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叶欣,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顺治、康熙年间,上海松江人,一说江苏无锡人,流寓金陵(今南京)。擅画山水、人物、花卉,为“金陵八家”之一。

  许仪《红梅白鸽图》 绢本 双钩设色 纵170.2厘米 横47.2厘米

  图绘山壁陡立,老梅盘曲,锦玉梅花绽满枝头,石下牡丹数朵,三五成簇,石侧野菊攀壁而生,一对白鸽活跃梅枝,高唱低和,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全图设色艳丽,风格清新,笔墨精致。图左上角行书自题七律诗一首,款署“丙午嘉平写于赖古堂,锡山右史许仪并题”。钤“蛰轩”、“锡山许子韶名仪之章”印。“丙午”为清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时年68岁(虚)。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许仪(1599—1669年),明末清初画家,字子韶,号歇公,一号鹤影子,江苏无锡人。官中书,李采石甥,画得其传,有出蓝之誉,山水、人物、界画及花鸟、虫鱼无不精。其款下印章每以手绘,“亦绝技也”。

  柳《云外高峰图》 绢本 墨笔 纵171.5厘米 横47.5厘米

  此图别具一格,奇山异石,高垒成峰,壑谷幽涧之中秀木林立,岚雾浮游。幢幢村舍或高或低,依山而建,屋后峰回路转,小路入云。远处高山险峰,直插云天,峰顶平台,可游可卧。构图疏密相宜,笔墨刚中蕴秀。图上自题七言诗一首,落款“丙午长至友声阁,画为熙老道翁三山柳”。钤白文“柳之印”、朱文“公韩”印。由“丙午”得知该画作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柳,清代诗人、书画家,字公韩,号愚谷,江宁(今南京)诸生,生卒年不详。工诗画,书法李邕,山水遒逸苍茫,最得董(源)、巨(然)遗法。秦祖永《桐阴论画》谓“惟水口流泉,不能自然,而有霸悍之态”。

  樊圻《牡丹图》 绢本 双钩设色 纵168.4厘米 横46.4厘米

  图绘草坡、假山,几株牡丹前后穿插,傍石而生。红花怒放,娇艳夺目,绿叶滴翠,生趣盎然,大有“天香国色冠群花”的姿态。全图笔致工细,设色艳丽,线条遒劲流畅,格调文静严谨。作者颇具匠心,将所绘制坚硬的岩石与烂漫的鲜花,形成拙与巧、刚与柔的强烈对比,从而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表露出作者对自然界美好而真挚的心灵,颇具艺术魅力。画的右下石面落款“樊圻画”。钤“樊圻”、“会公”印。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樊圻(1616—1694年后),字会公,江苏南京人。擅画白描人物,没骨花卉,尤工山水,注重实景写生,与兄沂同以画名,世称“二樊”,为“金陵八家”之一。

  江注《陡壁丹台图》 纸本设色 纵99.1厘米 横89.1厘米

  此图章法奇颖,景象迫人。陡峰如屏峭立,山下奇树多姿,夹道成林,红枫似火,苍松奇纵,藤萝垂绕。山上危石峻峋,峡间石阶层递,道上松摇鹤舞,林下曲径通幽。近处两位高士拄杖漫步松径,相对闲谈神聊。山顶天台平坦,水栏围护古井,仰盛无限之水,承接天之甘露。山外天际浩渺,晴空一望无垠。图右上角落款“辛酉嘉平月写进己尊兄介觞,注”。钤“江注之印”、“允凝”印。图右侧裱绫上有许承尧题五言律诗一首。此画作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该画系仿南宋半壁江山之法构景,元人竖折带皴笔画石。用遒劲之线和浓墨勾写山廓,略施淡笔少皴,焦墨点苔,最后轻笼赭石,令山岩质感竖凝无垢,壁面洁净如洗。该图以黄山自然实境为真本,传自家清逸伟俊之新风,给方兴未艾的“新安画派”及摹古成风的山水画坛带来了新的生机。

  江注,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字允凝,号若米舫,安徽歙县人。渐江之侄,终生隐居黄山,画受渐江指教,并承袭南宋技法,尤心通元代倪(瓒)、黄(公望),师古人与师造化并重,笔墨之文秀自倪瓒后少见,与渐江酷肖。

  尤萃《杏花双雉图》 绢本 设色 纵196.7厘米 横96.5厘米

  对于热爱花鸟画的美术爱好者来说,《杏花双雉图》无疑是一幅意趣、情感纯真的好作品,很有艺术魅力。图绘山脚坡石之间,流溪如练,天竹数丛,卓秀多姿。野生蔷薇,随风摇曳。丛丛簇簇的幽兰,各放馨香。树下一双美雉,悠然唱和,美丽动人。石后文杏高耸,繁花缀满枝头,鹦鹉停息树梢,双燕穿飞花间。全图即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鲜活世界,无论是总体关系的安排,还是局部细节的处理,均达到细致入微、各尽其妙的程度。同时,画中所含舶来西画的技法,令画面充满动感与光影效果。图上右落款“李尤萃写”,钤“尤萃之章”,另印文不辨。

  尤萃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字子,浙江嘉兴人,出身布衣。工花鸟,与沈铨同师胡湄(字飞涛),后从师游,移家平湖,率妻孥各执艺自给。画名动四方,惜姓名仅见画史,而墨迹罕见,《杏花双雉图》为海内孤品。

  清末翰林许承尧,一生苦行收藏明清字画,既精且富,拿他的话说“半生用笔辛苦,未买双亩田”,他的主要“财富”就是字画。虽然说晚年“家业欠裕”变卖了一些,但大部分旧藏被其儿孙们保存下来。以上选介的许承尧旧藏字画,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安徽省博物馆从许氏后辈家中征集的。今天,我们有眼福能观赏到古墨丹青的艺术瑰宝,一定会想到鉴藏家许承尧的一大功绩。

  来源:收藏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明清山水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9.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10.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随机推荐

  1. 带有赅字的成语

    带有赅字的成语  包含有“赅”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辞简义赅——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2. 2017好听的说说精选-感人的情话

    不要成为时间的奴隶,做时间的主人。而我,却以冰的冷漠,遗忘于岁末。

  3. 克服困难的正能量语录 困难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李隆基学道不难伶俐,难于慎重;发心不难勇锐,难于持久。人不论做错几次,只要不失“再来一次”的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闻一多我们只以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抗拒这不可战胜的灰心失望。——英国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不屈服,珍惜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善!忍受我们当中和四周的恶,并下决心消除它。

  4. 织绣鉴藏

    织绣年代的鉴别应从质地、纹样、色彩、款式等方面识别。鉴别一件织绣的品种和年代,最终是要确定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某一织绣品的早期代表作和兴盛期的经典之作,往往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如战国的楚绣、汉代的吉语锦、唐代的联珠文锦、宋代的书画缂丝、明代的补子等,都是织绣品中收藏的极品。缂丝为织绣品中特别受青睐之物。

  5. 梦见脸上长满痘痘

    周公解梦梦见脸上长满痘痘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脸上长满痘痘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揭秘:古代出场费最高的青楼名妓究竟是谁?

    揭秘:古代出场费最高的青楼名妓究竟是谁?  毋庸置疑,如今“明星饭局”是社会上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而“饭局价人气榜”已经成为考验美女明星人气的重要砝码。据说,有港媒曾曝出的一份多位女星的“饭局价人气榜&rdquo...

  7. 傅俊简介 如何评价傅俊

    傅俊傅俊别名傅子卫,是东汉时期名将,被称作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追随刘秀起兵,随他征战南北、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傅俊去世后追谥威侯。傅俊简介>傅俊,(?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如何评价傅俊>谈迁:“景丹、傅俊、李忠,或收战胜之烈,或参帏幄之谋。为功不同,而其策立于当时者,要皆从王事于有终者也。”

  8. “风水学鼻祖”郭璞简介 郭璞的后人

    郭璞郭璞别名郭弘农,出生河东郡闻喜县,是两晋时期著名学者,被誉为风水学鼻祖、游仙诗祖师、训诂学家等。在诗文、风水学、天文、历算、卜筮等方面都很有成就。那么,郭璞的后人都有谁呢?郭璞简介>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末年,郭璞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后为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劝阻王敦谋反而遇害。>郭璞的后人>儿子郭骜,官至临贺太守。

  9. 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从比较《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史籍要目及其分类情况入手,试图探讨汉魏以来各种史书急剧增加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论述了唐宋以来有关地方文献收集整理情况,用以说明地方文献整理的特殊难度;就地方文献的资料汇编、文献...

  10. 死于非命的公鸡

    为了能准时起床苦习技艺,这些门徒特别养了一只报时的公鸡。不幸,这只忠实的公鸡突然死了,门徒们顿时感到十分不便,于是就留心再找一只来。一天,一个门徒在坟地的树林中捡柴,忽然听见鸡啼,不禁大喜。他循声而去,果然发现一只大公鸡,便将它抱回来养于学院的笼中。当公鸡半夜啼叫时,门徒们以为天快亮了,便摸黑或掌灯起床,专心习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