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由於色身羸弱,因而飽受病痛之苦。對於老、病、死,根本的解決...,即是佛陀教導行者身苦而心不苦――在無常的色身中,認識真常的這念心。唯有如實了知五陰假有之身心虛妄不實,這念真常的心始終不變異,便能斷除煩惱,達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境界。

佛住在婆祇國設首婆羅山的鹿野深林時,有位一百二十歲的年邁長者,名叫那拘羅。由於色身羸弱,因而飽受病痛之苦。他為了拜見佛陀和崇敬的知識比丘,於是來到佛所,頂禮佛足後退坐一旁。 那拘羅長者說:「世尊!我現在年邁色衰,飽受病痛之苦。今日,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力氣,特地前來拜會佛陀和我所崇敬的善知識比丘們,祈願世尊能為我說法,令我長夜安樂。」 世尊對長者開示:「善哉!那拘羅長者!你雖因年老色衰而飽受苦患,卻能靠著自己的力量,前來拜見如來和諸知識比丘。你要藉由這個病苦的色身,修習不為苦所逼迫。」於是世尊為其開示微妙法義,教導他各種修行法門,使尊者內心充滿法喜,安住於法中。 當時,舍利弗尊者就在離精舍不遠的一棵樹下打坐。那拘羅長者離開後,來到舍利弗尊者所在之處,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旁。此時,舍利弗尊者問長者:「你現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悅,臉色光滑潤澤,是因為在世尊那裡聽到微妙的佛法嗎?」 那拘羅長者回答:「今日世尊為我開示微妙法義,教導我各種修行法門,讓我獲益甚深,內心充滿法喜。此解脫法門如甘露法雨,灌滌我的身心,因此我現在六根和悅,臉色光滑潤澤。」 舍利弗尊者問長者:「請問世尊為你說何等妙法,使你內心充滿法喜呢?」那拘羅長者便將剛才的過程述說一遍。舍利弗尊者問長者:「你剛才為何不再問世尊,什麼是苦患身、苦患心呢?什麼又是身患苦而心不患苦呢?」長者回答:「我前來拜會尊者,就是希望尊者針對世尊的開示,為我略說法要。」於是,舍利弗尊者為長者開示:「愚癡無知的凡夫於色(物質)的生起、色的息滅,以及因色而造成的禍患、對色的愛樂、如何從色當中出離,不能如實了知。因為不能如實了知,所以於色多所愛樂,認為色是我、我所,因而執取色,被色所縛住。當色變異、敗壞時,心識就會隨之而轉,苦惱便生;苦惱一生,恐怖、障礙、憂苦、眷念不捨,亦隨之而起。於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是名身、心苦患。」 尊者又說:「什麼是苦患身、不苦患心呢?多聞聖弟子對色的生起、色的息滅,以及因色而造成的禍患、對色的愛樂、如何從色當中出離,能如實了知;因能如實了知,故不會生起愛著之心,不會妄認色是我、我所。當色有所變異、敗壞時,心就不會隨之而轉,心生苦惱。心不隨轉,苦惱不生,則不會有恐怖、障礙、憂苦、眷念不捨。於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舍利弗尊者說是法時,那拘羅長者得法眼淨――具有觀見真理而無障礙、疑惑之眼,已洞見妙法、獲得妙法、了知妙法、體悟妙法,已證得初果,見四諦之理,斷除一切疑惑。於是,長者便從座起,恭敬合掌,稟告尊者:「我已超越一切煩惱,度脫生死苦海。現在皈依佛、法、僧三寶,願作一位在家修行的優婆塞,請尊者為我證明,從現在起,盡形壽皈依三寶。」那拘羅長者聞舍利弗尊者所開示,歡喜法悅,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五》
省思 人出生於世,每個人都會面臨老、病、死,由於對自己身心的錯誤認知,因而飽受各種苦痛。對於老、病、死,根本的解決 ... ,即是佛陀教導行者身苦而心不苦――在無常的色身中,認識真常的這念心。 不管假有的色身如何生滅變異,本具的真常――覺性,始終都在。唯有如實了知五陰假有之身心虛妄不實,這念真常的心始終不變異,便能斷除煩惱,達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境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舍利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