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熊成基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烈士专祠坐落于什么位置

人物故居>熊成基的故居位于市区东关街附近韦家井6号,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故居,首先看到的就是展览馆,在这个不大的展馆中,许多幅图文展牌悬挂在四周墙壁。这些展牌中,有革命会议会址照片,有熊成基投身革命时意气风发的照片,也有被捕后狱中的照片以及当年出卖熊成基的叛徒领取赏金的票据……熊成基生平所经历的革命事迹,几乎都能在这些展牌中找出。>>“这是他的未婚妻,为他终生未嫁。”在展馆南墙,记者看到一张老太的照片,现场解说人员告诉记者,照片中的老太叫舜仪钦。当年,熊成基的灵柩从徐凝门上岸,暂停于史公祠内,,程舜仪跪在熊成基的灵柩前,手捧熊成基烈士的灵牌,哭诉道:“舜仪自幼许配与你为妻,未结婚而你已英勇献身。舜仪钦佩你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不愿毁约,今日与你成亲,志愿守寡,与你灵牌相伴终生。”说完,手捧灵牌拜堂成亲。随后,程舜仪才脱掉嫁衣,换上孝服,为熊成基守灵。>记者在熊成基故居看到,最前面一进是“熊成基生平史料陈列馆”,布展面积约170平方米。所有展品中,熊成基在狱中的自书供词最为震撼与壮烈:“我今日早死一日,我们自由之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以及熊成基在临刑前的壮语:“今生已矣。我死,愿中国之富强日进一日,庶几瞑目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供词是从熊成基牺牲地吉林的省档案馆复制回来,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并无二件。>此外,这里还有一把军刀,是安庆马炮营清军军官的原刀。这把军刀虽为复制品,但其外形跟当年熊成基佩刀一模一样,参观者可从中窥得熊成基军旅生活。>对着展厅入口,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璃橱窗,里面存放着熊成基青年时读过的书籍,这些书籍包括《扬州十日记》、《革命军》、《中国魂》、《猛回头》等,都是当时宣传革命的书籍,正是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熊成基才会不顾性命,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并为促进革命胜利献出自己的生命。>>展馆内除各种图文资料外,一尊半身塑像最引人注意。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尊塑像就摆放在展馆的最里面,是熊成基烈士的半身像。据了解,塑像是常在盛创作的,此前,他曾为烈士陵园塑过一尊,这是第二次雕刻。对比前一尊雕像,这尊雕像主要体现熊成基就义前大义凛然的形象。>熊成基牺牲的时候只有23岁,烈士陵园的那尊雕像,主要体现了熊成基的刚毅、坚定,以及对民族的真挚情感和一颗报国心。如今15年过去了,当年雕刻熊成基像的常再盛,从熊成基的身上学到了临危不惧的精神,并把这种东西赋予给新的雕塑。如今的这尊雕像,在熊成基的眼神中人们不仅看到是一种悲壮,更多的是一种憧憬。>>在熊成基故居最南面一进,是熊成基生平史料成列馆,在展馆中,记者看到,一块块记载着熊成基生平事迹的展板悬挂墙壁上,这些展板的下方是熊成基生前所用之物的展示橱窗,橱窗里成列着他当年在狱中的自书供词,以及投身革命期间所用的军刀。此外,展馆的尽头还设置了一间影像播放室,据悉,这间放映室主要用于播放跟熊成基相关的影音资料。>进入故居可见,展厅里挂着孙中山当年赠给熊成基的句子:悲英雄不在空在长啸大风歌。中间的一进建筑里悬挂着“三省堂”的红底黑字牌匾,下方是一幅山水字画,上面画着高山绿树、江河奔流,字画的两侧悬挂着一幅宋代诗人张栻写的《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观》中的诗句:“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字画下面摆放着清代风格的坐椅桌子等。>烈士专祠>在安庆迎江寺西,坐落着一座纪念专祠。当地人都知道,这是为纪念领导安庆马炮营起义的烈士熊成基、范传甲而专设的祠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辛亥革命纪念专祠。>>熊范二烈士专祠位于沿江东路150号。原建筑为4进3殿,今存3进3殿。专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单檐坡顶式建筑,面积约1945平方米。前殿1楼1底,辟有3门,正门镶嵌着汉白玉石门额,上刻七个遒劲有力的楷书“熊范二烈士专祠”,石额边缘浮雕云纹。左右两侧门额分别楷书“铭勋”、“建绩”。面阔20米,进深11米,殿后东西上下两侧筑长廊。经前殿穿过天井拾级而上,可至后殿广嗣殿。专祠前身系慈云阁,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建为英果敏公(英翰)祠。民国元年(1912),安徽省都督府将英翰祠改建为熊成基、范传甲二烈士专祠。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熊成基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烈士专祠坐落于什么位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熊成基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烈士专祠坐落于什么位置

    人物故居>熊成基的故居位于市区东关街附近韦家井6号,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熊成基生平所经历的革命事迹,几乎都能在这些展牌中找出。对比前一尊雕像,这尊雕像主要体现熊成基就义前大义凛然的形象。>熊成基牺牲的时候只有23岁,烈士陵园的那尊雕像,主要体现了熊成基的刚毅、坚定,以及对民族的真挚情感和一颗报国心。民国元年,安徽省都督府将英翰祠改建为熊成基、范传甲二烈士专祠。

  2. 清末民主革命者熊成基简介 他是如何成为起义的棋手的

    熊成基,清末民主革命者。1905年底熊成基参加了光复会。熊成基在会上宣布了他早已拟好的作战密令13条,决定当晚起义。全省因这次起义被牵连受害的达300人之多。熊成基得悉和他同时起义的战友们大都牺牲了,炮营队伍也解散了,他怀着惋惜而又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安庆,前往芜湖姑母家中。同盟会会员廖仲恺以及活动在东三省的其他同盟会会员如商震等人多方营救熊成基,均没有成功。

  3. 纸上山河:“太湖秋操纪念杯”里的新军马炮营队暴动

    袁世凯北洋新军参与了河间秋操和彰德秋操,太湖秋操的主要部队是张之洞的南洋新军。无独有偶,参加此次秋操的湖北第八镇,正是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部队。就在太湖秋操准备得妥当的时候,光绪与慈禧相继在11月14、15日去世。距离秋操地点太湖更近的安庆亦传来一个消息,11月19日晚安庆马炮营队官熊成基率兵起义。19日晚,熊成基带领炮营士兵攻取集贤门,但奈何六十二标二营营官薛哲临阵犹豫,延误战机。

随机推荐

  1. 佛陀——永恒的怀念

    佛陀——永恒的怀念菩提法师写作的因缘:今年八月,蒙藏慧法师的慈悲摄受,寓居于澳洲雪梨之华藏寺静修,期间专门致力于印顺导师之着作的阅读,受益良多。释尊的般涅盘,引起了佛弟子内心无比的怀念。舍利的建塔供养,本为对佛的诚敬与怀念的表示,但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不免失去造塔供养的本意,而转化为世俗的宗教行为。佛的遗体——舍利及传诵中的法与律,是不能满足人心和信仰的需要。

  2. 一句很美的短文字 我见过最蓝的天是初遇你的那一天-感人的情话

    一、当有人说喜欢我,我总是笑着说不想搞对象。

  3. 从《史记》到《封神演义》是如何将商纣王一步步妖魔化的?

    作者:刘宏宇(商纣王)正题之前,先明确:「”纣王”的称谓,肯定不对。不管「”纣”到底何意、典出何处,「”王”字,在他所处的时代,都不是今天通常理解的指代名词,而是动词。这种动词用法,一直持续到很近的近现代;用作指代名词,最早也是周朝以来的事了。所以说,如果「”纣王”就是指殷商(商朝)末世「”帝”的话,严格来讲,这个称谓是错的。经典史籍《史记》中,明确讲了他的称谓——帝辛。补充说:天下谓之纣。也有帝

  4. 贝加尔湖是康熙主动让给沙俄的?原来是为了这个

      清朝年间,新疆和东北地区一直都在发生着战乱,中国北部的沙俄对中国的领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一直都想占领这些地区,也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康熙皇帝统治时,这种战乱的局面才得到终结。  沙俄一共发动了两次攻打雅克萨的战争,康熙帝派清军抵抗。除了战争之外,康熙还是...

  5. 观音圣号感应灵迹

    我祖父年轻时吃斋,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想不到以这小小的功德,观世音菩萨竟两次救下我祖父的命,使我的祖父脱离了可怕的恶运。我祖父这时吓得大气不敢喘一口,只是不停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祖父终因念菩萨圣号,躲过了这可怕的一劫,捡了一条性命。临上船时,祖父拼命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菩萨救命。观世音菩萨竟把我三十岁的年轻力强的祖父,变成了一个白髮老头。

  6. 梦见房子漏天

    周公解梦梦见房子漏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房子漏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样做成小零食,Q弹好吃,驱寒暖胃身体好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很容易患上「”空调病”,再加上人们大量进食寒凉、生冷的食物来对付酷暑,久之,肠胃很容易虚冷。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生姜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款调味品,而且也是一种养生保健的药材,生姜辛温,有驱寒助阳、...菌消炎之功效,所以大热天吃点姜,不但可以驱寒暖胃,还对预防肠胃炎和「”空调病”十分有效。姜的味道涩涩的,还少许辛辣,

  8. 提纲挈领是什么意思?

    【拼音】tígāngqièlǐng【解释】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例子】因此便想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法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近义词】纲举目张,

  9. 朱买臣生平《汉书》(贫穷,九卿,遭诛)(二人转马前泼水原型)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西汉的朱买臣是吴县(今属江苏)人。家里很贫穷,但非常爱好读书。他不治产业,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朱买臣(左上)卖柴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各诸侯拥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朱买臣夫妻俩为逃离战乱,背井离乡逃到会稽郡富春县下涯(今建德下涯镇),见前面一条溪流,清澈透明,因唇干舌燥,忙蹲下来用双手捧水饮之,口感甘爽。他们

  10. 相生相成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iāngshēngxiāngchéng【解释】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相生相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