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登上“横滨丸”轮船,欧洲之行给梁启超等人带来了什么收获?

1918年12月初,梁启超从天津来到北京,拜谒了大总统徐世昌,与驻京各国公使进行了必要的斡旋,然后回天津做出游准备工作。 梁启超 >1918年12月28日晨,梁启超与蒋百里、张君劢、刘崇杰和杨鼎甫等人在上海登上日本邮船会社的“横滨丸”轮船,开始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欧洲之行。 >蒋百里 >张君劢 >经过四十五天的航行,他们于1919年2月12日抵达伦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厮 ... ,欧洲各地一片惨淡凄凉的景象。伦敦虽未遭兵燹之灾,但物质供应极为匮乏,梁启超等人住在一等旅馆中,每天也吃不上一顿饱饭,糖是稀世之珍,煤极缺,室中奇寒,使他们苦不堪言。 >2月18日,梁启超一行抵达巴黎。解决战后国际问题的巴黎和会正在凡尔赛宫进行。共有二十七个国家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此后,他们以巴黎为大本营,在一年的时间内对欧洲许多国家进行了考察。 >从3月7日起,他们利用会议休会的间隙,对战争期间搏 ... 最为惨烈的西部战场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由于考察团成员都是中国的名流学者,法国 ... 特派官员护送前往。他们从巴黎出发,由马仑河经凡尔登入洛林、阿尔萨斯两州,转至莱茵河右岸联军阵地,再取道比利时,循着马斯河穿越兴登堡防线,然后返回巴黎。 >军事是蒋百里的强项,战场之行给他提供了考察现代战争的大好机会。在著名的凡尔登战场,他看到遍地焦土,寸草不生,到处是弹坑,德军溃逃时遗弃的钢盔、军服、炮弹和指挥刀随处可见,战场周围遍布着林林总总的新坟,成千上万的十字架插在坟头上,仿佛在为人类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演奏着挽歌。蒋百里虽系军人出身,但也是初次直面战争的惨烈和暴虐,这使他对军国主义和军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察,对貌似强大的德国的失败原因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考察结束后,蒋百里撰写了《德国战败之诸因》一文,从历史、政略和战略等方面对德国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他的文章得到了梁启超的激赏。 >梁启超和蒋百里等人十分关注巴黎和会对于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山东的胶州湾原为德国的租借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向德国宣战,进攻胶州湾,迫使驻守青岛的德军投降。战争结束,日本理应将胶州湾归还中国,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也据理力争,但由于美、英、法等列强袒护日本,日本代表则以中日间订有密约为由胡搅蛮缠,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竟无权收回自己的国土。 >4月30日,美、英、法三国置中国利益于不顾,公然议定了巴黎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将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让与日本。梁启超义愤填膺,立即致电国民外交协会的汪大燮、林长民等人,呼吁发起不签字运动,拒签对德和约。 >梁启超等在饱览法国的名胜古迹之余,还拜会了许多政界要人和学界名流,展开了广泛的民间外交活动。在著名学者中,梁启超最钦慕的是大哲学家柏格森。拜会柏格森前,梁启超与蒋百里、徐新六彻夜翻阅他的著作,采撷要点,提出问题,做了精心准备。会见时,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成为良友。 >6月6日,梁启超与其他人赴英国考察,蒋百里则留守在租赁于巴黎近郊的一所庄园中,为考察团看护大本营。 >7月14日,梁启超等人返回巴黎,参加了法国的国庆和凯旋典礼。之后,蒋百里随团游历了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于10月7日复返巴黎。12月初,他们前往考察的最后一站——德国。 >此时的德国已今非昔比,供应短缺,物价腾贵,人们的生活极为艰难。蒋百里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柏林昔日的繁华景象已无从寻觅,德国军人的地位已一落千丈,失业人数众多,社会动荡不安。12月18日和19日,柏林的饭馆全部罢业,旅馆里也不开饭,吃饭问题闹得梁启超和蒋百里等人狼狈不堪。军国主义者穷兵黩武的结果,最终是害了国家,苦了人民。 >他们在德国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考察了著名的克虏伯兵工厂,购买了大量德文书籍。因归期临近,他们于1920年1月初由德国返回巴黎。 >1月18日,他们一行来到马赛,登上法国邮轮,启程回国。在为期一年的欧洲考察游历中,他们每个人都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杜继东:《蒋百里传》,中华书局,2018年版) 作者简介:杜继东,1966年生,甘肃省永昌县人。历史学博士,编审。 ... 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从事台湾省史、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登上“横滨丸”轮船,欧洲之行给梁启超等人带来了什么收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杜甫的老婆是谁 杜甫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杜甫爱自己的妻子,痴情,说的很对,但是,他的妻子杨氏却为他付出得更多,身为一个官家女儿,从小娇养着长大,为杜甫孕育儿女,忍受贫寒与饥饿,甚至亲眼看着骨肉在自己面前饿死,也无能为力。但是杨氏对杜甫却不离不弃,从始至终履行着身为...和人母的责任。

  2. 月公主舍宅庆云寺

    月公主舍宅庆云寺元世祖忽必烈崇信佛法,藏传佛教萨迦法王八思巴明心见性、神通具足,16岁便被封为国师。将泰兴县赐给公主为汤沐邑,还在庆云禅寺旁大兴土木,将蔡家老宅改建成了公主府。定下神来,公主细一盘算,那一天正好是在泰兴庆云禅寺为母亲启建法会的第二天,真是心诚之至,有求必应呀!驸马当然同意,立刻颁下公主手谕给泰兴县,将公主府捐给庆云禅寺,赏白银一千两用于扩建寺院,另赐僧衣僧鞋无数布施僧众。

  3.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最早是在宋朝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上提到的: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还是有其正确的思想价值的,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是否都适用而已。历史倒退个几百年,放在明末清初的历史形势下,那么这句话就再正确不过了。>所以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只是安内的...需要慎重的选择,...不当,不能安内,一乱则只会加速灭亡而已。

  4. “变性人”是什么意思?

    例如,一个变性人可能会被认定为女性,尽管他出生时有男性生殖器。有些变性人不相信二元性别称谓,更喜欢“他们”或非性别代词,歧视变性不是精神障碍。2014年的全国变性人歧视调查发现,60%的医疗机构拒绝对变性人进行治疗。此外,研究发现,64%至65%的被调查变性人在工作中遭受身体或性暴力,63%至78%的人在学校遭受身体或性暴力。对此,多个州加入诉讼,称联邦...对其权力反应过度,因歧视等因素,变性人...率高。

  5. 带有奕字的成语

    包含有“奕”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门庭赫奕——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

  6. 客厅放这种玩意,很容易穷的揭不开锅,穷三代都是必然!

    在家里的很多区域,物品摆放都是有风水禁忌的,比如我们家里的客厅,就有很多风水禁忌,如果随意在客厅摆放物品,那么可能影响家里的财运,让你穷的揭不开锅,这辈子都变穷,甚至影响后代也跟着受穷!如果在客厅内摆放有刺的植物,就会影响家人的运势。因为带刺的植物有煞气,会破坏客厅气场,让家人的运势下降。这边要提醒一下,要知道这些衣服也是很容易沾染上主人的气息的。

  7.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竹林七贤离经叛道,为何还被后人推崇?

    说起竹林七贤,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世俗脱离,明明处于一个被封建制度牢牢束缚的乱世时期,却反其道而行之,过出了属于自己的潇洒自在的生活方式。然而,为何即便他们不与天下共谋,排斥远离独揽大权的朝廷,甚至不在乎生死,做出了众多惊世骇俗的事情,也能被世人当做时代的标榜呢?

  8. “语录”开场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不成文的规定,人们说话办事必须以“语录”开场。据传,有这么两口子性格合不来,妻子拉着要到公社办离婚手续,也要以“语录”开场。

  9. 南宋岳飞为何会被 ... ?真的是「 ”迎回二圣”,惹恼了宋高宗?

    在《说岳全传》以及各种评书演绎中,岳飞被...,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主张迎回二圣,因此惹怒了宋高宗,最终被赐死风波亭。事实上,岳飞被...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其中是非对错,别说是在当代,就算是在百千年后也很难定论。

  10.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05

    哈桑在自己的客厅里睡到次日清晨。哈桑在疯人院中整整受了十天的折磨。这回第一个在他面前经过的恰好是大国王哈里发,即赫鲁纳拉德。哈桑斟满一杯,三口喝了,这才另斟一杯敬国王,说道:“朋友呀,我以奴婢的身份侍奉您,您能公平以待,您我想对欢饮吧。”大国王为哈桑的谈吐和吟诵而感动,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继而两人继续饮酒谈心。大国王哈里发欣赏哈桑的行为和性格,私下想道:“我一定想法让他进宫,陪伴我谈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