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五元钱买的实物教材数年前,我在一个地摊上挑了三块青花瓷片,卖者开价十元,我还价五元成交。作为学习古瓷的实物资料,它们给予我的启示是远远超出了五元钱的价值范畴,换句话说,我从三块瓷片上体会领悟的许多鉴赏知识,是根本无法用五元钱来衡量的。书万历款的呈色蓝中有灰,较为淡雅。第三是螭虎纹饰的形象、笔法不一样,仔细观察可见嘉靖螭虎笔法细腻,眉、眼、嘴、齿均清晰可辨。
五元钱买的实物教材
数年前,我在一个地摊上挑了三块青花瓷片,卖者开价十元,我还价五元成交。作为学习古瓷的实物资料,它们给予我的启示是远远超出了五元钱的价值范畴,换句话说,我从三块瓷片上体会领悟的许多鉴赏知识,是根本无法用五元钱来衡量的。
明嘉靖青花螭龙纹碗
明隆庆青花螭龙纹碗
明万历青花螭龙纹碗
这三块片片看似极为普通,但品味起来又特别有意思,在我眼里,它们就好像飘落的花瓣,虽然已经没有了整朵花儿的完美动人,可依然带有花儿的芳香,花儿的色泽,花儿的气韵。三块片片虽是一母所生,但具体年龄不同,体肤有异,相貌存殊。尤其是残存在它们身上的几点奇妙巧合更增添了神秘的魅力。请看:它们的器形都是碗底残片,且大小都是碗底的三分之一左右,此一巧也;它们的纹饰内容都是青花螭虎,且残留的皆为头部形象,鬃毛飞扬,怒目圆睁,呲牙咧嘴,此二巧也;它们都是明晚期制品,其釉色都是白中闪青,胎骨都是洁白致密,圈足内都是六字青花款,此三巧也。上述三巧,可谓三片“花瓣”的共性,这种共性直接或间接证明:其一,它们的产地、 ... 技术水平接近或一致,发展变革的节奏不明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止步不前;其二,它们的纹饰内容及表现形式一脉相承,连绵不断,也从侧面反映了它们诞生的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共同的风俗民情、文化观念、审美趣味等等。
当然,这三片“花瓣”也有明显的不同点,首先是款识所标明的时代不一样,它们分别为“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第二是青花的呈色不一样,书嘉靖款的呈色蓝中略微闪紫,较为明快。书隆庆款的呈色蓝中泛紫红,非常艳丽。书万历款的呈色蓝中有灰,较为淡雅。第三是螭虎纹饰的形象、笔法不一样,仔细观察可见嘉靖螭虎笔法细腻,眉、眼、嘴、齿均清晰可辨。隆庆螭虎次之,而万历螭虎笔法则粗草了许多,齿耳省略,鬃毛稀疏……正是有了这些差异,才让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年代在更具体的时间段上彼此区别开来,同时也使得我们对它们承载的局部的、多重的、个别的、零碎的信息进行深入具体的对比研究成为可能。
记得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曾说过一段话:“青花鉴定的主要 ... 是,一看青,二看花。所谓青是指青花的色泽用料;所谓花是指绘画技法、题材、内容。”反复观摩这三块瓷片的青花呈色细微差别以及纹饰笔法的细微变化,其“青”和“花”的共同与不同特征,就为我们提供了准确、具体区分它们各自时代的细节参照,使我们的鉴赏结论,不是空穴来风的主观臆想,而是建立在瓷器的“青”和“花”这一“人化的自然”的基础之上。忽又想到成语“得意忘形”,好像是说人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充实欢乐的意境时,往往会忘掉外在的举止形态。如果将此义引申到古瓷鉴赏过程中来,当我们鉴赏古瓷画片,深刻领悟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远阔的境界时,我们除了涌现美的联想之外,难道还会继续拘泥于它们的躯体是否残全的低级层面之上吗?!面对精美古瓷,仅仅局限于其躯体是否完善并以此盘算着升值盈利大小者,那是商人的投资境界;唯有忘形、忘利、忘我,痴情沉醉于瓷上难以言表的文化艺术内涵之中者,那才是真正儒雅的玩家境界。三块片片,我珍藏至今,不是因为其经济价值很高,而是缘于其有教与我。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