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百五载罗汉松讲述崇文重教故事潮安县铁铺镇石丘头村小学校园里有一棵罗汉松,备受村民宠爱。历史上几次建设规划都因保护罗汉松而改弦易辙,花木买家多次上门许以重金购买这棵罗汉松,最终都被拒之门外。现年76岁的学校门卫陈炳豪说,村里族谱记载,这棵罗汉松是1851年从开元寺移植过来的,距今154年。老人说,虽然种树与科举兴旺之说不足信,但自从种下罗汉松后,村里大兴崇文重教之风却是无假,这也许就是先民种树的初衷吧。
百五载罗汉松 讲述崇文重教故事潮安县铁铺镇石丘头村小学校园里有一棵罗汉松,备受村民宠爱。历史上几次建设规划都因保护罗汉松而改弦易辙,花木买家多次上门许以重金购买这棵罗汉松,最终都被拒之门外。提及这貌不惊人的罗汉松,村里的老人说这是他们的“镇村之宝”。 这棵罗汉松高约6米,树冠不大,远看像一把巴蕉扇伸出屋顶之上。树的外型有点独特,弯向一侧,树皮外层严重剥落,还有白蚁蛀食的痕迹,幸运的是叶子还算青翠浓密。 现年76岁的学校门卫陈炳豪说,村里族谱记载,这棵罗汉松是1851年从开元寺移植过来的,距今154年。当时学堂为了勉励学子勤学成才,在一个开元寺和尚的帮助下得到这棵树,以前都叫吉祥树,寄意是先生弟子吉祥如意,学堂越办越好。 其实这棵罗汉松之所以被视为村宝,还不仅仅是因为树龄长和名字好听,更重要的是自罗汉树种下之后,无论是昔年的学堂还是后来的学校,都是人才辈出,让当地人感到自豪骄傲。 据现年74岁的退休校长陈森岚介绍,清朝咸丰元年种这棵树后,村里十科30人中举;民国时期又出了50多个大学生,有进入水师学堂的,有黄埔军校的,也有北京清华大学;解放后,二三千人口的石丘头村考上大学的就有360多人。 老人说,虽然种树与科举兴旺之说不足信,但自从种下罗汉松后,村里大兴崇文重教之风却是无假,这也许就是先民种树的初衷吧。特约记者金利明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