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章太炎认为这个耶婆提国酒就是现代南美的"耶科陀尔"。不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沉溺于"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说的人还真不少。"另外还有些中国人以奴隶或者劳工的身份被带往美洲,西班牙王室曾经多次颂布禁令,限制从亚洲向美洲输送"亚洲奴隶"。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其实已经能够解释很多问题,本不需要"中国人发现美洲"这种假说出场。

国学大师陈汉章190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当时叫京师大学堂)教授,他教中国历史时自编教义,从先秦百家的作品里搜罗文字,试图证明欧洲近代科学里的化学物理理论,都是我国"古已有之",不仅如此,他还声称"美洲就是古籍中说的扶桑国"。 国学大师章太炎也做出了别样的解读:史载五世纪东晋高僧法显在 ... 航行,遇风漂至"耶婆提国"。章太炎认为这个耶婆提国酒就是现代南美的"耶科陀尔"(即厄瓜多尔)。 实际上,厄瓜多尔是16世纪的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后才出现的西班牙语名称,即赤道之意,耶婆提国当然不可能和千年的厄瓜多尔扯上关系。而北大教授陈汉章后来也坦白: 我明知道我编的讲义……是牵强附会,但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呢?…… ... 战争后,养成一种崇拜外国的风气,牢不可破。我要打破这个风向,所以编了那样的讲义,聊当针砭。 章太炎 历史从不温柔,但今天的人应该温柔的看待历史人物 上世纪这些学者们,其实未尝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某些东西,其实多是一厢情愿,但是面对惨淡的现实,为了提振已经低落到极点的民族自尊心,他们还是情愿营造出一些美丽的迷梦来欺骗自己。 实际上就地理和气候,从东亚前往美洲要比西欧—美洲要难得多,太平洋的宽度远大于大西洋,1492年哥伦布出海,仅仅2个月就横渡了大西洋。而到了17世纪,西班牙人从马尼拉前往墨西哥的航程在极端情况下甚至需要6-9个月,而且"没有一次航程是舒适安全的,没有一次航程可克服坏天气造成的漫长和恐怖。" 所以中国人没先到达美洲,其实真没什么好奇怪的。 现在公认的第一批前往美洲的欧洲人不是哥伦布,而是北欧的维京人,他们在公元9-10世纪就经北海前往北美大陆,并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但最后却因气候变冷不得不放弃。 从北欧前往北美相对容易许多 这就是为何现代谈到发现美洲仍然还是要提哥伦布----只有在哥伦布之后,美洲的历史才真正无间断的和世界其他区域联系在一起。 和维京人一样,就算中国人曾经发现了美洲,但既然我们现代人不能直观感受到这一行为的现实影响,那么这种发现行为终究是是意义有限的。 不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沉溺于"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说的人还真不少。 哥伦布航海长度很短 "中国人发现美洲"的学说最早起源在法国 18世纪的法国,通过传教士和清朝皇室建立了联系,1761年,法国汉学家德.吉涅(J.deGuignes),根据>就记载:1585年,对利润的渴求将中国商人带到了墨西哥,后来他们带着珍奇的货物不但到了西班牙而且又前往更遥远的国度。" 而《新西班牙的工艺美术》书中也提到"1643年前来到美洲海岸的中国商人,用精致的商品交换我们的贵金属。" 另外还有些中国人以奴隶或者劳工的身份被带往美洲,西班牙王室曾经多次颂布禁令,限制从亚洲向美洲输送"亚洲奴隶"。 根据西班牙史料,在1610年-1670年间,在美洲的华人接近六千人。在十六世纪的墨西哥城已经出现了唐人街。而前文出土"疑似中国文字铜牌的青铜女像",出土的秘鲁,其实也是明清华人的一个聚集地。 秘鲁华裔 六千华人看起来不多,但要知道当时新大陆本身就是地广人稀,这些华人必然在中美洲各国历史中留下痕迹。1867年秘鲁《民族报》就报道:一直到1866年以前,秘鲁北部有些地方的华人仍然沿用中国语言,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方式生活。 要知道武当山其实是在明代永乐年间后才变得知名。所以诸如"武当中国女神"之类的中国文化遗迹,会不会是这些明清华人留下的痕迹之一呢?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其实已经能够解释很多问题,本不需要"中国人发现美洲"这种假说出场。 关于明代中国人与美洲的关系,现代中国人知道得太少,以至于我们需要西方的史料来补充,在我看来,在这些实在的问题研究清楚之前,中国学者们不妨先认真研究美洲现有的史料,大可不必像上世纪的中国人一样,只能停留在"幻想历史"阶段。 参考资料: 历史的投影与现实的折射——关于「 ”中国人发现美洲”百年学术争议的国际政治思考 明清时代美洲华人述略——兼论中国古代文明在美洲的传播 「 ”郑和发现美洲古地图”并不可靠 「 ”古地图”八处失实_郑和发现美洲_
本文标签:中国学者中国人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