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春秋时期的大音乐家师旷曾说,国家一旦陷入这五种昏暗,没有不垮台的。,字子野,今山西洪洞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公元前572-532年)。师旷天生眼盲,所以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为晋大夫,也称晋野。他是当时晋国著名的大,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名字前常冠以「”师”字),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不仅如此,他还是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当时的人称
春秋时期的大音乐家师旷曾说,国家一旦陷入这五种昏暗,没有不垮台的。,字子野,今山西洪洞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公元前572-532年)。师旷天生眼盲,所以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为晋大夫,也称晋野。他是当时晋国著名的大,以「 ”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名字前常冠以「 ”师”字),被后人尊称为「 ”乐圣”。
不仅如此,他还是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当时的人称其「 ”多闻”。师旷虽然是乐师,可是他常常像哲人一样指点国王的国政得失,尽自己的所能,努力维持晋国的昌盛。有一次,望着师旷双目失明的样子,忽然感叹道:「 ”太师虽绝顶聪明,却是盲人,你的那个世界真是太昏暗了。” 师旷却道:「 ”也未必。
其实天下有五种昏暗,而我还没轮上其中之一呢。” 「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晋平公不禁发问。「 ”好吧,让我一件一件说给大王听吧。”师旷侃侃而谈:「 ”群臣通过行贿来博取名誉,百姓们受冤屈而无处伸张,君王对此不闻不问,这是第一昏暗。
忠臣不用,用臣不忠,蠢材高踞要位,小人压制贤明,君王对此不知不晓,这是第二昏暗。奸佞玩弄两面派来掩盖自己的嘴脸受到尊荣,贤人遭诬陷被赶走,而君王对此不觉不察,这是第三昏暗。贫穷,百姓疲惫,而君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醉心于谄谀之词而不醒悟,这是第四种昏暗。是非不辨,法令行不通,贪官污吏枉法,老百姓无法安定,而君王对此不明不白,这是第五种昏暗。
国家一旦陷入这五种昏暗,没有不垮台的。比较起来,我的昏暗不过是小昏暗,还不至于危害国家呢。” 晋平公听到这番妙论,甚是感动,决心勤于国政,力求做个有道的明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