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到嘉庆后期,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综合归纳嘉庆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胎釉:胎体洁白,但欠坚密。
[网上展馆] 清嘉庆青花瓷器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龙凤纹盒 高15.3cm 口径20.9cm 底径9.2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碗 高12cm 口径21.1cm 底径7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瓶 高17.4cm 口径5.2cm 底径6.5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蟠螭纹绶带葫芦瓶 高18cm 口径2.5cm 底径4.1x6.1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高28cm 口径3.7cm 底径8.6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螭耳瓶 高25cm 口径6.5cm 底径7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福寿缠枝莲纹扁瓶 高24.5cm 口径5.5cm 底径5.3x8cm
清嘉庆 青花福寿如意龙纹赏瓶
清嘉庆 青花皮球花纹壶 通高9.7cm 口径10.4cm 底径4.0cm
清嘉庆 青花山水人物图瓷花篮 直径19.3cm
清嘉庆 青花过墙龙纹盘
清嘉庆 青花缠枝花开光山水人物大鱼缸
清嘉庆 青花子母狮纹花盆
清嘉庆 青花花卉纹盘
清嘉庆 豆青青花福禄寿双象耳瓶 高43.5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豆青地青花花蝶纹盘 高2.5cm 口径14.3cm 底径9cm
清嘉庆 景德镇窑豆青地青花花蝶纹盘 高2.6cm 口径15cm 底径8.5cm
清代嘉庆时期的青花瓷,品种数量也不少,尽管 ... 水平上无法与康、雍、乾三朝青花相比,但作为宫中生活、陈设用瓷,其 ... 也是非常严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陶雅》一书在记述当时瓷业状况时说的“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埋没处。”就指明了这一点。
从传世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来看,其共同点是:1、瓷质缺乏坚硬感。2、釉面逐渐亮白,常见“浪荡釉”。3、小件日常生活用瓷多,大件陈设瓷、创新器物少。4、纹饰除了继续采用传统的龙、凤、缠枝莲外,寓意吉祥喜庆的图案大量出现,取材于动、植物的谐音,艺术格调不高,对于一些植物花卉描画,看不到深浅浓淡、层次变化,显得过于简单草率。
嘉庆时期(1796-1820)共25年,清代社会经济历经康、雍、乾盛世开始走向衰落,受财力影响,景德镇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大为缩减,许多成本高的瓷器不再烧造。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还是有较高水平。到嘉庆后期,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
综合归纳嘉庆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胎体洁白,但欠坚密。釉面白中泛青,细腻润滑,釉层薄的偶见”波浪釉”,器物足根呈尖状。
二、青料:使用国产浙料绘制花纹。嘉庆早期青花色泽稳定,浓重鲜艳,少有晕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浆胎青花,所占数量不多,嘉庆后期青花开始出现 ... 、浅蓝和飘浮的现象。
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器种要少得多。
三、造型:嘉庆青花的造型继承乾隆风格多,变化创新式样少,日常生活用瓷多,大型陈设瓷少,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四、纹饰:嘉庆青花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青花的影响甚为明显。绘画技巧上,随形变化,笔法纤细、流畅,构图由繁缛逐渐变为疏朗,工笔多于写意。主要有:缠枝莲、勾莲、把莲、折枝花、三果纹、团花、缠枝牡丹、八宝、八宝勾莲、缠枝葡萄、海石榴、梅花、鱼藻纹、八卦云鹤、荷花、松竹梅、花蝶纹、蝠寿纹、云龙、云凤、飞凤、双凤、龙凤穿花、龙八宝、梵文、回纹、开光诗句、异兽、璎珞纹、葫芦纹等。其中以龙、凤纹和缠枝莲纹最多。
五、款识:嘉庆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多写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嘉庆晚期青花多写楷书款,有四字和六字,字体工整,结构严谨,整体上看是以篆书款为主。民窑青花草、篆流行,但写法极草率、减化。仿明代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后者居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