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网上展馆] 中国吉祥图饰汇展

[网上展馆] 中国吉祥图饰汇展

安居乐业-刺绣

八仙庆寿-玉器

吹萧引凤-陶瓷

瓜瓞绵绵-玉器

瓜瓞绵绵-木雕

和合二仙-玉器

华封三祝-玉器

金玉满堂-陶瓷

金玉满堂-玉器

刘海戏蟾-绘画

刘海戏蟾-竹雕

刘海戏金蟾-陶瓷

龙凤呈祥-玉器

南极老人-绘画

南极星辉-陶瓷

青云得路-陶瓷

三羊开泰-玉器

狮子滚绣球-陶瓷

石上大吉-绘画

五蝠伴月砚

绶带鸟-玉器

松鹤寿星-陶瓷

送子观音-玉器

岁寒三友-陶瓷

太平有象-玉器

桃花鸳鸯-绘画

天官赐福-木雕

喜鹊登枝-陶瓷

喜上连连-玉器

喜上梅梢-陶瓷

喜上枝头-刺绣

相思鸳鸯-陶瓷

一团和气-绘画

渔翁得利-玉器

鸳鸯同寿-玉器

钟馗接福-绘画

                     (主持:苡仁)

   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构造,是中国民俗之树的躯干;丰富多采的吉祥图案,就是蒂结在它枝头上的缤纷奇葩。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的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在那时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以图腾的形式出现。而后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瓷器等方方面面,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它渊源久远,内 涵丰富,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对此有个疏解:“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试以这条疏解来说明众多吉祥纹图的生成,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用来表达求吉驱凶观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颂的。反过来讲,就是许多吉祥纹图的题材和构图,都有“福善之事”和“嘉庆之征”作为创作的素材。

  吉祥纹图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在于它具有避邪、驱邪、祈求与祝贺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具有“象征”的本质特征,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比用直接了当的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善于用具像物品表达抽象概念是中国传统吉祥纹图的特征之一,比如一只悬丝垂荡的蜘蛛,蕴含着喜事临门的祝福;五只嬉戏窝旁的小鸡,寄托了对子弟成材的祈盼;一对双栖双飞在梅花与竹枝间的绶带鸟,是对夫妇恩爱、白头偕老的赞颂,等等。

  一个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正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本期网上展馆在陶瓷、绘画、玉器、杂件等栏目收集了中国各类吉祥纹图,再一一配以说明,作为一份宝贵资料提供给大家。

  安居乐业: 唐高宗麟德三年(666)初春,高宗李治与皇后武氏一同去泰山行封禅大礼,路过郓州(今山东菏泽一带)时,高宗得知有户姓张的人家,祖孙父子叔侄兄弟同居,已历九世,高宗决定亲自去取经。老翁给他写了一百个“忍”字,高宗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后人据此史实,绘成九只鹌鹑嬉于几丛菊花间的图画,以“鹌”谐“安”,以“菊”谐“居”,九数寓九世之意,图名就称“九世同居”,用作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也有画一只鹌鹑栖于山石菊花旁,地上有一些落叶,以落叶谐音“乐业”,寓意“安居乐业”。

  八仙庆寿: 八仙的故事,远自唐代起即在民间流传.“八仙庆寿”图所展示的,就是众仙会集松柏台上,仰望云间、口颂祝词的情景。此图便在寿庆场合使用,除明示寿星得八仙祝吉可获无疆之寿的祥瑞外,图中的松柏寿石、仙禽蟠桃、祥云瑞霭等景物,在传统民俗文化里均有祝寿的涵义。此外,民间又有将八仙各自的法宝予以特写,并组合为形式不同之装饰形图案的习俗,称“暗八仙图”,缘其象征意义而广受青睐。

  吹萧引凤: 春秋时代,秦国国主秦穆公有位爱女,小名弄玉,不仅如花似玉,还擅长吹笙,自成音调,声如凤鸣。在她十五岁那年,一天晚上在恍惚中看到有一少年飞到她所在的凤台上吹奏起萧来,并告诉弄玉他住太华山中。此后弄玉茶饭不思。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少年,弄玉的病不治而愈。从此,弄玉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伉俪应和,情同胶漆。某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将他们接引上天成了仙。原来这少年是上界的乐仙,名叫萧史。因为同弄玉有夙缘,所以借萧声作合。这段传说,导引出“乘龙快婿”、“神仙佳偶”、“吹箫跨凤”等一系列婚姻赞词,根据这个题材绘成的瑞图,就是对美满婚姻的期盼。

  瓜瓞绵绵: 来源于《诗经》中的《绵》,其首句“绵绵瓜瓞”四字,成为一种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画的名称。瓞即小瓜,瓜瓞绵绵的涵义为瓜始生时常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传统的《绵绵瓜瓞》图式有两类,一类是瓜连藤蔓枝叶,另一类还加上蝴蝶图案,取蝶与瓞同音。此图清代尤多。

  华封三祝: 《庄子·天地》载:唐尧巡游到华地(今陕西华县),华地封守者祝颂他长寿、富有、多子。尧对他说:“多儿子则多惧,多富则多事,多寿则多辱,三者皆无助于德性的培养,所以我全不要。”当然这是传说中圣人的回答,而在民间这三种祝愿都是最美好的。因此,人们遂以“华封三祝”为祝颂多富多寿多子孙之辞。亦有据此典故绘成图案的,通常是以竹或天竹谐一“祝”字,配上其它两种吉祥花卉,凑成“三”数来表达涵义。另外,还有一种用佛手、桃和石榴组合的“福寿三多”吉祥纹图,也含“三祝”之颂,以“佛”寓多福,以“桃”寓多寿,以“石榴”寓多子孙,亦称“三多图”,清代时最为流行。

  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通常画一盆盛开的团花,象征繁花似锦,寓意吉祥。

  刘海戏蟾: 刘海是五代时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平时好谈性命,钦崇黄老。后得八仙之一钟离权的点化终得大悟,由纯阳子吕洞宾度为神仙。他曾化名阿保投佣一富商,实际是为寻从他那里逃走的一只三条腿蟾蜍。“刘海戏蟾”的瑞图,实际上是把“刘海耍金钱”与“刘海戏蟾蜍”这两个故事揉合在一起,绘成刘海手执串有金钱的彩绳在逗弄一只三腿蟾蜍,所以此图亦可称作“刘海耍钱”。刘海便俨然成为财神的替身了。

  龙凤呈祥: 龙凤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合成两者形象的“龙凤呈祥”,则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图饰。传说虞舜即禹位后,广开视听,求贤辅政,教民稼穑,推广教育,倡导礼仪,改善风化。又命夔为乐官,谱曲制乐。三年后,天下大治,夔也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大喜,会集百官,亲自演奏。俟弹至九招时,只见金龙彩凤腾云驾雾而来,翻飞彩翼,回环逶迤。曾辅佐为唐尧的老臣苍舒兴奋地说:“这是龙凤呈祥呀!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自 ... 开天辟地以来,龙飞凤舞,代有见闻。但是万象明德,龙凤双呈,还是一头回哩。”从那以后,龙凤呈祥使成了祝颂国泰民安的同义语。

  南极老人:北宋的皇帝,大多酷信道教。一日,一仙翁之态的老道士出现在街头。宋英宗赵曙想知道自己有几多阳寿,便召道理人进宫。然老道对皇帝的提问笑而不答,却向皇帝讨酒喝。喝了七斗不到便告醉辞去。翌日,司天台禀告:昨观天象,见南极寿星飞临帝座,未知陛下察觉什么征兆?宋英宗恍然大悟。这件奇事被记载在宋人所著《见闻录》中,当时人偷偷绘下的老道模样,则被认定为寿星的真容;并据此画成了祈祷长寿的吉祥图。图中的梅花鹿、蝙蝠等物,以谐音象征“禄”和“福”,表示长寿而后多福存禄。在古代中国的星宿说中,寿星别称南极老人星,故寿星瑞图,也叫“南极老人”、“南极仙翁”或“南极寿星”。

  青云得路: 古人司马相如《子虚赋》有句:“交错 ... ,上干青云”。《史记.范为唯蔡泽传》亦有:“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句,故古人以“青云”谓之高处,指代高官厚禄。明清时常有小儿放风筝的图案,就是暗指得以升官发财。

  三羊开泰:《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按八卦以“一”与“‐‐”符号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其名曰:乾(三阳)、坤(三阴)、震(上二阴下阳)、坎(上下阴中阳)、艮(上阳下二阴)、巽(上二阳下阴)、离(上下阳中阴)、兑(上阴下二阳)。三羊开泰即源于此。三羊喻“三阳”,是乾卦,阳盛之极,寓意万事兴旺,吉祥如意。

  狮滚绣球:据《宋书·宗慤传》记,元嘉二十二年,南朝宋与南方林邑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宋军先是所向披靡,锐不可挡。后来林邑国派出了以大象为坐骑的军队,驰骋沙场,来往无碍,宋军根本抵挡不住。宗慤想到狮子之威足以镇百兽,于是命大家雕刻木块,制成狮子头套和面具戴上与“象军”对阵。果然卒获全胜。往后狮子在人们心目中就有了压邪镇凶的作用,最终化为看宅门的石刻。与此同时军队创制了狮子舞慢慢流向民间,于是再演绎为舞狮子送祥瑞的习俗。俗信认为“狮子”顺利咬住封包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所以又有: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

  石上大吉:一只大红公鸡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状,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的作品之一。传说尧在位时,常有恶虎下山,妖魅出林,肆虐为害,百姓视为莫大祸患。后来一支国献来一种“重明鸟”,别称“双晴”。形状和普通的公鸡一样。奇特处在于它疾恶如仇,能奋翮翻飞,激喙扬爪,专门搏逐猛兽妖魅,使它们不敢造孽。然而重明鸟并不常出现,于是有人仿其形,刻制木鸡,置于门户或屋顶上,居然也能起到吓退妖魅类的作用。鸡能避邪也能致吉,旧时民间婚俗迎娶时,男女双方都分别备大公鸡和肥母鸡一只,称作“吉人”,意为祝福新人吉祥如意;作为镇宅之用的公鸡所以要立在一块石头上, 也是循此方式,以“石”谐“室”,即为宅室迎祥的意思。

  齐梅祝寿:梁鸿是东汉时的学者,表字伯鸾,家居平陵(今咸阳市西北)。以贫寒不失志节闻名乡里。其妻姓孟,夫妇一同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皇帝听到了梁鸿的名声,派人征聘他入朝为官。梁鸿不愿,又偕孟光去南方隐居,借住在人家堂下的偏屋内,靠替人舂谷为生。最使邻居们感佩的是,每当梁鸿舂谷回来,孟光已做好饭菜放进食案(一种有脚的托盘),并恭敬地举至眉前,献与丈夫。佳话传开,“举案齐眉”便成夫妻相敬的代词。往后,人们再据“举案齐眉”的故事,绘成一对绶带鸟双栖双飞在梅花与竹枝间的”齐梅祝寿“瑞图,以双寓“齐”,以梅谐“眉”,以竹谐“祝”,以绶谐“寿”,寓意是夫妻恩爱相敬,白头偕老。在中国的明、清两代青花瓷器中常见此图,通常人们都把它称之为“花卉绶带鸟纹”,而实际上应是本典的含义,应注意。

  松鹤寿星:松树与鹤,俱为常见之物,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则各具神异禀赋。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据说寿过千年的松树,所流松脂会变为茯苓,服者可得长生。鹤则称“百羽之宗”,据说乃凡人登仙后所化。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后可化鹤,遂有“千岁之鹤依千年之松”的说法,将松与鹤联系起来。类似故事在《西京杂记》等书中亦多有记载。瑞图“松鹤长春”即据此来,也可绘一高龄老人站于松树下,旁边站着一只鹤。此图除用为向高龄夫妇祝颂双双长寿外,也泛作飞升登仙的象征。

  送子观音:古时的洛水,河宽浪急,常有摆渡船被风浪涡流卷翻的灾难发生。观音大师知道后,决意为人们在洛河上造起一座桥。为了筹钱,他想出一个办法:化装成一个美貌的船姑替人摆渡挣钱。王孙公子慕名而来,向她求婚。大师灵机一动,说谁把银元宝扔在她身上她就跟谁。其中一个叫韦陀的小后生在吕洞宾的帮助下把钱掷在了观音大师身上。大师为守信用,只好把这个小后生带回普陀山,安置在莲花宝座的对面,做一对永不拜堂的望门亲。吕洞宾知道后又来找乐,问韦陀何时能吃到他老婆的红蛋。观音这才知当初是吕洞宾在其中搞鬼, 于是又好气又好笑的说:“只要你日夜向我磕头颂经,我包你老婆请你吃红蛋!”此话被烧香的听见了,一传十,十传百,结果许多求生孩子的人都来向观音祈愿,还绘成“送子观音”祝祷。

  岁寒三友:北宋时,大文豪苏轼遭当道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苏轼初到此地,心情很苦闷。为了解闷,也为了生计,他向黄州府讨来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他在这块地里栽了各种作物,不久又筑园围墙,造了一座房屋。在园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有一次,黄州知府来看望他,问他是否觉得太冷清,苏轼手指院内的花木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雪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知府听后肃然起敬。“岁寒三友”图案,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经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了吉祥的象征。

  太平有象:相传禹在位时,改国号为夏,定都安邑。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一日有人报告在舜帝葬墓有灵异出现:白象在琢前刨土,彩雀又衔土堆坟。老臣告诉禹说此雀名叫凭霄,能反形变色,衔土积埠,风化为珠,服之可得长生。白象耕土,则是天下太平的瑞应,为可喜可贺之兆。禹大喜,即命在当地为象立祠,奉为鼻神。嗣后帝王以白象作歌颂升平沿袭成俗。落实到瑞图上,通常是画一白象驮着一只古瓶,也有画一只象形宝瓶的。另外,还有画一白象驮一盆万年青,或披万字纹样,则称“万象更新”。

  天官赐福:相传在北海岛上有块当年元始天尊修炼灵胎时遗留下的仙骨。星移斗转,这块仙骨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居然修炼成人形,并与北海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的法力日日增加,并为救老百姓与他们的外公作对。玉皇大帝知道他们是元始天尊的骨血后忙召他们去讲和,并许诺给他们加封神位。消息传到下界,老百姓盖起了三官堂,时时祀奉,以求三尊神祀全力行使为他们赐福、赦罪和解厄的职能。其中以想求天官赐福致祥的原望最为强烈,于是便生出了“天官赐福”的吉祥图案。画中的天官,或怀抱如意以示称心遂意,或展示上写“纳福迎祥”等字样的条幅,通常又添绘一只蝙蝠飞翔在上方,表示天降吉祥,赐福人间。

  五蝠伴月:砚之右上琢月池,精刻祥云五蝠展翅, ... 自然,线条流畅细腻。“五蝠捧月”是清代最为常见的吉祥题材,在民间工艺制品上随处可见。

  喜鹊登枝:相信鹊能报喜的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在民间流行。唐朝时有关的兆验故事便广泛传播。张鷟的《朝野佥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贞观末期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长期以来,人鸟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狱,令他倍感痛苦。突然一天他喂食的那只鸟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三天后他被无罪释放。有这些故事印证,画鹊兆喜的风俗大为流行,品种也有多样: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喜上连连:参考“喜鹊登枝”

  喜上梅梢:参考“喜鹊登枝”

  喜上枝头:参考“喜鹊登枝”

  相思鸳鸯:此典来自《搜神记》里一则叙述鸳鸯相思的民间传说。古代宋国有叫韩凭的人,娶何氏为妻,夫妇恩爱,生活美满。然当时的国君宋康王好色而残暴,他听闻何氏貌美,于是把韩凭抓进监狱,霸占了何氏。两夫妇均不堪忍受如此耻辱,双双先后 ... 。何氏死前请求将她与韩凭合葬一穴,令宋康王恼羞成怒,下令让他们分葬。孰料一夜之间,两座坟墓边各长出一棵梓树,几天便两树合抱对向拱屈,枝叶交错,构成一片浓荫。更奇怪的是从两墓穴里各飞出一只雄雌鸳鸯,双双栖息在梓树上,朝夕比肩,交颈而鸣。人们根据这个传说绘成了“鸳鸯双栖”,表达人们对夫妻相爱、至死不渝的歌颂与赞美。类似题材的吉祥图案,尚有鸳鸯并游荷花前的“荷花鸳鸯”以“荷”谐“和”,祝福夫妇和睦;鸳鸯卧于莲叶上的“鸳鸯同心”,以藕心通连比喻夫妇同心,相守偕老。

  一团和气:传说北宋著名学者程颢,一晚在佛寺偶尔从一尊佛像肚内得到一篇讲修炼的丹书。他照书所示,修炼不懈,不久便有返老还童、体放光华之相。有人说他坐同一尊泥塑佛像,待人接谈,慈眉善目,浑是一团和气。后人据此传说,把程颢画成一个童子打扮而面目亲善的团形人像,双手展示一轴象征着业已失传之“丹书”的纸卷。纸上书写“和气生财”或“和气吉祥”、“宝聚财丰”等字样,以此为企盼吉祥、和乐、圆满、生发的瑞图。

  渔翁得利:此图的出典,在《战国策》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故事。它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商家重利,自不待言,而侥幸利尤为所欲,于是“渔翁得利”便成了他们的祥瑞,是做生意人通用的吉利图案。

  鸳鸯同寿:参考《相思鸳鸯》

  钟馗接福:据《梦溪笔谈》、《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赴骊山检阅 ... 演习回长安后,身体状况欠佳,旋发作疟疾,有热无寒,持续一个多月时间。御医和巫士费尽心机,全不见效。后梦到终南山的钟馗捉了一小鬼走,疟疾霍然而愈。于是下令将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连同此图由来因果,广颁天下。让大家都在岁暮除夕时贴在家门上,“以祛邪魅,益静妖氛”。自“钟道捉鬼”后,还衍生“钟馗接福”、“钟馗斩妖”、“钟馗出行”、“钟馗嫁妹”等其它多种“钟馗系列图画”也一概作驱邪禳解用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上展馆] 中国吉祥图饰汇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古代中国两大绝密技术为何会被盗?

    「”丝绸之路”,是一条陆地交通线,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陶瓷之路(TheChinaRoad)”,是一条海上航线,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当时,中外通商,依赖这条海上大动脉。瓷器跟丝绸不一样,怕碰,易碎,最适合海路,因此,「”陶瓷之路”,又称「”海上丝绸之路”。工业革命来临之前,中国贸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最牛气的,莫过于丝

  8.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9.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劝人开心的名言

    上帝的爱,表露于人的性灵中,使他能达到人类道德完美的境界。——司汤达14、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塞内加28、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来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德谟克利特31、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

  2. 历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历史上的今天::1776年3月12日1776年的今天,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当地报纸刊登了一则公告,承认妇女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通知上写着:是为了照顾那些在国家的事业中可能受伤的人而必须采取一切可以想象的措施,并敦促我们向我们仁慈的女士致意,帮助我们用亚麻布和旧床单给我们铺绷带。张贴的账单那天晚上出现在全城各处阅读:“我们国家的自由事业包括我们所有人。”妇女用她们的护理技能帮助这一事业,但这并不是

  3. 1个男人和他4位妻子的故事 读后让你恍然大悟

    商人的第一个妻子是个十分忠诚的伴侣,为照料整个家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尽管第一位妻子深深的爱着商人,他却不爱她,几乎忽略了她。第四位妻子丢下这句话扬长而去。第三位妻子回答。商人抬头一看,是他的第一位妻子。

  4. 太虚观的木井

    可是,在长春真人的故乡——栖霞县滨都里,偏偏保留着一口叫作“木井”的井。翌日吃罢朝饭的工夫,不论是来这干活的,还是来这看热闹的,全不约而同地聚到了古井四周围。这阵,也只有这阵子,大伙才看清是根两抱粗的木头,冒出井口足五尺。完工之日,金章宗御赐观名为“太虚”。可是,当初还缺两支梁,太虑观能够顺利盖起来,也是颇难猜准的。倒是木井的故事,一直流传着,越传越神。

  5. 然糠照薪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ánkāngzhàoxīn【解释】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例子】无【相关】百度“然糠照薪”

  6. 老僧途经屠宰场时忆起前世为猪 讲述两世经历

    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椒盐内阁学士汪晓园先生说:有位老僧路过屠宰场时,忽然泪流满面,好像很伤心的样子!人们觉得奇怪,询问他为何如此?老僧说:“说来话长啊!我能记得前两世的事。我早先一世是个屠夫,活到三十多岁就死了。亡魂被几个鬼卒绑了去,冥王责斥我从事屠...邪业,罪孽深重,令鬼卒押我去轮回受恶报。当时,我就感觉恍惚迷离、如醉如梦,只觉得全身热得不可忍受,一会儿又忽然感到清凉,转眼之间,发现已降生

  7. 论明代的幛同

    明代孟思《孟龙川集》卷七“幛词”,其篇名只云“词”,无“幛”字,如《贺魏安峰赴召词》、《送杨四泉明府赴召词》等,同时本卷中又收录有“词”六篇。可见孟思对幛词文体归属的理解,同样侧重于“词”而非四六文。

  8. 海龙王信仰的形成和特征

    海龙王信仰的形成与龙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海龙王信仰的形成有诸多原因。由此可见,到先秦时海龙王的雏形已初步形成。很明显,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推广,有关龙王的信仰和事迹迅速在我国传播,在广大佛教徒的心灵中产生极大的惊震和反响。

  9. 曹操之字曹冲简介 历史上的曹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由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三岁。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谥「邓哀候」,追加...

  10. 关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关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总体而言,关胜是一个有胆识,明事理,重义气的人。关胜作为《水浒传》中一个笔墨浓重,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的角色,关胜的人物性格特征也是愈渐分明的。关胜作为一个北宋年间的蒲州巡检,自然是深受中国古代的根深蒂固儒家思想的熏陶与影响的,他的心中总也是保持着一股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