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南定”白瓷窑口简说“南定白瓷”,是指宋室南迁后所烧的定器,简称“南定”。在中国古陶瓷白瓷体系中,“南定”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亮点。因为看到的是实物,出乎意外的是“南定”瓷的任何一件日用品,胎体都十分轻薄,有的小碟几乎薄如一张纸。除此外,吉州窑的大部分仿定器,口的部位均镶包有铜质、银质或银质镏金薄片。南宋时,民间常用的白瓷,大部分来自于以上二窑。
“南定”白瓷窑口简说
“南定白瓷”,是指宋室南迁后所烧的定器,简称“南定”。在中国古陶瓷白瓷体系中,“南定”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亮点。在解读“南定”时,若光从“南定”名字上讲,他就包含有二层意思:其一,是指地域上的差别;其二,是指时间上的差别;在确定“窑口”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特指景德镇一个窑,也有泛指南方地区的窑。
吉州窑仿定器,非常近似于“北定”,是“北定”的翻版。我所找到的一些碗、碟,从造型到印、刻花纹饰,在“北定”样本中都能对上号,尤其是工艺、花口、底足、芒口镶包金属薄片与“北定”如出一辙。因为看到的是实物,出乎意外的是“南定”瓷的任何一件日用品,胎体都十分轻薄,有的小碟几乎薄如一张纸。处于好奇,挑选一只直径14厘米的碟子,重量只有70克;一只直径16厘米、高7厘米的碗,重量只有90克。如此薄的胎,其它窑口还没有发现过。我们知道,吉州窑的胎较粗松,要拉薄胎是很困难的,而吉州窑仿定器能拉出如此薄的胎,实属不易,这是一大特色。除此外,吉州窑的大部分仿定器,口的部位均镶包有铜质、银质或银质镏金薄片。笔者所采集的标本,几乎只只均有,虽然材质已发黑,但金黄色还能见,如果是一般大路货,大有不必如此重金包装。
吉州窑普遍是施满釉(除芒口外),但是采集的标本中有两种情况书中没有见到过:第一,碗的底足,足墙平切,足内光滑均无釉;第二,碟的底足,足墙更小,足内用刷釉 ... 施满釉,底足处理是两种不同的 ... 。
吉州窑仿定器与“北窑”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是缺点,就是釉色普遍泛米黄色,没有“北定”那么白,也没有泪痕,且在釉面上发现有细小的呈上下变化的兵裂纹。其次是,烧结温度不高,瓷化程度差,声音不够清脆,有发闷的感觉。但是,有一些精细小碟、小盏,发色十分到位,加上纹饰相似,几乎可以与“北定”乱真。
吉州窑和景德镇窑在南宋时成功仿烧出“定窑”,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南宋”既指以上二窑,而不仅指景德镇一个窑。从采集的标本中,吉州窑的仿定瓷要远远大于景德镇窑。南宋时,民间常用的白瓷,大部分来自于以上二窑。当然,这只是从松江老城采集的标本中得出的结论。在渣土中还捡到南宋钱币,这是给这批“白瓷器”断代的极好参考物,证明就是在这一年生产的。
虽然“南定”白瓷受当地资源如瓷土、燃料不同的限制,没有达到类银似雪的效果,但“南定”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白瓷”,以轻薄的胎体、滋润的玉质感、娟秀的纹饰和贵重的金银包装证明它是南宋时期值得重视的一个品种。这点,因唤起收藏界对其认识和注意。
来源:网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