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吕不韦深谙「”尚贤为政之本”的道理,作为一国之相,他深知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吕不韦所处的时代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吕不韦以政治家的眼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得贤人与得天下直接联系起来,从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尚贤的重要性,他在《吕氏春秋》中写道:「”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吕不韦深谙「 ”尚贤为政之本”的道理,作为一国之相,他深知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吕不韦所处的时代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吕不韦以政治家的眼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得贤人与得天下直接联系起来,从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尚贤的重要性,他在《吕氏春秋》中写道:「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 「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 要求国家的统治者把尚贤作为基本国策。吕不韦的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显示了他对人才的推崇。认识到贤才的重要性是任用人才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一个「 ”察贤”的过程,即正确地识别人才,这是重视和任用人才的前提条件。
对此,吕不韦借助《吕氏春秋》提出了「 ”察贤”的三个标准。首先,《吕氏春秋》使用了许多概念,如圣、贤、士、能等,从这些概念看,吕不韦心中的「 ”贤人”都是一些品德高尚的能人,也就是德才兼备之人。其次,《吕氏春秋》指出:「 ”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
” 吕不韦将心志、做事、功劳三者作为举人之本,这个标准把德才兼备具体化了,延伸到了做事的能力和政绩等。第三,《吕氏春秋》明确地提出了「 ”八观六验”和「 ”六戚四隐”的内观和外观标准。所谓「 ”八观六验”,就是「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具体意思是: 1.在他通达、过着很顺利的日子时,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2.在他显贵、发达时,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3.在他富贵时,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
4.在他听取意见时,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5.在他闲暇无事时,要注意看他有什么喜好和嗜癖。6.在与他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7.当他贫穷时,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
8.当他处在 ... 阶层时,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以上是「 ”八观”的主要内容。1.当他高兴时,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开放。2.当他快乐时,要看清他的癖好。
3.当他发怒时,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4.当他恐惧时,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5.当他哀伤时,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6.当他处于苦难当中时,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以上是「 ”六验”的主要内容。除了「 ”八观六验”,吕不韦还说:「 ”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
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汗无之而非是。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所谓「 ”六戚四隐”的标准就是: 鉴定一个人的品质,除了要有以上标准之外,还要听取他六类亲戚、四种接近他的人对他所作的评价。六类亲戚是:父、母、兄、弟、妻、子;四类接近他的人是:朋友、老相识或同事、乡亲和邻居。
这些人代表了他不同时间、生活侧面和生活空间内对他最为熟悉的群体,所发表的看法和见解也必然是最为客观、全面而公正的。综观以上三个识人标准,标准一是综合的理性标准,核心即德才兼备。标准二是理性标准的具体化,侧重于标准的具体操作。标准三是从内、外两个不同方面识别考察人才,侧重于 ... 论。
应该说,这三个标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考察体系,吕不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提出按照这一标准体系识别考察人才,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其实现在企业的人才标准也无外乎以上三点,只不过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比如之前摩托罗拉的5个E: 1.Envisio 远见卓识:对科学技术和公司的前景有所了解,对未来有憧憬。2.Energ 活力:要有创造力,并且灵活地适应各种变化,具有凝聚力,带领团队共同进步。
3.Execution 行动力:不能光说不做,要行动迅速、有步骤、有条理、有系统性。4.Edge 果断:有判断力、是非分明、敢于并且作出正确的决定。5.Ethics 道德:品行端正、诚实、值得信任、尊重他人、具有合作精神。这几点就充分体现了德才兼备、行动与思考并具,从不同方面进行考察的思想。
古语说:知人善任。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了解一个人,就无法决定能否对他委以重任。只有了解了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的能力和作用,或者识破一个奸伪之徒的本来面目,避免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正是由于了解人才、选择人才是关乎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人才管理上,现代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借鉴吕不韦的「 ”察贤论”,掌握科学的识人 ... ,凭此获得更多真正优秀的人才。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