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明哲保身成语故事_成语“明哲保身”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明哲保身”哲:事理。明哲:通达事理,即明智。这则成语本意为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是个褒义词。而现在一般用作贬义,指为保全个人利益而不要原则的处世态度。 这则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既明且哲,以...
明哲保身成语故事_成语“明哲保身”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明哲保身”哲:事理。明哲:通达事理,即明智。这则成语本意为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是个褒义词。而现在一般用作贬义,指为保全个人利益而不要原则的处世态度。
这则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尹吉甫是周宣王的一名大臣,原名兮甲,字伯吉甫。由于他担任尹一职,后人称他为尹吉甫。
当时西周常受到一些异族的骚扰,宣王就派他和另一名叫仲山甫的大臣去讨伐。二人合作得非常愉快,齐心协力,共同御敌,巩固了周王朝的边疆,功绩卓著。在合作过程中,尹吉甫发现,仲山甫这个人非常有才能,对君王特别忠心,因而对他很佩服。
后来,宣王命令仲山甫到齐地筑城以抗御外族。仲山甫虽然知道齐地的条件很差,但他还是欣然受命,立刻前往。临别之时,尹吉甫写了一首叫《民》的诗赠给仲山甫,对他的德与才予以赞扬。
上面提到的就是其中的四句。这个本来为褒义的词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成为贬义词。 *** 在《反对自由主义》中用的“明哲保身”就是一个贬义词。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