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世纪70年代越南暴力反华罪证

  1979年7月21日,大批进入我国边境的越南难民,贫病交加,景况凄惨。这是我国医务人员正在抢救85岁的难民林朝华。

  越南排华运动过程

  越共政权的华侨政策与中越关系几乎是同步演进的,1965年之前是中越同志加兄弟的黄金时期,越共政权基本上能按照1955年 *** 和越共关于华侨问题达成的原则协议,对华侨入籍问题完全听其自愿,并给予所有华人与越南人同等的权利。1965年以后,中越关系暗流涌动,越共政权开始推行“越南化”政策,对华侨进行了各种限制。越南统一是在越华侨处境极端恶化的开始。

  1975年8月30日,越南当局强令出版多年、为宣传中越友好做出了贡献的河内中文报纸《新越华报》停刊,许多华侨编辑人员被解雇,该事件成为越南采取歧视、排斥华侨的先声。之后排华运动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5——1979年间排华运动不断升级的阶段,1979——1986年间排华运动起落不定,但总体上趋于缓和的阶段。

  在第一阶段,越南当局采取了多种手段,驱赶北方华侨,迫害南方华侨。迫害南越华侨成为越南方面首先采取的反华排华活动。一是政治上压制华侨。1976年2月,越南在南方人口普查和选举国会代表时发布一项决定,强迫越南南方的华侨一律按照吴庭艳统治时期强加于华侨的国籍进行登记,这实际上是越南方面完全无视自己曾经对吴庭艳政权华侨政策的谴责,完全否定了自己过去执行的华侨政策。二是经济上铲除华侨的影响。越南当局通过前后三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兑换货币、接管华侨社团的产业、向输出的难民索取财物、封闭所有银行,冻结或没收存款,封闭所有进出口和贸易公司等方式几乎将华侨赶出了整个越南经济圈,达到了其铲除华侨经济影响力的目的。越南在南方实行迫害华侨的政策后,又于1976年开始驱赶越南北方的华侨。1977年初,越南开始实行“净化边境”的措施,起初是强迫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华侨向越南内地迁移,后来干脆将大批华侨驱逐出境。越南当局通过种种手段,到1977年底,就有4万多华侨被驱逐回中国。1978年中越关系趋于明显恶化时,越南更是采取各种手段大规模地驱赶越南北方内地华侨,据不完全统计,被越南当局驱赶到中国境内的华侨和越南公民超过20万人。此外,越南当局还对党、政、军部门的华人实施大清洗。

  第二个阶段(1979——1986)的排华运动具有摇摆性和自相矛盾的特点。排华运动具有巨大惯性,在打击华人华侨的同时也威胁到越南的国计民生,因此,这阶段越南排华有所收敛。但越南当局并未对其反华政策做根本性改变,因此其排华运动也就无法终止,而只是呈现出起伏不定的态势,但总体上已自 *** 跌落并逐步趋缓。如1982年10月越共中央书记处的“第10号指示”改正了此前的错误,规定华人可被视为公民,有从事商业、运输、印刷、加工、文化、信息等行业及办学的权利;但不到一年,1983年9月的越共中央政治局“第14号条例”又取消了华人的上述权利,并规定已实施者应予停止和整治。此后一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召开前夕,当局的歧视和排斥华人的政策未再有大的变化。

  (一)中越国家利益冲突,两国关系恶化

  1975年至1986年是中越关系从同志加兄弟转向兵戎相见,从意识形态主导转向国家利益至上的嬗变时期。1969年(胡志明逝世)之前,中越两国关系主流是意识形态主导,这一时期中越两党两国大力弘扬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两党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志加兄弟。这一时期越南面临统一南北和恢复与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中国对越共 *** 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越共 *** 也非常需要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越共 *** 采取了较为友好的华侨政策,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对华侨入籍问题完全听其自愿,并给予所有华人与越南人同等的权利。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两国关系的分歧不断发展,甚至带有国家利益尖锐冲突的性质,特别是1975年越南统一以后,两党两国关系开始转恶,到1979年中越交战,两党两国关系恶化到顶点。这一时期,越南抗美救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统一,中国 *** 的援助已不如从前重要,露骨的排华行动初现端倪,1979年中越交战后,越南的华侨华人政策也随之急转直下,对曾经与越南人民并肩抗敌的华人开始打击迫害。

  越南武装军警血腥镇压和驱赶华侨

 

  中越关系从同志加兄弟演变为兵戎相见,其根本原因是两国关系中国家利益的因素逐渐上升,且两国国家利益相冲突。越南的“印度支那联邦”梦想与中国的反对霸权主义格格不入;中苏交恶,而越南倒向苏联并加入其反华大合唱;同时黎笋集团利用领土领海等问题挑起事端;等等,这些矛盾和分歧具有国家利益冲突的性质。在中越关系恶化时期,当时的越南领导集团正是出于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考虑而排斥和打击华人华侨的,企图政治上压制华人、经济上铲除华人影响,通过阻挠华人生计而抑制其经济发展,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华侨的财产,更重要的是排华作为反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排华运动达到打击作为其谋取地区霸权障碍的中国的目的。

上世纪70年代越南暴力反华罪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华人赵佗、103岁帝王、疆域包括越南北部的南越国

    01越南史上第一个政权在《大越史记全书》上,越南的第一个政权早于秦朝。但这里并不想深入讨论。

  2. 以接近求转变——德国实现再次统一的战略分析

    生活中两个离婚的人最终还能复婚我们觉得习以为常,不过两个离了婚并且双方都已经再婚很多年了还能再复婚吗?二战后的德国明明已经分裂成两个...国家并且这种状态经历了41年为何还能实现统一?

  3. 它也是法西斯轴心国, ... 是华人,却排斥华侨,是日本帮凶

    一说到法西斯轴心国,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德、意、日这三个列强。在亚洲日本法西斯臭名昭著,信佛的泰国也是法西斯轴心国家,只是默默无名不引人注目。同意日本借道泰国南下,并给日本提供物资军备,建立...基地,甚至出兵帮助日本打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和泰国。

  4. 沙俄侵占海参崴后,当地的中国人去哪儿了?

    海参崴,一个对于所有中国人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一座对于所有中国人看似遥不可及而又近在咫尺的城市。海参崴风光今日海参崴位置示意图1.沙俄侵占海参崴自古以来海参崴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在日本海沿岸难得的天然良港。

  5. 中越两国的安阳县都已缩小很多:中国的没有县城,越南的还算完整

    ”安阳「”这个名字代表了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目前中越两国都有一个县叫”安阳县「”,中国安阳县的特点是没有县城,越南的安阳县则是直辖市的下属县。中国河南省有个地级市叫安阳市,安阳市管辖着安阳县,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安阳市的安阳县没有县城,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罕见。越南直辖市海防市也管辖了一个安阳县,这倒是一个建制比较完备的县,处于越南典型人口稠密的红河入海口。中越两国的安阳县都已经缩小很多,中国的安阳县

  6. 长达千余年的古代华侨移居南洋,形成了有浓郁闽粤特色的华侨社会

    南洋,也就是东南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历史上是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在经济、政治、文化上互相影响。很早以来,就有中国人前往南洋的记录,有的人在那里定居。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就是华侨。不过,华侨这个词,是在19世纪末才出现的。

  7. 占城国的兴起:趁着老虎打盹咬块肉就跑 ​| 中越情仇史03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中越情仇史/周五更新/谦虚公(撰文)|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地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句话套用在我们的邻国-越南也能适用。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应是: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我国领土。对于中国而言,越南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错综复杂、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渊源。如果说:越南北部的历史绕不开中国。那其南部的历史

  8. 两名女子掀起的叛乱,成为了越南反抗中国的开端 | 中越情仇史01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中越情仇史/周五更新/谦虚公(撰文)|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地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句话套用在我们的邻国-越南也能适用。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应是: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我国领土。先秦时代,越南北部属于百越中的雒越之地(又作骆越,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祖先)。京族女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军队于公元前214年占领了岭南,并在当地设置了

  9. 除了中印、中越冲突, 这场大战却没人提及

    建国后,我国先后曾打了少数几仗。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中印、中越、中苏之间的冲突,但是其实建国后曾经有过一场大战,但是现在几乎没人提过了,那就是1960~1961,中国出兵金三角与缅甸一起打击...残余部队。

  10. 也门撤侨,571名华侨全部撤离,为何武装分子不敢妄动?

    2015年3月份,西方媒体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撤离也门侨民”这一标题,介绍了我国...在也门撤侨中的所作所为。这一次撤侨行动不仅仅十分成功,更是全球瞩目。当时多国联军在也门对胡塞武装发起打击,为了保护在当地侨民的安全,我国立刻下令让正在周边的两艘军舰执行撤侨任务。在获得了当地...的许可之后,我国临沂舰停靠到了也门海岸。当时很多国家的侨民都聚集在港口,但是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人被撤离。在

随机推荐

  1. 夫负妻戴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故以“夫负妻戴”谓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2. ... 伤感说说心情短语带图片的 带图片的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换一种心态生活,人生将因此而不同。—赵凝五、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六、好多东西都没了,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不用等待的人,是幸福的。十六、我似乎看你站在蓝色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脸上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蓝色大门》十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脾气,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眼色。

  3. 关于周易起名习俗

    古人命名时也多表出对古代的制度和人物的景仰,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信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以忠命名的如杨国忠、名将韩世忠、张献忠等。以孝命名的有郭奉孝、方孝孺。以信命名的有韩信、单雄信、李信等。就连大圣人孔子也曾承认富贵是人之欲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截至目前,世界上虽然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吾生也有涯"这个大限,摆脱自然规律对生命的约束。这种对生命的执著和祝愿,有时也通过命名表现出来。

  4. 带有词的成语

    包含有“词”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冗词赘句——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夸大其词——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枝词蔓说——指繁冗芜杂的言论。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隐约其词——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淫词秽语”。同“淫词亵语”。以词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骚人词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5. 1月19日:第五个君主政体的最后一位领袖被绞死,抽签,并驻扎在伦敦

    历史上的这一天:1661年1月19日,历史上的这一天,1661年,托马斯·维纳被吊死,抽签,并驻扎在四分之一的地方。维纳最初是一个酿酒师(制造酒桶的人),后来接替了激进组织的领导,继该组织前任领导人托马斯·哈里森将军之后,第五个君主国的人,1660年,他因叛国罪被吊死、拉扯和安营扎寨。第五君主制者,也被称为第五君主制者,本质上是一个极端组织,相信基督即将回归。他们的名字是指丹尼尔书中提到的四个“君

  6. 孕妇吃水果每天别超过半斤

    对此,天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郭小荣告诫说,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孕妇吃水果一定要适量。郭主任认为,孕期食用水果,应该注意“度”和“道”。另外,对于那些非常喜欢吃水果的孕妇,郭主任建议,孕妇最好在怀孕第24周到第28周时,去医院进行定期血糖测定,随时监控,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7. 我曾经想吻你

    颜树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阳光灿烂。青春是在遇到颜树的那一天拉开序幕的。当颜树把手伸给我,说以后我来帮你上学时,我忧郁的目光落在了干树枝一样的双腿上。颜树住在我家楼上,他比我高一年级。颜树,他像树一样挺拔,而我,多想能和他站在一起呀!我多想告诉他,我一遍遍地想,如果能站起来吻你,那该有多好啊!

  8. 完颜亮的生平_完颜亮的事迹_完颜亮的人物评价

    皇统九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完颜亮弑君而篡位称帝,改元天德。正隆六年,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发大军南征宋朝,然而却在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完颜元宜等女真保守份子手中,时年四十。后世宗完颜雍因人废文,完颜亮作品只余寥寥几首,后载《全金元词》。

  9. [专家点评] 明 夔龙门字砚

    [专家点评]明夔龙门字砚明歙石夔龙门字砚(底足)该砚采用古歙州龙尾旧坑石...,石色青微绿,为青琅,眉子纹。长方门字形四角...,池上部左右雕琢螭龙,落潮处雕夔龙伴寿纹,砚池背面作凸出覆手。明代砚台雕工讲究,四边的线条笔直遒劲,多用浅雕技法。此砚图案造型古朴高雅,做工考究精细,可惜稍有残破。

  10. 红军 ... 的行列中为何会带上一名外国传教士?

    正如萧克在《神灵之手》的第一版中文印本《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序中所写:“他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一个侧面。”索尔兹伯里极其崇敬埃德加·斯诺,并深受其感染和影响,写出一部反映中国红军...的著作,是他的多年夙愿。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时任人民...科学院院长萧克将军时,索尔兹伯里听到了一个参与了...的外国人的名字——薄复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