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01贺若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将领,勇武刚猛。公元559年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史。为将多年,贺若敦立了不少战功,然而同辈都混成了大将军,唯独他不是,心理很不平衡,难免发几句牢骚。对其他人发几句牢骚,也许无关紧要,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当着朝廷使者的面发牢骚。贺若敦屡出怨言,把执掌国政的晋王宇文护惹毛了,命他回朝...。

01 贺若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将领,勇武刚猛。 公元559年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史。 为将多年,贺若敦立了不少战功,然而同辈都混成了大将军,唯独他不是,心理很不平衡,难免发几句牢骚。 对其他人发几句牢骚,也许无关紧要,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当着朝廷使者的面发牢骚。 贺若敦屡出怨言,把执掌国政的晋王宇文护惹毛了,命他回朝 ... 。 ... 前,贺若敦特意把儿子贺若弼叫到面前,对他说: 「 ”你爹我落到这个地步,全是这张臭嘴惹的祸,你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今后千万不要瞎BB,不然老子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 贺若弼连连答应,贺若敦仍不放心,为了让他刻苦铭心地记住他的教导,他叫儿子把舌头伸出来,一锥子扎下去,扎得鲜血淋漓,再次叮嘱: 「 ”你给老子记住,一定要慎言,慎言!” 可,悲剧,还是重演了。 02 与老爹贺若敦相比,贺若弼(贺若是复姓)后来当的官更大。 据《隋书·贺若弼列传》: 很年轻的时候,胸有大志、甚是骁勇、弓马娴熟、学识渊博的贺若弼就很出名了,深受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 贺若弼初次走上仕途,就是靠了宇文宪的提携,先是被宇文宪引为记室,不久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 周武帝宇文邕画像 据《资治通鉴》: 当时的北周大老板是周武帝宇文邕,他对太子宇文赟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他为非作歹。 事情就是那么有意思,他越是严格,太子越是要和他唱反调、干的坏事越多。 只不过,这小子极其会演戏,始终把他爹蒙在鼓里,让他爹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好最乖的儿子,把江山交给这么好的儿子,大可放心。 对于太子的行径,上柱国乌丸轨却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他对贺若弼说: ”这样的太子,今后如何担当大任?” 贺若弼说: ”岂止是您这样觉得,我也这样觉得,看来您得辛苦一趟,把太子的情况告诉皇上。” 乌丸轨便找了个机会,跟周武帝汇报了: ”这样的皇太子,可能不太适合做帝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我和贺若弼讨论过这件事,他也这么看。” 周武帝便把贺若弼找去,问他:太子是不是那样的人。 贺若弼心想,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动摇,继位是早晚的事,千万不能说他的不是,不然今后他登了基,小命就没了,咱爹的临终遗言言犹在耳,不能瞎逼逼。 于是他说:”没有啊,臣看到的皇太子,无论是德行还是操守,每天都在进步,反正,臣没看他有啥缺点。” 周武帝听了,什么也没说。 估计周武帝后来找过乌丸轨,所以乌丸轨才去找贺若弼——你小子为毛出卖我? 贺若弼的回答是「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意思是,无论是君还是臣,都应有所隐藏,不然,君就会失去臣,臣嘛,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后来太子宇文赟继位,果然把说他「 ”坏话”的乌丸轨 ... 了,贺若弼则屁事没有。 03 实事求是地说,除了玩儿心机,贺若弼正经本事也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小。 比如579年,随上柱国、行军元帅韦孝宽攻克淮南、寿阳等几十城,帮北周占了长江以北的土地,贺若弼贡献的计谋最多。 占了寿阳后,贺若弼被任命为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他的本事,还令杨坚很是忌惮。 据《隋书·贺若弼列传》: 公元580年,杨坚当了北周大丞相,把持朝政,很多人不服,相州总管尉迟迥更是干脆起兵造反,杨坚害怕贺若弼也跟着造反,急忙把他撤了,派亲信长孙平顶替。 后来,杨坚成了隋文帝后想吞并江南、统一全国,亟需人才,到处查访谁是戍镇江淮的最佳人选。 问到尚书左仆射高颎,高颎说:”若论文武双全,贺若弼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杨坚深以为然,不然当初,他也不会那么「 ”怕”他了。 杨坚不但拜贺若弼为吴州(今江苏扬州一带)总管,还把灭南陈的准备工作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负责。 隋文帝杨坚画像 接到任务后,贺若弼当然很高兴,还给寿州总管源雄写了一首诗: 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 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 想借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急迫心情,跃然纸上。 然后他来到扬州任所,开始执行杨坚的命令。 灭掉一个国家,不是小事,想借此青史留名的,大有人在,尚书左仆射高颎、御史大夫杨素、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等,争先恐后贡献灭陈之策。 贺若弼也献了个「 ”取陈十策”,而且脱颖而出,杨坚认为最好,连连点赞,还为此赐了他一把宝刀。 到正式开战的时候,隋文帝又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扬州。 这次集中的水陆军,多达51.8万,兵分八路,从大海到巴、蜀,那阵势,完全是史无前例的节奏! 虽然晋王杨广是灭陈主管,各军都由他节度,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 作为行军总管,贺若弼的积极性,比那些人都要高,不等命令下来,就开始行动了。 他先把老马卖掉,在南陈大量购买船只,藏起来,目的是打起来的时候,让南陈没有船用。 然后又买了五六十艘破旧的小船,停靠在小河里。 这叫故意示弱。 南陈果然以为他们没有战船,就这几艘破旧的小船,根本不足为虑! 除此而外,贺若弼还采取了一些迷惑南陈军队的措施,让南陈军以为,隋朝大军开到,只是来换防的,对隋军的企图,毫无察觉。 公元589年正月,虽然之前定下的进攻时间未到,但贺若弼觉得时机已到,于是提前发起进攻,命令军队出扬州南渡,南陈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惊慌失措,争相逃命。 这一战,隋军大胜,南陈彻底完蛋,还活捉了他们的大老板陈叔宝。 南陈后主陈叔宝画像 04 贺若弼为何敢提前行动呢? 原来那天是正月初一,是个「 ”大节”,南陈军队正在欢度节日呢,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再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会等到啥时候。 然而,尽管打了大胜仗,晋王杨广还是认为,贺若弼违反军命提前行动,是极其严重的,把他交给执行军法的官员去处理。 一举灭掉南陈,杨坚高兴得都找不到北了,怎么可能处理贺若弼呢? 只要能打胜仗,违反军命那点错误,算个啥啊! 结果,贺若弼不但没有被处理,还赐给御坐,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拜右领军大将军,不久转右武候大将军。 除了给了他无数赏赐,隋文帝还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贺若弼做小老婆。 与此同时,他的鸡犬也纷纷被升天。 兄长贺若隆成了武都郡公,弟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 他们家的生活,也来了个天翻地覆,奢侈到奴婢都身穿绫罗绸缎,各种珍玩,更是可与皇宫媲美。 但他仍不满足,不允许除了皇帝大人,其他任何人在他之上。 当杨素成了右仆射(宰相),而他仍然是将军。 早就以宰相自诩的他,心里很不舒服,而且毫不掩饰这种不舒服:”凭啥杨素是宰相,而我不是?难道我的功劳,没有他大?” 公元592年,杨坚实在听不下去了,罢了他的官,没想到引起了他更大的反弹,怨气比之前更重。 杨坚又忍了他几年,后来实在忍不下去了,只好将他下狱。 05 到了监狱,贺若弼仍不老实,这一回更大胆,干脆把左仆射高颎和右仆射杨素(都是宰相),「 ”定义”为酒囊饭袋! 说他们是酒囊饭袋,那任命他们的大老板,是什么? 隋文帝搞不懂这家伙哪来那么大的胆子,亲自来到监狱问他: ”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说他们都是酒囊饭袋,你到底几个意思?” 贺若弼说:”他们是不是酒囊饭袋,难道我还不清楚?高颎,我的老朋友,我了解他,杨素,我的舅子,我更了解他,他们有几把刷子,我清楚得很,所以,我才敢说他们都是酒囊饭袋!” 隋文帝气得差点当场吐血...... 大臣们也认为他太过分了,纷纷奏请将他处死. 隋文帝还是很不错的,觉得对待功臣不能这么简单粗暴,所以考虑几天后,最终还是决定免他一死,除名为民算了。 被除名几年后,隋文帝恢复了贺若弼的爵位,虽然不再重用他,但每次宴请赏赐啥的,都「 ”遇之甚厚”。 公元599年,隋文帝赐宴王公,贺若弼借酒「 ”发疯”,在所作诗中继续表达强烈不满,隋文帝仍然没跟他计较,付之一笑。 这时候的贺若弼,不但把隋文帝的不计较当成了驴肝肺,更是早就把他爹当初的教导,忘到了九霄云外。 当然了,他也许根本没忘,他只是觉得,他斤斤计较的,是他应得的,不争一争,实在太傻了。 然而,隋文帝能够容忍他,不等于换一个老大也能容忍他。 隋炀帝杨广画像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病逝,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 起初,隋炀帝对贺若弼依然不感冒,但还是允许他参加工作。 谁知他依然管不住那张臭嘴,竟然对隋炀帝命人制造的、用来接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的大帐篷说三道四,说什么这个帐篷太奢侈啦,大老板太不把国家的钱当钱啦,等等等等。 结果被人报告了隋炀帝,隋炀帝大怒。 公元607年8月27日,贺若弼被隋炀帝 ... 了。 他被 ... 不要紧,把时为太常卿的高颎和礼部尚书宇文弼也连累了。 而高颎和宇文弼,在他「 ”诽谤朝政”时,只是不得不附和了几句! 贺若弼的悲剧,到了宋朝,还有人为之扼腕叹息,诗人徐钧就是其中之一,他写道: 乃翁永诀语堪悲, 果定江南副所期。 守口未能终死舌, 如何忘却刺锥时。 简单意思就是:你爹临死前苦口婆心地交代,叫你慎言慎言,刺锥之痛,你小子怎么就记不住呢! 【汉周】资治通鉴 正版 全注全译全解 文白对照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 购买
本文标签:杨坚历史贺若弼高飃隋朝鲜卑族突厥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