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曲径行回两城间,斜阳卸影鸟飞还。云重峭壁青千丈,风皱奔流绿一湾。踏破丹梯崖似岩,凿开石锁坦为关。往来茶马从此过,地大势高一线川」——这是清乾隆年间,青海乐都诗人钱茂才笔下的唐蕃古道景象。

  唐蕃古道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往来的官道,全长3000余公里,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即经此道。它不仅把青藏高原和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然而,在漫漫历史中,唐蕃古道的原始面目早已模糊。它留下的诸多谜团,依旧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说。

  「日月山」真是源于文成公主吗?

  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大约70公里的日月山,在广阔的草原上一眼望去就是两个小山包,但这里的海拔其实已经达到了3510米。日月山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朝东望是农区,朝西看是在青海湖畔展开去的无边草原。这里是通向青藏高原深处的要道,因为有着文成公主途经此地铜镜坠地化为日月的传说,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记者一行在盛夏的7月抵达这里时,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和风煦日,但一阵云起,气温就迅速降到了穿着大衣也不嫌热的地步。

  很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唐蕃古道要地「赤岭」的所在。在当地随处可以买到的各种旅游书籍上,此种说法也随处可见。考察团成员在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后院的石刻堆中「意外」地发现了「唐蕃界碑」的碑首。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月山山口出土的。根据史书记载,唐与吐蕃划界立碑之处,就在赤岭。这是不是就能证明赤岭就是日月山?对此考察团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覆,而是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今日月山即唐赤岭的说法是有反对的声音的,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宗俊就认为,唐赤岭的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卓尼县羊巴城以西十多公里处的洮河北岸。他指出,首先,唐赤岭为今日月山之说的来源首见于日本学者佐藤长承袭法国学者石泰安之说,石说出现于1952年。但据藏学家吴均先生研究,藏史上有「于唐境公谷梅如地方凿岩石为日月图像」以象征「在天为日月,在地只甥舅」之说,但「梅如并不是今青海日月山,这一点毫无疑问」。今日月山之得名,「据传乃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之故事,普遍流传则在17——18世纪。它只是一首美丽的动人心弦的诗歌素材」。因此今青海日月山得名与唐蕃分界有关的说法是存疑的。

  其次,史书关于赤岭的明确记载见于北魏宋云的行纪。但结合宋云的记载和今天的实地考察,会发现如果将赤岭假定为今日月山的话,在行程和时间上是有不少矛盾的。但如果将赤岭的位置安排在今洮河一带,则可较好地解说。

  「喋血」的石堡城究竟在哪儿?

  确定赤岭的位置,也是为了给著名的石堡城定位。按照史书的记载,赤岭就在石堡城以西20里。唐前期,对于石堡城的争夺,是唐与吐蕃之间最惨烈的交锋之一。《旧唐书》载,开元十七年朔方大总管信安王祎攻陷石堡城,但开元二十九年又被吐蕃攻陷。唐玄宗震怒。为了重新占领石堡城,玄宗及其将帅颇费筹划,几经努力,并不惜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天宝四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攻石堡城不克,随即被玄宗借故贬杀。继任节度使王忠嗣在玄宗的屡次催逼下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失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玄宗对他这个回答很不满意,但王忠嗣认为:「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可见在他眼中攻取石堡城之难。决心要掌握石堡城的玄宗于是再次换将,贬王为汉阳太守,授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最终在天宝八年,攻克石堡城。

  但此次战役唐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史载,哥舒翰为夺取石堡城首先投入了六万三千人的庞大兵力,且均为边军劲卒,并逼迫负责攻城的两位下属裨将立下了三日攻克的军令状。结果正如王忠嗣所言,唐军「士卒死者数万」。与之相比,吐蕃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有限的,「但以数百人守之」,只是在战前「多贮粮食,积檑木及石」,最后被唐军俘获的也只有悉诺罗等四百人。大诗人李白后来有嘲讽哥舒翰的「西屠石堡换紫袍」之句,并非随意而言。

  李宗俊认为,从唐军的攻击遇到巨大困难可以推断,「三面险绝」的石堡城在地利方面的优势是巨大的。而今卓尼县羊巴城的险绝地形恰与之相符。相较而言,青海日月山附近的古遗址「坐落在土坎上,周围地势开阔,从最近湟水处计算,土坎相对高度不过二十米」,谈「险绝」似乎过了些。

  另外,如果假定石堡城就是今羊巴城所在,也可以比较好地解释其战略意义。这个「石堡城」所在的洮州地区是交通和战略要地,以西就是唐时所称的黄河九曲地区。睿宗年间,吐蕃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获取了本属唐境的九曲之地,从此整个陇右南部地区完全暴露在吐蕃威胁之下。唐的这一重大战略失误,直到石堡城被收复并稳固占领,才得到了弥补。不过对于李宗俊的说法,也有不少反对意见。看来对于唐蕃古道的众多谜团,还有待更多史料以及实物的证据。

  复杂路网中究竟谁主谁辅?

  2014年五六月间,由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 五省区18位考古专家组成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考察了沿线44处考察点。一般认为,唐蕃古道分为东段和西段两部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团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指出:「西段就是从鄯州到吐蕃牙帐( *** ),这是唐蕃古道的主体部分,它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文献记载的驿道,由玉树经聂荣、那曲至 *** ;南线即从玉树经四川石渠县、德格县,进入 *** 江达县,经察雅、芒康、林芝、工布江达进入 *** ,是近些年通过考古发现逐步确认的唐蕃古道的新支线」。张建林说,文成公主从西安出发,究竟走了多长时间,是由北线还是南线进入 *** ,由于缺乏确切的史料记载,仍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记者了解到,东段同样也可分为南北两条路线。南路,即从长安出发,沿渭河北岸先到马嵬驿(今咸阳市兴平县),穿过周原和古都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进入陕甘交界的陇山,出大震关,过天水、甘谷、陇西、渭源至临洮,在临洮又分为两条支线,一路由临洮北行至兰州,经今民和、乐都至西宁;一路由临洮西行,经今临夏、永靖、民和、乐都至西宁。

  在这复杂的路网结构中,哪条是主路,哪条是辅路,还是并无主辅之分,只是行者临时的选择,都并没有肯定的答案。结合历史记载可以知道玄宗西逃,金城公主入藏都曾经过马嵬驿,可见走的是南路。因此也可推断文成公主入藏同样是走此路。而隋炀帝李广于大业五年亲率规模浩大的队伍由南路至西平(西宁)击吐谷浑,其车驾也是选择南路。此外,名僧玄奘及一些边地官员等亦是由南路到兰州(玄奘由长安至兰州转行武威入西域)、西宁或入蕃。由此可见,南路在长安至西宁间的交通上似乎应该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从实际的地理情况上看也可以为此得到解释:兰州线路程较短,但临夏县更加通畅平坦,对于大队人马来说优势就更加明显。

唐朝—吐蕃古道:文成公主入藏道本来面目今迷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梦见钟、敲钟

    周公解梦梦见钟、敲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钟、敲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感恩父母演讲稿

    感恩父母演讲稿参考一:感恩父母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因此我这天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精神遗产。此刻的我已懂得:感恩,是心与心的撞击,它能够迸发出爱的火花,我真诚的期望天下儿女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就在此刻生效。感恩,由心底绽放。此文献给天下所有父母,期望咱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膜拜父母神圣的爱!

  3. 二战美国最猛医疗兵,手术室里拼刺刀,临死前干掉98个鬼子

    孩童时的萨洛蒙曾参加过童子军以强身健体。毕业于肖尔伍德高中后,萨洛蒙先后在马奎特大学、南加州大学就读。1937年,他在南加州大学的赫尔曼·奥斯特洛牙科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实习牙医。3年后,萨洛蒙应征入伍。1942年,医术与步兵素养并存的萨洛蒙,被美国陆军医疗部门宣布晋升为少尉。1942年8月14日陆军第102步兵团(预备役)的一份报告指出,萨洛蒙是全团中最具战术素养与医学知识的兵。

  4. 明熹宗:我跟斧头的那段缘分

    在木匠工作室比我在朝堂上办公快活,我自由而贪婪地呼吸着木头散发出的特有香味,觉得比闻着朝堂里的龙涎香还舒服。>>首先我声明我是有老婆,也即娶了皇后的人。可别误会我只把一柄冰冷的斧头当夫人,那人还不以为我“下半身”有问题。>>一切还得从头说起———>>我是明光宗的长子,我的母亲却是个宫中的侍女。又录大明臣子方孝孺遗嗣,并给予赏赐封号等。

  5. [专家点评] 西周 鸟尊

    [专家点评]西周鸟尊《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一。这件鸟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地。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可证其确为宗庙礼器。鸟尊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6. 历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历”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历”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隔年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优贤扬历——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优贤飏历——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同“优贤扬历”。 再接再历——用以指继...

  7. 祝僇祝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ùlùzhùgěng【解释】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祝僇祝鲠”

  8. 宋文治:江苏太仓国画家,在开创山水画新貌上有声誉

    宋文治,现代画家。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山水画小辑》、《宋文治画集》、《宋文治山水画选集》、《宋文治画谱》及赴新加坡画展、日本西武画展有关选集等专集。>文治山水,起首“四王”,后转益多师,笔墨融洽南北,骨力劲健,气势高迈,善作高远、深远之景;却又喜绘江南三月,风光旖旎,另具娴都之姿,在开创山水画新貌上有声誉。

  9. 传说中的 ... 之王「 ”和珅墓”被一次次盗挖,留下疑云重重

    和珅,生前显赫,死后沉寂。甚至,和珅死后,其安葬在哪里,后代如何遭际,历史不载、后人也不屑于对此考察。长久以来,和珅墓地在哪里,都是一个谜团。部分研究学者对此感兴趣,有些民间考古人才(盗墓者)也对此长期觊觎。

  10. 汉文帝是如此爱才之人,为什么不中用贾谊?

    据《史记屈原贾生传记》记载,贾谊是个才调横溢的年青年头人,华文帝非常赏识他,一年内络续升官,在周勃、灌婴等老臣中伤贾谊想独揽大权之后,华文帝都没怎么查询,把他发配在外一年,之后再也没有重用过,这是为什么那?平日认为,在华文帝时期,贾谊没有获得华文帝的重用,但他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在华文帝时期部门获得了实现。《汉书・贾谊传・赞》引刘向: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晓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