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燥为秋季的主气,中医将秋燥又分温燥和凉燥,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故燥邪伤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伤肺津,多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无汗或少汗,鼻干口燥,咽干,便秘等症状。秋天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脏是一个娇嫩、容易受外邪侵害的脏器,燥邪影响肺脏,耗损人体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燥为秋季的主气,中医将秋燥又分温燥和凉燥,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 初秋尚热,易感温燥,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等;而深秋气凉,易感凉燥,初起时恶寒重而发热较轻,舌头颜色不红,等。 燥邪性质和致病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临床常见鼻燥咽干,唇裂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燥,皮肤干涩皲裂,毛发失荣等症状。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燥邪伤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伤肺津,多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无汗或少汗,鼻干口燥,咽干,便秘等症状。 秋天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脏是一个娇嫩、容易受外邪侵害的脏器,燥邪影响肺脏,耗损人体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秋季当防燥邪侵中医认为,燥易伤肺,鼻为肺之窍,肺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 因此秋季注意滋养津液,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量等。 (1)适当补水:补水是秋季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3瓶水左右),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4瓶水)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最好每天在清晨和晚上临睡之前各饮水200毫升(半瓶水),白天两餐之间各饮水800毫升(2瓶水)。一些喝水效果不好的人可以喝绿茶,或去买胖大海、枸杞子等泡茶喝。 (2)燥邪饮食调节:「 ”温燥”的患者可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梨子等含维生素C或凉润的水果,避免冰品、辛辣、烧烤、油炸、咖啡、茶叶和干果类等食品。 「 ”凉燥”的患者可用老姜、红糖煮水喝,喝完可盖被微微发汗。避免服用饮料、寒性食物、 ... 物和干果类等。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汤水, 并适当选择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 (3)早睡早起:由于秋季天气较凉,风速较急,地气清肃,万物变色,人们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远宁静。这样收敛神气,可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4)坚持锻炼身体:秋天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悬殊,所以应选择适宜的项目坚持锻炼,以强身健体。 具体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练拳等,强度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宜。通过锻炼,可提高总的身体功能和机体的耐受能力,以便更有效抵御秋燥肃 ... 之气的侵袭。另外,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能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湿润空气。 【贴心提示】这里为您介绍几款防燥的饮食食谱。 第一,蜜渍荸荠:将几个荸荠洗净去皮,浸入蜜中2~3日后,适量食用,对咳吐黄痰、肠燥便秘有良好效果。 第二,冰糖黑木耳:将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用文火炖熟后服食,可滋阴润燥,治疗口鼻干燥。 第三,百合莲子粥:将百合、莲子各适量煮熟食用,可益气,强身,聪耳,明目,润肺养阴。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皮肤干燥鼻干口干中医养生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