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胆经遍布身体重要关节。胆经气血郁滞,会让颈部、肩部、髋部等大关节出现酸乏无力之感。胆经郁阻,肝经会受影响。胆经郁阻,气郁久而化热,传导给肝经,形成肝阳上亢,从而诱发高血压。如果胆经气血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在午夜生发阳气,久而久之会影响人体正气,形成免疫力的低下。当胆经气血出现了问题,影响清阳之气对头的濡养,会出现上火、头晕等症状。

转发自健康养生医师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经络穴位图,会赫然发现,足少阳胆经是一条很长的经络,从足部延伸到头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广泛。这样就意味着,足少阳胆经是我们人体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脉。 那么,足少阳胆经出现问题,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句话:胆经堵,全身堵。 第一,关节屈伸不利。胆经遍布身体重要关节。胆经气血郁滞,会让颈部、肩部、髋部等大关节出现酸乏无力之感。 第二,两肋闷痛。肝胆同源。胆经郁阻,肝经会受影响。肝气不疏,必然引起两肋闷胀,患者更可出现口苦咽干等症状。 第三,多发乳腺疾病。胆经郁阻,直接影响身体气机的生发。气机不畅,影响肝经的通常,会让 ... 疾病丛生。 第四,易患高血压。胆经郁阻,气郁久而化热,传导给肝经,形成肝阳上亢,从而诱发高血压。 第五,降低免疫力。胆经气机生发为午夜。此时一阳生。一生二,二生三,三才能生万物。如果胆经气血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在午夜生发阳气,久而久之会影响人体正气,形成免疫力的低下。 第六,出现烦躁、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主决断。当胆经气血出现了问题,影响清阳之气对头的濡养,会出现上火、头晕等症状。 胆经畅不畅,一敲就知道 双脚正常站立,手臂自然下垂,双手握拳敲击大腿两侧的风市穴;如果您有酸胀的感觉,那说明您胆经不畅了! 胆经不畅的表现:头痛、耳鸣、眩晕、口苦。 胆经不通,毒素堆积 1、油性头发——由于胆汁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吃进去的油脂,加上肝热的因素,就从头发排出来油了。 2、早生白发——人体的气血不足所致,中医有一句话:「 ”发乃血之余”,营养供应不足,会造成白发。 3、面部眼角位置长斑——代谢物堆积。 4、胆经沿线的身体部位疼痛——肋下、腿、脚踝、脚疼或冷,说明胆经毒素淤积。 5、胆囊问题——结石,炎症等。 6、肝脏问题——代谢物无法顺利排泄,堆积形成脂肪肝等。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一套胆经套,可以很好的拉伸胆经,还有 ... 肾经的功效,非常适合朋友们经常练习,一起来看看吧: 1、婴儿式 跪立在毛毯上,双腿略微分开 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呼气俯身向下 双手臂延展,前额点地 保持3分钟,身体向左侧弯 保持1分钟,换另一侧 还原婴儿式,将右手从身体前侧穿过 手臂贴在垫面上,侧脸贴地 左手放在身体后侧,保持2分钟,换另一侧 2、蜥蜴式 山式站立,将右脚向后一大步 左脚小腿垂直垫面,膝盖放在毛毯上 保持2分钟,身体向右侧弯 屈右手肘在垫面上,左脚微微向外打开 保持2分钟,将双手依次向身体的远方伸展 保持2分钟,重复练习另一侧 3、双角式 山式站立,双脚打开略大的距离 脚尖超前,吸气延展脊柱 呼气俯身向下,双手向身体后侧延展 双肩放松的沉在瑜伽砖上,保持3-4分钟 4、鞋带式+侧弯 坐立在垫面上,将左脚放在右大腿的外侧 右腿屈膝,右脚放在臀部的左侧 向上立直脊柱,左侧手肘抵在瑜伽砖上 左手支撑头部,右手从头部的后侧握住左大臂 保持2-3分钟,换另一侧 5、鹿式 跪立在垫面上,双腿微微分开 将右脚放在身体的前侧 右小腿与髋部平行 臀部慢慢向后坐在地面上 吸气延展脊柱,双手支撑在前面垫面 呼气,双手慢慢的向前伸展 俯卧在垫面上,保持3-4分钟 6、雨刷式 坐立在垫面上,双腿同时向左侧屈 躯干微微向后,双手支撑在垫面上 保持2分钟,换另一侧 7、青蛙式 跪立在毛毯上,双腿慢慢的向两侧打开 躯干俯卧在抱枕或者瑜伽砖上 柔韧性比较好的, 可以直接俯卧在垫面上,保持3分钟 8、英雄坐 跪立在垫面上,双腿并拢 双脚打开略大于髋部 臀部坐在双脚之间,吸气延展脊柱 呼气放松双肩,保持1-2分钟 双手抱住头部后侧,慢慢的低头向下 保持1分钟,右手放在左大腿上 左手放在身体后侧,头向左侧侧弯 保持1分钟,换另一侧 9、仰卧英雄 在英雄坐的基础上 身体条件比较好的伽人 可以继续向后仰卧在垫面上 双手向上举过头顶,保持3分钟 10、仰卧脊柱扭转 仰卧在毛毯上,双手侧平举 身体向左侧翻 将左脚放在右小腿的外侧 左膝向下找地面,保持2-3分钟 屈左膝,伸直右腿 左手握住右脚脚掌 保持2-3分钟,换另一侧 11、挺尸式 仰卧在垫面上 双脚微微分开略大于髋部 双手侧平举,放松10分钟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棉棒医师,每天分享中医知识! 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红色关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敲胆经中医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