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书海棹影

说起来,我也算是读了一辈子书,从幼年时期启蒙开化,到现在年逾花甲,一直没有离开过书。眼看今主的旅途上只剩下最后两站了,一站是离休,再一站是生命的终点。这两站之间距离有多长,不好预测,也由不得自己,只能随它去。我只希望这段旅程能成为我读书生涯中的一个黄金季节。 我从小学五年级就迷上了书,迷的倒不是学校的课本,而是学校不让读的“闲书”、“杂书”、“禁书”。 >最早俘虏了我的,是一本讲授变戏法的书,什么空掌鸣雷呀,箱中变人呀,看着特来劲。遗憾的是,玩这类戏法,必须先有这样那样的化学制剂和道具设备,我们孩子家,上哪儿弄这些东西去?!只能看,不能练,没多久,我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随后又迷上了剑侠小说,飞檐走壁,粘墙挂画;来无影,去无踪;口吐一道白光,百里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等等,看得人如醉如痴。现在我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些讲授武术、法术的《练功秘诀》之类的书,当时都是从哪儿搞来的,什么小洪拳、大洪拳、朱砂掌、铁布袋、软功、硬功、轻功、内功等等,可谓一应俱全。上述这些功法,除个别项目而外,我都练过。当时我那种虔诚笃信、夙兴夜寐、苦学苦练的种种“动人事迹”,这里且不去一一细说,只说练隐身法一件事,便可见一斑。 >练隐身法,先要准备一碗生黑豆,再用红布把碗口蒙严,藏在不见光亮、无人知晓的阴暗角落。从秋分开始,每晚三更时分起身,抱上那碗黑豆,走到空旷无人的僻静处,面对北斗星,点燃一柱香,双膝跪地,把盛着黑豆的碗放到面前,反复默念一篇咒语,念够七七四十九遍,然后起身,把黑豆放回原处。这样连续不断地坚持练够七七四十九天,隐身法就算练成了。从此以后,只要口含一粒黑豆,心中默默念动咒语,随你走到什么地方,也不会有人发现你的踪影。假使这个法术果真灵验,两个七七四十九天也值得呀!于是,我怀着一个神奇的梦,以十二万分的至诚,暗中修练起来。足足练够了七七四十九天,该是功德圆满了,我心中的兴奋,简直无可言传。我无法想象从今后我将会干出何等惊人的事情来。我把弟弟妹妹们都找了来,让他们呆在一间屋子里,不许偷看我的行踪。他们闹不清我要干什么,但都乖乖地听从我的吩咐,闷在屋里等着我。我关上门,把他们反扣在里面,然后独自去到我那秘密的所在,把一粒黑豆放进嘴里,心中不停地默念着那篇咒语,返身回来,打开房门,轻轻走进屋去。屋子里鸦雀无声,弟弟妹妹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地盯着我。莫菲他们发现了我吗?还是听见了门响,便不约而同地朝门口张望呢?我心里很疑惑,也很紧张,但仍然满怀着希望,大声问他们:“能看见我吗?”他们应声答道:“能!”我像一只飘浮在天空中的气球,突然煞了气,顿时坠落下来,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美梦,即刻破灭了。这是我读书生涯中第一次上当受骗。要说好处,上当受骗也有它的好处,常言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嘛。人不摔跤,怎么能学会走路呢?! >对于剑侠小说,我也看出了一点门道,照着它们那个路数,我大概也编得出来。于是我逐渐告别了它们,转而迷上了古典小说,包括《西游记》、《水浒》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种“演义”,其中,最数《三国演义》使我着迷。有一次上课,我正看到热闹处,舍不得丢开,便把课本摊放在课桌上,把《三国演义》放进半开的抽屉里,双肘抵着桌面,双手扶着脑门,全神贯注地偷看起来,不仅忘记了正在上课,就连自己是否存在也记不得了,直到身后有一双手突然从我的肩头上伸过来,伸进抽屉,“嗖”的一下抽走了我的小说,我才突然一愣,从那刀枪飞舞、 ... 声震天的三国战场上回到课堂上来,扭头一看,一下傻了眼,原来站在我背后的,是我们的级任老师,他捏着我那本《三国演义》,在我眼前上下摇晃着,似乎在嘲弄地责问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连忙立正站好,等他拿过戒尺,当场打了我一顿手板心,然后,他把小说又交还给我,让我捧在手上,跪在教室门口,跪到下课为止。这是我读书生涯中遭受的第一次羞辱。 >那时,我根本不会妥善处理课内与课外读物的关系,老师也不会正确引导,只会对学生进行责打和惩罚,这在当时,也是老师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 ... ,但也是无效的、失败的 ... 。我对课外读物的痴情一如既往,而且从读古典作品又渐渐扩展到当代作品,包括冰心、巴金直到鲁迅。我发现他们的书和我的心灵世界以及我身边的现实世界,都更加切近,书里似乎也写进了我的某些喜怒和悲欢,梦幻和希冀,于是,它们对于我渐渐具有一种空气、阳光和水的性质。这时候,一种突然降临的恐怖气氛笼罩了我们学校,入夜以后,最使人惊恐不安,熄了灯的寝室里一片漆黑,院子里有马灯的光亮来来 ... 在窗纸上移动,训育主任冷森森的声音不时从院里响起,呼叫着已经就寝了的学生的名字:“某某某,出来!”被点了名的同学,便窸窸窣窣摸黑穿上衣服,默默地走出寝室去,这一走,可能就永远不再回来了。几年以后,我参加了八路军,才逐渐得知在那次白色恐怖当中,党的地下组织遭受了怎样的破坏,谁谁叛变告密了,谁谁自首变节了,谁谁化妆逃跑了,谁谁关迸集中营了,谁谁高呼着革命口号被枪 ... 了……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个少年 ... 人,临刑的时候刚刚 12 岁。 >读书竟会被 ... 头,这是一页多么惊人的历史呀!但是, ... 头依然要读书,这又是一页多么惊人的历史呀! >我的家乡被日寇侵占以后,我和几位要好的伙伴一起投奔了一支为当地豪绅所操纵的游击队,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参加了地下党外围组织的朋友,他带来一批八路军、根据地出版的书籍和杂志,我们每天都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谈论着,有时彼此争执不下,吵得天昏地暗;有时说得句句投机,兴奋得手舞足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我们一群青少年便全部“赤化”了。不久,当我们得知了八路军的行踪以后,便一同结伴投奔了八路军。我至今还记得在那些红色书刊里有一篇特别吸引我的通讯报导,写的是一个八路军小司号员,每次战斗里,只要他那把金灿灿的铜号“嘀嘀哒哒”一响,隐蔽在草丛里、林木后和土坎下的战士们便一跃而起,像狂风巨浪一般,向敌人猛扑过去……也许由于我和那位小司号员的年龄差不多吧,参加八路军以后,在一段时间里我总希望当一名司号员。 >在旧时中国,“大兵”、“丘八”,都是对旧军人的一种鄙薄性的称呼。旧军队里的兵士,确实都很粗野、蛮横、愚劣、冥顽,他们和文化丝毫都不沾边。惟独八路军、新四军和别的军队不同,特别注重文化学习和理论教育,是一支有着共同的崇高目标的军队。它的每一个战士,哪怕是饲养员、炊事员,也能讲出一套为什么当兵,为什么打仗,中国向何处去的道理。我参加八路军的头一天,就在夜行军途中被一位满身油渍、满嘴胡茬、背着一口行军锅的炊事员,考问得张口结舌。他问我: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我茫然地朝他眨巴着眼睛,无言以对。 >不消说,战争环境里的学习条件是很恶劣的,行军,打仗,生活既不安定,也无规律,读书也是打游击式的,说不上什么系统和计划,碰上什么学什么。我读过的一些书,竟是从房东家的炕席下面偶然翻出来的,一本是《红楼梦》,油光纸,楷体字,石印本,没头没尾,破破烂烂,但无论如何,它是我最早读到的《红楼梦》,还有一本旧杂志,没有封皮和目录,里面载有一篇谈戏剧的冲突与纠葛的识文,作者和读者的姓名我早已毫无印象,但这篇文章对我学习剧本创作技巧所起的启蒙作用,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那时的根据地,有连成一片的,有彼此分割的,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个人,学 ... 状况都各不相同。好在我们那个小单位,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我们指导员,在一次行军途中休息的时候,坐在山头上,打开随身携带的《战争与和平》,读得出了神,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毫无知觉,亏得他在最后时刻无意中发现部队已经走得没影踪了,山下的日本鬼子正向山上走来,他连忙扔下背包,带着和他形影不离的驳壳枪和那部《战争与和平》,急速转移,才得以脱离险境。 我们那时的物质生活,实在是无比匮乏,浑身上下绝对翻不出一件值钱的东西,唯有装在挎包里的书,是我们最珍贵的财产,是我们的心头肉,无价宝。那时要弄到一本好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奇怪的是,一些中外古今的名著,竟不知怎样流传到了荒僻、闭塞的太行山深处的根据地,在渴望读书的人们手里彼此传递着,一些欧洲的、美洲的名家名作,我竟是在那时读到的。那时,我们整年在山沟里转,脚下总是一条蜿蜒曲折、永无尽头的羊肠小道,头上总是两道山岭抬着的条窄窄的蓝天,生活天地,何等狭小!然而,一本一本宝贵的书,却以人类最先进、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喂养了我们,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广阔、无比瑰丽、无比富有的世界。我们活得很愉快,很充实,很有力量。我们天天放声高歌:“黄河之滨, ... 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何言“优秀”?因为都是真理的追求者,为消除人间的冻馁、贫困而自甘冻馁、贫困,为铲除人间的不平而遍踏人间不平路,为扑灭人间不义的战火而赴汤蹈火。 >书,好书,是精神的火种,能燃起烛照天地的精神之光。而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因此,我对书说:我虽不能和你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和你同年同月同日死。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书海棹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乐在文学的书海中沉浮

    那时做学生大都十分艰苦,为买这二角八分钱的诗集,我连着两个中午饿了肚子。读初中时,我开始爱好文学,我有一首小诗在学校国庆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部《林海雪原》和一本评论《林海雪原》的书。至今约有几千册,包括许多中外名著。臧克家、李瑛、张志民、袁鹰、流沙河、李松涛等人的赠书都在一、二十种以上。>我觉得,让自己的心灵在文学的书海中沉浮,体验阅读它们的惬意和...,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之一。

  2. 书海棹影

    说起来,我也算是读了一辈子书,从幼年时期启蒙开化,到现在年逾花甲,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我只希望这段旅程能成为我读书生涯中的一个黄金季节。这是我读书生涯中遭受的第一次羞辱。但是,...头依然要读书,这又是一页多么惊人的历史呀!不久,当我们得知了八路军的行踪以后,便一同结伴投奔了八路军。也许由于我和那位小司号员的年龄差不多吧,参加八路军以后,在一段时间里我总希望当一名司号员。

  3. 书海遇合

    那时无论是国内或国外,旧书店主人一般都很和蔼。也是偶然,在一家旧书店里遇见一整套基尔克郭尔著作的德文译本,是欧战以前出版的,久已绝版。店主人告诉我,这套书原来的所有者是一位文艺评论名家布拉斯,现双目失明,把藏书都变卖了。关于《十四行集》在书海里的浮沉,还有一事可记。>茫茫书海,无边无际,一本本的书在其中的确是浩渺沧海之一粟,但它们好像有一种磁性,吸引着书的“有情人”向它们那边走去。

随机推荐

  1. 想念爱人的话语-感人的情话

    想念你高贵的气质和你迷人的味道,记忆中很难把你柔情似水的感觉忘掉!

  2. 梦见泡泡_周公解梦梦到泡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泡泡好不好

    做梦梦见泡泡好不好?梦见吹泡泡,意味着你的烦恼很快就会过去。考生梦见泡泡,考试能获优秀。梦见家人吹泡泡,意味着近期家庭会陷入短暂困境。梦见砂锅_周公解梦梦到砂锅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砂锅好不好女人梦见吹泡泡,暗示因为爱慕虚荣而受到惩罚。梦见他人用泡泡糖吹泡泡,预示著自己将会被人欺骗。梦见自己在吹泡泡糖并且爆裂,表示自己的梦想会破灭,但是随之会找到生命的新意义。

  3. 稠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稠”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稠人广坐——坐:同“座”。稠人广座——指人很多的场合。稠人广众——稠:多而密。

  4. 梦见一堆棺材

    周公解梦梦见一堆棺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一堆棺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当兵打仗

    周公解梦梦见当兵打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当兵打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职场中最会装傻的星座

    然而,天蝎之所以在职场装傻能力排行榜中仅排行第二,是因为他们和魔羯的不同之处在于,魔羯的装傻是理性占主导的,他们会用理性思考控制自己装傻的时机和程度,收放自如。至于职场中的装傻究竟能为巨蟹带来什么好处,对巨蟹来说,这并不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重点。这就是处女座座在职场上装傻的最大原因——避免在职场风波中,被卷入任何自己不想涉足的势力范围。

  7. 皇姑屯事件简介 张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张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驶至皇姑屯车站被炸,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受重伤,急救回沈阳,于上午9时30分不治身死。

  8. 心情失落的说说 分手了才发现原来我的心也没了-感人的情话

    二十六、爱一个人只是一瞬间,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二十七、分手了才发现原来我的心也没了二十八、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巧,只能说有太多的话都说不清楚。

  9. 唐三彩是陶还是瓷?陶和瓷如何区分?

    陶和瓷如何区分?但是您知道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不是瓷而是陶吗?陶和瓷经常并称,但是您知道陶和瓷之间的区别吗?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

  10. 81 檀腻羁的故事

    81.檀腻羁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名叫端正,他依照正法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经常为百姓排忧解难,从不冤枉一个好人,所以老百姓都很爱戴他。檀腻羁则坚持说已把牛送还,两人便吵了起来。檀腻羁把自己遇到的倒楣事,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遍,告诉野鸡说:“现在他们要抓我去见端正王。”接着是木匠上前告状:“檀腻羁把我的斧头搞丢了。”老板娘哭哭啼啼地走上前,把檀腻羁的罪行说了一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