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东关桥观音灵感记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度脱众生。邑人崇奉佛教,于桥正中建亭,供观世音菩萨圣像,令来往者,同种善根。元贤之母黄太夫人,往庙烧香,经过其地,惄焉伤之,意欲重修。仍奉菩萨于桥亭,由是因缘,香火益盛。在昔董事某君,近至星洲,言及菩萨之灵,邑人佥欲立碑于亭,一以彰菩萨之灵迹,一以启后人之热心。元贤以此事有关于邑人之善根者甚巨,遂函祈光作。

东关桥观音灵感记观世音菩萨, 誓愿宏深, 慈悲广大, 遍周尘刹, 随类现身, 寻声救苦, 度脱众生。由是凡通衢要道, 多建庙宇, 以期往来之人, 亲睹圣像, 生恭敬心, 庶可咸蒙慈覆耳。福建永春, 古称桃源, 山川秀丽, 民俗淳朴。邑东十里, 地名东关, 与泉州南安毗连, 有溪横其间, 宽若干丈。宋时即建石桥, 以利行人。然水甚冲激, 遇大风雨, 桥辄倾圮, 每数十年, 或百年, 桥必重修, 具载县志。邑人崇奉佛教, 于桥正中建亭, 供观世音菩萨圣像, 令来往者, 同种善根。清光绪三十四年, 岁在戊申, 洪水为灾, 桥全毁灭。当将毁时, 适值半夜, 风雨洪暴, 桥头一店主陈某, 年五十余, 颇好善信佛, 已熟寐矣, 忽闻叩门声甚厉, 大呼速往桥上捧菩萨出, 遂惊醒, 而叩声益厉, 连呼速去。急开门, 则了无有人, 见水势汹涌, 桥摇荡有声, 若将仆者。风雨扑面不之顾, 驰往桥亭, 捧菩萨出, 甫离桥, 闻崩裂声, 则桥正中一段, 已随波浪去矣。其人言, 初亦不知何以能奋勇如此, 殆有神助者然。噫, 异矣。邑人李元贤之父继如公, 经商星洲, 家道颇丰, 热心公益, 乃与星洲侨友, 倡捐重修。至民国甲寅, 桥始告成。迨至丙辰, 又遇风灾, 桥亭与梁木毁焉。乡民遂奉菩萨于附近庙中, 而世道荒乱, 桥事无过问者。元贤之母黄太夫人, 往庙烧香, 经过其地, 惄焉伤之, 意欲重修。夜梦菩萨, 现金色身, 璀璨庄严, 语之曰, 唯汝能为我重修此桥, 并以祀我, 可速为之, 以福汝子孙。由是观之, 足见菩萨唯以利益众生为念, 而一见圣像, 即种将来成佛之善根, 故特示修桥, 而兼令供奉圣像也。太夫人遂驰书谕贤, 备款复修。乃举邑人某某董其事, 至癸亥二月工竣, 当地人士, 为悬匾联颂之。仍奉菩萨于桥亭, 由是因缘, 香火益盛。在昔董事某君, 近至星洲, 言及菩萨之灵, 邑人佥欲立碑于亭, 一以彰菩萨之灵迹, 一以启后人之热心。元贤以此事有关于邑人之善根者甚巨, 遂函祈光作。语云, 非是父不生是子。又云, 欲知其父视其子。此桥初由继如公倡修, 次由黄太夫人重修, 元贤恭承父志, 恪奉母命, 不惜巨款, 以期悦亲心而利邑人, 其心固与菩萨普度众生之心, 有相契焉。世之欲蒙菩萨加被, 冀其灭灾障而增福寿者, 当于笃行孝友, 利人利物中求之, 则求无不得矣。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