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碎银子是被砸碎的吗?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剧中人物在买东西的时候,用一些“碎银子”,而在人们的印象中,银子应该基本上都是那种做成元宝形状的,而碎银子可能就是将一块完整的银元宝砸碎之后,散落而成的各种碎银子,便于携带,也方便付款。不过这些也只是人们的想象,真正的碎银子真的是这样诞生的吗?

碎银是指比较散碎、大小、重量、形状没有规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银块,和铸造成固定形状、重量的银锭相对应。

和电视剧里不同,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白银和黄金之在小范围内流通,到了明代,白银才正式称为货币,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白银是采用重量来计量,而不是银币形式。以重量计量的后果就是一个银锭是可以任意大小,并且可以分割使用的,于是这就产生了碎银。

当时的银锭通常由银楼、钱庄铸造而成,比较常见的是元宝型,偶尔也会有银条、银块之类,大多在一两以上成整数。少数的锞子不足一两,但是一般也是按钱来取整,这也是一种碎银。

《红楼梦》里第53回贾府过年时准备押岁锞子,220个押岁锞子共153.67两,平均下来每个只有7钱左右,成色不一,样子有梅花形、海棠形等等,这就是一种碎银。

另一种碎银是使用中产生的。

在明清,一两银子通常等于1000枚铜钱,这个其实是很大一笔钱了。像《儒林外史》里提到,万历中期,一户平民日常最低开销大约是50个铜钱,去餐馆吃饭大约只需要一钱五分银子。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银锭通常会超出想购买的东西价值很多,这个时候要么店家用碎银、铜钱找零,要么就是从银锭上剪下所需的分量,这就产生了碎银。古代有一种小型的杆秤叫戥子或戥秤,比较精密,专门用来称量金银等小型贵重物品。店家一般都会备有戥子,用来称量剪下来的碎银分量是否正确。

当然,有的场合也不会这么严谨,比如《红楼梦》里有一回宝玉请大夫给晴雯看病,要一两银子车马费,麝月随手拿了一块碎银,一个婆子说这是5两的银锭剪的一半,起码有2两,现在没剪子,让换一个,麝月没在意,还是给了。

碎银的一个 ... 烦是大小、重量太随意,而且因为各家银楼银子的成色还有所不同,虽然有经验的商家大致能看出成色的好坏,但是碎银一多还是很麻烦。所以有些人碎银攒的多了,就会重新去银铺熔铸成银锭。银匠会在熔铸时打上银铺名称、银锭成色等标记,方便使用查验。

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一书了,秦重看上了王美娘,一夜花柳费需要10两银子,于是将自己攒的碎银到对面的银铺去称了一下,一共有16两,铸了一个10两的大银锭,又铸了一个1两8钱的小锭,其他的都重新收好。

碎银子在明清时期的使用比较频繁,主要是这一时段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白银实际上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流通范围比较小,因其太贵重,因此在民间使用的很少,除非是大宗买卖。而在这个时期,更加流通的是铜钱。

“盘缠”

这个词就是专门为铜钱发明的,一般,百姓出远门的时候都是将铜钱串成一串,盘起来缠到腰间,这就是“盘缠”的由来,这也可以看出铜钱带着并不是很方便,通常说的一贯钱就有一千文钱,虽然带多了很麻烦,但是百姓的一般日常生活用铜钱是最合适的。

所以在唐宋时期,铜钱还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唯一的问题就是一旦碰到大宗的买卖,带钱就是个麻烦事,唐朝时期的开元通宝十文钱就是一两,一贯钱就是六斤四两,按现在来算就是十斤。

一两银子和铜钱的换算关系在古代的不同时期并不一样,不过大体上就是一两银子约为一千文钱到一千五百文钱之间,而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唐宋时期基本上相当于一千元以上甚至几千元人民币,放在现在,一个人拿着一张面额几千元的大钞出去购买一般的商品的话,都是很难找零的。而当时一枚铜钱的购买力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几块钱,在日常购买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的时候是绰绰有余的。

但到了明清时期,白银大量涌入市场,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在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人民币之间,银锭和铜钱同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相互补充。铜钱能满足一般的消费,但是带多了比较麻烦,而白银能满足大宗的买卖,就是找零有些麻烦。

银锭的重量一般分为几种,有一种是重五十两的;有重十两的,还有重一二两的银锞子;还有就是碎银子。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就已经很大了,因此带着一两银子外出就能买很多东西,不可避免的就会遇到找零的问题,这就需要碎银子的出现,通常碎银子的单个重量都不足一两,比铜钱好用,比官方流通的固定价值的银锭也好用。

那么这些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呢?

有些就是直接从银锭上掰下来的,官方熔铸的银锭都有固定的形状,马蹄形的、馒头形的等,边角都是非常薄的,大力气的人一掰就能掰下几块来。掰下来的小块就成了碎银子,即便是很小的一块碎银子,其价值也有十几枚甚至数十枚铜钱那么多。

再者就是用锤子或者凿子直接把银锭砸成几块;还有一种夹剪,专门就是用来剪银锭的。

这几种弄碎银子的 ... 在民间买卖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操作,手中经常过银子的卖家一般掂量几下就能确定碎银子的重量,再配合几枚铜板就能轻松搞定一次交易。如果双方认为纯粹的掂量不能正确估值,还有一种叫做戥子的小秤来称碎银子的重量,这种小秤的精确度还是比较高的。

在明清时期,还有一种专门的店铺为顾客提供关于银锭碎分和熔铸的服务,这种店铺叫做倾银铺,在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中经常出现,顾客可以带着银锭子到店里来制成碎银子,也可以带着碎银子来熔铸成固定重量的银锭。

因此,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时候,是完全不用担心没有碎银子用的,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将官方流通的固定重量的银锭弄成碎银子,以方便日常买卖双方的交易。

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碎银子是被砸碎的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个铜钱丢了官》清 沈起凤《谐铎》

    《一个铜钱丢了官》江西南昌有个人,原文无名,姑且称他为小钱吧。有一次小钱经过延寿寺街,看到书店中有一个少年正在数着钱买《吕氏春秋》,正好不小心有一个铜钱掉在地上,少年也没有发觉。小钱就偷偷地用脚踩住了铜钱,等到少年离开了,他就弯腰捡起这个铜钱藏在了衣兜里。小钱准备整顿行装前去上任,按照惯例,他拿着名帖拜见各位上级领导。这一下小钱懵了,他问巡捕,大人因为什么事情弹劾我啊?

  2. 明朝白银货币化:中国传统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在和世界各国的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白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主流货币。明朝时期是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密不可分。白银货币化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接轨开始,也反映了中国商品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元朝纸币明朝初期,为了改变元末货币混乱的局面,于是统一使用铜钱。

  3. 大明朝官吏 ... 多少钱就会被处死?

    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2.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5500-6000元的购买力,一文铜钱就是6元人民币。到了明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普通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因此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900到1000元之间,一文钱相当于1元人民币。

  4. 古人交易都是用银子?其实只是剧情需要,现实是很残酷的

    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是白银,因为平常人家是不会拥有金子的,自然只能用白银了,而且许多古装剧中使用的主要货币也都是白银。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影视剧也是改编而来,不能作为真实史料看待。大多都是散银和铜钱,要知道,白银虽是流通货币的一种,但在民间却难以见到白银的流通。

  5. 古代的银子长这样?我们都被电视骗了,真银子扔地上你都不认识

    钱从我们这个社会形成的那一刻,就变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作为交换物品的筹码,成为了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在古时曾用过金银铜等作为了流通货币,有时候布匹、丝绢等布类也可以当货币来交换其他的生活物资。

  6. 古代的一两白银等于多少人民币?有钱人能用得起银两结账吗?

    「”小二,一盘熟牛肉,两只肥鸡,十斤白酒!”「”好嘞,马上到!”……「”客官,吃好了?”「”嗯,这是二两银子,不用找了。”以上这段对话可能是我们大家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的一个场景了,一位身着劲装的大侠走进闹市中的酒楼,大碗吃酒肉,一番狼吞虎咽之后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结账,并潇洒离去。那么问题来了,古人的生活场景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用银两结账?历朝历代的白银购买力又是如何呢?古代流通最广的货币——铜钱在

  7. 宋朝铜钱外流,成为周边国家通用货币,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崇宁通宝怪现象南宋时期,闽浙一带海上贸易发达,尤其是跟日本之间的贸易。经常有日本商人开着大船满载宋朝所不见的新奇货物,到温州、台州等地贩卖。而且奇怪的是,这些日本商人所卖新奇货物,价格奇低,凡价值一百文钱的东西,只要十文钱就可以买到。当地居民无论穷富,纷纷解囊,一时成为潮流。日本铁壶贵的很但是宋理宗时期的一年春天,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台州城没有货币了!

  8. 明清统治时期,朝廷征收白银,给百姓造成了多大的灾难?

    但是在我国明清时期,朝廷征收赋税采用了白银为主的标准。认真的说,这一征收标准给百姓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由于各地区的铜钱样式、重量混乱,在汉武帝在位时期,朝廷开始了著名的货币改革,五铢钱开始使用。

  9. 「 ”王朝余晖 三帝无嗣 皆命数也”——史说「 ”同光宣”三朝铸币史

    1861年8月,咸丰帝病逝,遗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总摄朝政。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皇后被尊为慈安太后。9月中旬,奕诉赴热河奔丧,30日与慈禧和慈安密谋发动官廷政变。10月1日,奕诉被封为议政王。10月5日,慈禧采纳大学士周祖培奏议,废止"棋祥"年号,下令停止铸造祺祥钱币。该钱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个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铸行的最后一种方孔圆钱。

  10. 谁说清朝铜钱一定不如袁大头?看看这枚,偏偏卖了180万

    左边是清朝钱币,右边是西夏古币,你会选哪个?上图为清朝铜币,源于雅昌艺术网上图为西夏古币,源于雅昌艺术网刚入钱币古玩收藏大门的朋友,往往都更喜欢收藏具有一定年代或数量较多的古币,而在外观和年代上面,八成都对西夏古币或者一组古币感兴趣。上图为一组古币,源于雅昌艺术网但真相却是,一组古币拍卖价为2万,西夏古币拍卖价为9万,而清朝铜币却价值180万!

随机推荐

  1. 梦见房屋梁折_周公解梦梦到房屋梁折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房屋梁折好不好

    梦见房屋梁折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房屋梁折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家中房屋梁折,预示家中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梦见阳台_周公解梦梦到阳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阳台好不好梦见房梁断了代表结构不坚固,可能暗示梦者遇到逆境的时候,基础动摇了,挤出不稳固,或信念动摇了,或失去了某种支撑和力量。原版历史新知梦见舍梁发电,家避之。《敦煌本梦书》屋梁忽折,主大凶。

  2.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无愧平生

    无愧平生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下眷属,临终时一一相见,今时果然,幸我平生尚无愧色。汝等在世,家庭骨肉,当处处留将来相见地也。”庚午年四月,先母张太夫人病危。临终之前,她对子孙们说:“我听说人在临死之前能和已故的亲属一一相见,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幸亏我这辈子还没什么有愧于人的地方。你们活着的时候,家庭骨肉之间要和睦相处,当处处留将来过世后还有相见的余地。”

  3. 与民更始是什么意思?

    【拼音】yǔréngēngshǐ【解释】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出处】《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例子】【近义词】除旧布新,休戚与共【反义词】高高在上,横征暴敛【相关】百度“与民更始”

  4. 梦见陌生人死

    周公解梦梦见陌生人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陌生人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常吃却不对的几种饮食搭配

    生活中,有些食物的搭配组合已经是由来已久,其美妙的口味也被人们所接受,习惯上也觉得这些种搭配是顺理成章的了。这里给您列出几种被健康专家列为错误的菜肴搭配。不仅如此,在与含维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调时,红萝卜都充当了破坏者的角色。因此这些水果不宜与海味菜同时食用,以间隔两个小时为宜。

  6. 姐妹

    ★姐妹那一年,琳和梅8岁,一样的模样,一样的衣着,就连左手背上的胎记都几乎是一模一样,因为,她们是孪生姐妹,母亲给她们各自扎了个歪歪的辫子,琳的冲左边梅的翘右边。>那一年的夏天,父母带着琳和梅去郊游,爬上了一座很高的山,旁边一道悬崖格外的壮观,父母忙着搭建帐篷,两姐妹就开始采着各种野花,此时的父母并没有发觉他们的孩子离悬崖越来越近。

  7. 鲇鱼缘竹竿是什么意思?

    【拼音】niányúyuánzhúgān【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鲇鱼缘竹竿”

  8. 别那么忙碌

    只是告别忙碌,人人都称难!相信少有人可以说得出好理由,多数人无外乎以为忙可以致富。可是,如果忙就可以赚得到钱,生活便简单多了。哲学家赫舍尔说:“忙,使人的内在听力变差。”鸟鸣啁啾随意来,忙于閑情逸致是好的;花更多的时间沉浸于“庭院野草春意闹”,忙于倾听天籁,也是好的。只不过是,忙似一张网,网住了生活的美好知觉,我要让我身体里的美好触觉一点点苏醒。

  9. 梦见说外语

    周公解梦梦见说外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说外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新来乍到是什么意思?

    【拼音】xīnláizhàdào【解释】乍:刚才,起初。形容为时不久或刚刚来到一个新地方。【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别扭的。”【例子】春兰看这人新来乍到,倒不怯生。(梁斌《红旗谱》六)【近义词】人地生疏【相关】百度“新来乍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