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杨贵妃的诗写得好不好?

  家一起读唐诗之八  石云涛

  杨贵妃是才女,多才多艺,史书说她“能诗文,善歌舞,通音律,长于击磬、弹琵琶”。唐代是诗的国度,举国喜欢诗歌。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在那样的环境里,好像会写诗是很正常的,不会写诗反而是不正常的了。杨贵妃也不例外,她能诗,留传下来的诗有《赠张云容舞》一首: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这首诗收入《全唐诗》第5卷。诗写得如何呢?按前人的评价,不算好,也不算差。清代诗论家陆昶评这首诗,曰:“诗不为佳,却字字形容舞态,出语波俏,亦足见其风致可喜”(陆昶《历代名媛诗词》卷4)。他首先是给这首诗一个定位,认为属于不好的诗。评价一首诗,笼统的说好或者不好,没有意义。这位陆先生论诗,喜欢这样做。他的《历代名媛诗词》一书影响还比较大,有线装清代刻本传世。在这本书里,他评论李清照的诗词,也说:“清照诗不甚佳,而善于词,隽雅可诵。”从对李清照诗的评价上,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位陆先生评诗是颇为苛刻的。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叠字,用语的大胆创新历来受到好评,他却说:“此却不是难处”。我认为,他对杨贵妃的诗这个定位也有点苛刻。是的,如果跟李白、杜甫等大家相比,和唐代那些传世名篇相比,杨贵妃这首诗可能称不上太好。但如果想到作为一位女性,又不是以诗词作专业的皇妃,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已经很难得了。当然这不是赞扬她的诗的理由,更重要地是我们吟赏一下这首诗,还是可以说这首诗是写得很精彩的。陆先生也认为有优点,但只是“出语波俏”,就是语言比较俏皮,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语言活泼。从语言活泼中可以知道杨氏“风致可喜”,就是她的性格讨人喜爱。我觉得这个特点是有的,但这个肯定是不够的。

  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咏舞姿的诗,写来赠人的。“张云容”是贵妃的侍儿,就是宫中的丫环仆女,善歌舞。这首诗就是赠送给她的。有一次,杨贵妃随唐玄宗幸临绣岭宫,命侍儿张云容献舞。歌舞方面,张云容是杨贵妃的学生,这也是杨贵妃向玄宗的汇报演出,让玄宗了解自己培养演员的成绩。事后杨贵妃写了这首诗,咏张云容舞姿,并赠送给她。就像你跳舞时我给你拍了照片,然后冲洗出来送给你作纪念。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曲折有致地写出了一场乐舞场面,刻划了舞者的生动舞姿,虚实相生,曲折有致,刻划传神。四句诗只有第一句是实写,从罗袖写起。乐声响起,舞者张云容伴随着音乐,轻抖罗袖,开始了她妙曼动人的舞蹈。所以诗人首先凝神注目于她的罗袖,诗便从罗袖写起。这一句妙在一个“动”字,这是炼字的结果。“动”本来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为什么在这一句里却不同寻常呢?因为它动的是“香”,香气。当罗袖抖动、飘逸和挥舞时,一阵香气随之弥漫开来。唐代宫中妇女化妆使用香料,服装衣料都是用香料熏染的。诗句还重叠了一个“香”字,起了强调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感觉和印象。又用了一个补语“不已”,那香气不是一阵风刮过,而是久久地弥漫在舞场的空气里,于是整个乐舞场面便有声有色又有味了。接下来诗从罗袖的特写进入到舞者身体整体的描写。一句诗怎么能把舞者全身的姿态动态表现出来呢?实写肯定做不到的,诗立刻转入虚写,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张云容的舞姿。“红蕖”即红色的荷花。“袅袅”形容舞者婀娜多姿的动态,让人想到她亭亭玉立的身段。因为身影飘飘渺渺,观众无从看清舞者衣着的细节,便产生一种朦胧之美,所以说那一枝红荷就像在“秋烟”里摆动摇曳。舞蹈跟其他艺术一样,进入 *** 总要先有铺垫,经过那一阵秋风中红荷迎风般的轻歌曼舞之后,音乐和舞蹈忽然进入昂扬激烈的阶段。诗仍然出于虚写,用轻云疾风形容舞者的强烈的动感。“摇风”,扶摇风,暴风。南朝梁江淹《恨赋》云:“摇风忽起,白日西匿。”岭上高处风力当更猛,所以把风卷轻云放到岭上来写。“乍”字形容来得突然。后来南唐李后主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名句,李清照用“乍暖还寒”咏秋。乐舞进入 *** ,舞者疯狂地舞起来,就像岭上风卷云飞,令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 *** 过后,这场乐舞并不是嘎然而止,而是再经过一阵舒缓的音乐和舞蹈才终止。这煞尾的部分,便像池塘边上那依依青柳轻拂水面,渐拂渐缓,终于随着音乐停下来。这一句的“嫩”字特有味道,给人新鲜感。诗用柳写人,又用“嫩”形容柳的青翠可爱,用柳条轻拂池水形容舞姿。“嫩”也让我们想像到张云容小姑娘青春年少的鲜嫩俊俏。诗把柳树欲动不动,随着风停而终于停止了摆动的样态细致地刻划出来,让人想像着张云容是怎样慢慢地结束了自己的表演。

  唐诗中有一部分描写乐舞的诗,这首诗应该算是较为精彩的一首。这样的描写除了一定的语言功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诗人实际的观感。杨贵妃写这首诗时,可能并没有像我分析的这样去进行刻意的安排,只是把她实际的感受写下来而已。当然,杨贵妃的艺术感觉决非寻常人可比,因为她精通音律,擅歌舞,对舞蹈的欣赏和吟咏属行家里手,她把自己的审美感觉生动地传达出来,让我们好像观看了一场乐舞表演。欣赏者如果没有深入诗的意境中去体会,便感到有平铺直叙之感。当读者把四句诗看成并列的关系,便觉得诗人只是简单铺叙舞蹈的姿态,没有曲折变化,所以算不得好诗。杨贵妃知道用一连串的比喻去形容实写不容易表现的事物和意境,说明她一定读过不少的诗赋作品,对前人的创作经验有所借鉴。我的猜想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像这样完全用比喻形容人的姿态之美,曹植的《洛神赋》是最著名的一篇。我想,杨贵妃一定读过《洛神赋》,从中学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和比喻的技巧,所以她这首诗通过三个精彩的比喻写舞姿,诉诸于读者的想像,整个舞蹈过程和乐舞场面以及那艺术表演的美妙,都让读者去想像。这三个比喻还有一个妙处,就是诗人没有简单地用红蕖、轻云和嫩柳三种事物作比,而是把它们分别放在清水秋烟、疾风冈上和春池岸边这样的环境中,因此造成三种意境,让读者的想像进入这不同的意境中驰骋,想像着那乐舞的曲折变化,从而在四句诗仅仅28个字里包含了味之不尽的意蕴。

 

  本文在《文史知识》2012年第10期发表,题为《杨贵妃咏乐舞的诗》

杨贵妃的诗写得好不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匈奴一首诗歌道出悲凉

    可以说刘彻想要...匈奴,那霍去病就是他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伤效果也是让所有人都瞪目结舌。那么他到底有多厉害呢?其实看看当时匈奴人留下的一首诗歌里,包含着怎样的血和泪,就明白了。然而这时候的霍去病,却撂下一句硬气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2.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3.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4.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5.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6. 唐朝诗人众多,为什么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真能预言未来么

    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无数伟大诗人,如屈原、杜甫、苏轼,能吟诗作赋的亦不在少数,但被奉为「”诗仙”的唯有李白一人。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凭的不只是他留传于世的诗词佳作,还有他那扑朔迷离的身世和颇具传奇的人生经历。他的诗词优美自然,诗句如行云流水,清新俊雅,且大气磅礴。「”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李白在朝为官并非靠的金榜题名,只因识得番邦文字被贺知章推荐给了唐玄宗,玄宗赐其进士及第并做了翰林学士,虽无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欧阳修与北宋诗文改革1(备考10月自考)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他对梅尧臣与苏舜钦的推崇、对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褒扬提携,有力地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

  8. 《赠张云容舞》真的是杨贵妃创作的诗词吗?

    所以,有不少人拿这首诗来夸张杨贵妃的文采。然而,这首诗其实并不一定出自杨贵妃的手笔。因为张云容这个人物并不见于正史。《太平广记》里关于张云容的故事,本来的记载就特别的神叨。《太平广记》作者李昉直接把张云容的故事在《女仙》篇。那个美人自言叫张云容,本是杨贵妃手下的侍女,特别善长跳舞。杨贵妃也很欣赏她的舞姿。

  9. 杨贵妃是缢死于马嵬驿下,还是东逃日本,我宁愿相信后者

    正史与野史有不同记载。虽然至今尚无确切史料证实,但人们宁愿相信是后者。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

  10. 中国文学史上的八大才子,最后一个你认识吗?

    苏轼被后人称为「”诗神”、「”词圣”,诗、书、画、散文等均有很高成就,其中,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书法上为「”宋四家”之一,可见,苏轼是百年难遇的全才。李煜被文学家称作「”千古词帝”,史学家称其为「”南唐后主”,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

随机推荐

  1. 从混沌中出现秩序的趋势隐藏在流体力学最基本的方程中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预言,这种解释必须隐藏在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中,称为Navier-Stokes方程。但是这些方程很难求解和分析,施耐德告诉现场科学。“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并不是神秘的物理学,”施耐德说它以某种方式隐藏在描述流体流动的标准方程中。当这种模式出现时,湍流和层流在强度上是相等的,没有一方能赢得拔河比赛。施耐德指出,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对飞机来说“相当糟糕”,因为它必须穿过一个由颠簸的湍流而非湍流线组成的支架。

  2. 青春励志正能量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六、思念不能自已,痛苦不能自理,结果不能自取,幸福不能自予。面对谁都能平静相对毫无违和感。接下来人生的目标决定你生活的境界。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宽容是人与人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下来就要吃,但吃是为了好好地活着,而活着则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情!对于过分爱自己的人,青春不是终将逝去,而是从来不曾出现过。

  3. 一鸣惊人 楚庄王的故事

    一鸣惊人 楚庄王的故事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

  4. 常吃泡饭 消化不好

    许多爱吃酱油泡饭、菜汤泡饭、茶泡饭的人可能都听过一句俗语:“汤泡饭,嚼不烂”。因此,食物的消化将受到影响,营养也不能完全被吸收。长此以往,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消化不良等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为长期食用泡饭不仅妨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咀嚼功能减退,使咀嚼肌萎缩,严重者还会影响成年后的脸型。总之,吃泡饭是一种很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论是汤饭、茶泡饭、酱油泡饭都不应该吃。

  5. 做空再做空

    做空再做空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购之。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

  6. 商鞅死前,究竟和嬴驷说了什么?最后被车裂而死

    >“商君,嬴驷来了”伴着深深一叩,商鞅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商鞅瞬间惊讶,迅速的转身,马上扶起国君嬴驷。何需涉险激乱,国君和鞅心心相通,大是大非面前,一些个人恩怨,不足挂齿>“嬴驷一问:商君之后,老氏族将借助何方势力作乱”。">嬴驷深深一躬道,"商君教会,嬴驷铭记在心,不知商君可有托付嬴驷之事?">商鞅爽朗大笑,"生前身后,了无一事"。秦国私斗每年动辄死亡数千人。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

  7. 梦见坐火车书包丢了

    周公解梦梦见坐火车书包丢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坐火车书包丢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抱关击柝是什么意思?

    【拼音】bàoguānjītuò【解释】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例子】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唐·韩愈《争臣论》)【相关】百度“抱关击柝”

  9. 村民翻修灶台,发现一张85年前红军写的借据,为何会成为珍贵文物?

    1996年暮春的一天,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翻新家里的灶台时,在砖缝里发现了一个黑黑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发黄的毛边纸,待他小心翼翼地将纸铺开时,几行工工整整的毛笔字跃然眼前:「”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五担,生猪三头,重量五百零三斤,鸡一十二只重量四十二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胡运海将此事层层上报,很快,事情有了回音:

  10. 搞笑说说大全最新版的-感人的情话

    十九、你若活的凄凉,我定笑的猖狂二十、你们每次...别人时,有没有考虑过对方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多大人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