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他对梅尧臣与苏舜钦的推崇、对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褒扬提携,有力地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 ”气格”,产生以「 ”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他对梅尧臣与苏舜钦的推崇、对王安石、曾巩和「 ”三苏”的褒扬提携,有力地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宋代士风和文风的根本转变,都是从他开始的。建立了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古文风格,确立散文体的正宗地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的散文: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中,散文取得的成就最高。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文章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 ”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评议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宋代散文发展最大的贡献。他的散文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六一风神——1.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将实事于虚空中摩荡盘旋,而情韵顿生,此乃欧阳修平生擅长之技,所谓风神。 2.文章结构层次上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平易自然,这是构成要素。 3.特点是: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欧阳修的诗:诗歌创作有散文化倾向,开创了取材广泛、命题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文为诗的一代诗风,这是对传统诗歌意绪表现范围的解放,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新的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欧阳修诗歌的风格与其散文一样,具有「 ”平易”之特色。 梅尧臣、苏舜钦齐名「 ”苏梅”,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是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的重要的承传者。 梅尧臣(1002-1030),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人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集》。梅尧臣诗的题材很广泛,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他的多数作品具有取材个人化、生活化、琐碎化的倾向。他不断的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常以哲理性的人生思考贯穿在其中,加深了诗歌的内涵。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生于开封,自号沧浪翁,古文家兼诗人,所作《沧浪亭记》为宋代古文名篇,叙事委婉曲折,情感真切,语言简洁流畅。苏舜钦诗、文皆擅长,诗歌方面的贡献更大一些。早期诗歌创作反映现实,揭露社会 ... 时敢于大胆直言,如《庆州败》;诗歌作品豪犷雄起而超迈横绝。后期作品寄情山水自然景物的诗作多了起来,不乏情景交融、精炼含蓄的佳作,如《淮中晚泊犊头》。
本文标签:欧阳修宋朝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诗歌散文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