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朱赓 历礼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继母丧归,于东武山处建逍遥楼读书其中。二十九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上疏极陈矿税之害,既而又与沈一贯、沈鲤共献守成、遣使、权宜三论。沈一贯穷治此案不已,赓致书一贯,请速结案毋株连,事乃得解。三十四年,辅臣沈鲤、沈一贯去位,赓独当国,其时已七十有二,朝政日弛,中外解体,赓疏揭月数上,但十不能一下。
句章公-沈一贯 沈一贯入内阁后,表面上参与争论,一副清官模样,暗地里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在朝廷内造成了很坏的风气。当时万历帝因病不能主掌朝纲,大权落入沈一贯手中。万历帝曾经考虑过停止征收矿税,但沈一贯并没有贯彻执行,“矿税之祸,遂终万历之祸而不能改。”沈一贯是当时著名诗人沈明臣的从子,诗学受他的教益很大。他在当时以作诗多有佳句,其文结构精美著称,人称“句章公”。
难逃非议的宰相-王锡爵 王锡爵为北宋魏国公王旦的后裔,元代时,其先祖避战乱南下,其中一支流寓太仓浏河,王锡爵就是太仓王氏这一脉的十一世。王锡爵在明嘉靖十三年生于太仓,相传他出生时,群雀万数飞集王家院宅,因古时"雀"字和"爵"字为通假字,遂起名锡爵。后又因皇帝意向推迟册立太子的风波,王锡爵再三工作才算同意在册立前出阁讲学。
《金瓶梅》作者之谜?--万历帝王师王家屏 《金瓶梅》作者之谜明朝万历年间,中国文学界诞生了一部最为引人争议的百回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由于书中大量自然主义的色情描写,使得几百年来,对此书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毁誉不一。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山西省的《金瓶梅》研究专家马永胜先生提出;《金瓶梅》的作者是山西省山阴县人王家屏。《金瓶梅》这种贬鲁人,褒晋人的倾向反映了作者很可能是山西人。
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最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 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四年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又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张居正入选庶吉士,教习中有内阁重臣徐阶。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实际上也就是宰相。对于内阁斗争,作为新科进士的张居正自然没发言权。而更使张居正感到担心的还是内阁内部日益白热化的政治斗争。张居正清醒地认识到,小修小补已无法挽救明朗的覆亡,只有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出困境。
明太师申文定公神道-申时行 直至万历四十二年,神宗还派行人存问,诏书到苏州,时行已逝世。在内阁办公的仅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3人。申时行在内阁大臣中排名最后,仅充位而已。从历史记载来看,申时行不大赞同张四维的做法。宋痕掌吏部后,杜绝请托,奖廉抑贪,处罚了100多个贪官污吏,没向申时行请示。申时行大为光火,伺机报复。秦王朱谊温乞封其弟为郡王,申时行赞同,大加帮助。群臣们见申时行首鼠两端,大为气愤。
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高拱 科道官借此相互攻讦,高拱不自安,乞归。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但张居正在太后前责高拱专恣,致被罢官。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帝塑像新郑的郑韩故城,郑韩文化有2700年的历史炎黄二帝塑像政治生涯入阁及首次下野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高拱大惧,幸世宗病笃,未加深责。高拱再度上台后,尽心国事。当时高拱以内阁兼领吏部事,责任重大。
“状元宰相”-李春芳 又以所学新论去说服欧阳德,使欧阳德不得不对这小小后生刮目相看.兴化东岳庙明代兴化籍首辅,人称《状元宰相》的李春芳,信奉道教,孝顺父母,主建与金銮宝殿相媲美的东岳大殿,常在此道场活动。嘉靖廿十六,李春芳厚积薄发、一举夺魁,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由状元而宰相,于是,一块“状元宰相”的匾额便高悬于刚落成的兴化四牌楼上。春芳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目。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严嵩 严嵩严嵩,明朝权臣,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复官之初,严嵩对朝政多持批评之论,他多次提到,“正德间,天下所疾苦莫如逆竖妖僧”。朝中大臣,包括严嵩在内,欲加阻止。勤勉加上温顺,严嵩博得了世宗的好感。因有引荐之恩,夏言对严嵩傲慢无礼,以门客视之,两人关系迅速恶化。
一代名相徐阶 嘉靖四十一年,邹应龙告发严嵩父子,皇帝下令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徐阶则取代严嵩为首辅徐阶倭寇蹂躏东南,侵扰松江,力主发兵平乱。嘉靖四十一年,通过万寿宫失火事件,严嵩逐渐失去了世宗皇帝的眷恋,徐阶也逐渐得到了世宗的信任,此时御史林润、邹应龙在徐阶的支持下告发严嵩父子,皇帝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