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首辅-张肯堂

社会评价《明史》记载,张肯堂是此次遇难者中职位最高的鲁王政权官员:东阁大学士。《明史》中还留有与张肯堂同死在舟山城内的二十一位高级官员名单,并记有其中一些官员誓死不屈的事略。张肯堂最初在福建任巡按,明亡后迎接唐王,建立反清政权。张肯堂把参将府让给鲁王居住。张肯堂自缢于雪交亭。张肯堂漂泊半生,死于非难。舟山城破,无凡冒死进入废墟间,收拾张肯堂骸骨,并全力营救被俘的张的孙子张茂滋。

东阁大学士马思理

监国鲁三年正月进,十月卒任职时间:1648年马思理,字达生,长乐人。唐王隆武时,为通政史。鲁王监国,进东阁大学士。思理冷面古颜,不苟言笑,视之有不可犯之色,其实居心甚慈,接物甚和,为人正派。在朝多有建白,巡视草场。以忤阉宦下诏狱,以救翰林黄道周再下狱。垂老以国难蹈海死。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方逢年

弘光元年闰六月进,监国鲁元年六月叛任职时间:1645-1646年方逢年(?明熹宗天启二年在朝廷举行的进士考试中,考取进士第四名,随即被选为庶吉士的官职。天启四年,在主持湖广地区地方乡试向考生提问时事时,发策有“巨大蠹”语,得罪朝中大奸臣魏忠贤的爪牙,因而被诬陷削职回到家中。崇祯年间,奸党被除后,方逢年又重新被起用,在朝中担任日讲官,后又升至国子监祭酒(官名)、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方逢年著有《雪涤斋集》一卷。

南明大臣文学家-张煌言

张煌言南明大臣文学家。张煌言与张名振待局势稍定后,重返浙东与舟山地区,组织招募义军。张煌言劝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张名振原本遗嘱由张煌言统领其军,而郑成功却下令由陈六御接掌。张煌言审度形势,分兵出击。张煌言得知郑成功出海,清总督郎廷佐已派水师截断长江,便决定进军鄱阳湖,号召江楚人民进行抗清斗争。

“拍马有术”-马吉翔

清人温睿临的《南疆逸史》将杨龙友与马士英、阮大铖、刘承胤和马吉翔共入“奸佞”传。“吉翔,北直人,继嗣涿丽人。”南明宠臣马吉翔“拍马有术”谄媚李定国逃过死劫马吉翔在南明历史上是个有名人物,他所以有名,一非文韬,二非武略,而是因为“拍马有术”。后来马吉翔被李定国军捉住,决定将他凌迟处死。马吉翔摇摇头,从容地走了。李定国指示龚铭暂缓执刑,重新复查他的案件。不久,马吉翔被释重新做官,执掌了军政大权。

明史上有无此人--丁继善

有资料说丁继善永历八年四月进,十四年罢,先后整整干了6年的首辅,但查阅了不少《明史》和南明逸史,都没有找到丁继善的名字,网络上也找不到任何有关丁继善的记录,这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也许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至少在南明的内阁首辅中,从来就不曾有丁继善这个人。

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吴贞毓

永历二年,任户部尚书。当时贞毓因奉旨出使在外,才免遭其害。后见李定国屡破清军,兵势极盛,谋削其兵权,致内部发生分裂。为了追念贞毓的功绩,便封赠他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忠。封贞毓的儿子戬谷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千户,后随王逃至缅甸,为缅甸人所杀害。李定国接到永明王的旨意,感慨涕泣不已,决心率兵前往贵州救驾,迎接永明王。赋诗毕,慨然就义,年仅38岁。

“熙朝人瑞”黄士俊

殿试时,黄士俊以条对称旨,卷字精楷,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时年31岁。崇祯三年,黄士俊的父亲百岁大寿,他再次请求辞官回家服侍父亲,得到批准,并特赐予“熙朝人瑞”的称号。当时黄士俊已老耄难以任事,多次受到同僚弹劾,于是辞官闲居,数年而卒,享年85岁。从状元到宰相,几代升沉,无奈生不逢辰,有人说:“他人以不寿为不幸,而黄士俊晚年又以多寿为不幸。”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严起恒

起恒独坚守永州,贼亦不至。顺治四年,王驻武冈,拜起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领钱法。王走靖州,起恒从不及,避难万村。李成栋叛大清,以广东附于王。起恒从王至肇庆,与王化澄、天麟同入直。黄士俊继何吾驺为首辅,起恒次之。起恒居其间,不能有所匡正。起恒力求罢,王挽留之不得,放舟竟去。天麟议许之,起恒持不可。遂杀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追杀兵部尚书杨鼎和于昆仑关,皆以阻封议故。

明末诗人、民族英雄-瞿式耜

瞿式耜:永历元年正月代,二月降任职时间:1647年,任期:1个月永历元年八月代,九月降任职时间:1647年,任期:1个月瞿式耜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江苏常熟人,明末诗人、民族英雄,南明政治人物。后遭温体仁、周延儒等排挤陷害,与其师钱谦益同贬削,继而罢归常熟。式耜在乡颇治园林,以诗酒自遣,集大儒隽语为《林漫录》十卷。后清兵破赣州,帝走梧州,式耜仍留肇庆。式耜后封临桂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