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笔下的大明王朝 由于历史观的原因,几十年来中国的历史学界一直在做一件事:贬明扬清。而清朝的“康雍乾盛世”被一再提起,历史学家不顾清朝终其统治也未达到明朝社会文化、经济成就的事实,对无知的学生和民众灌输被歪曲的历史内容。16世纪到17世纪,来往东西方的外国人已经非常多了,那么,他们眼中的明朝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史记载的唐伯虎 祝枝山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虽然他自己淡泊功名,却真心期望他的朋友唐伯虎能够干出一番事业。事实证明,唐寅没有吹牛,在这次的乡试中,唐寅考得第一名,成为应天府的解元。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徐经。此时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整日探头探脑的言官们也不失时机跳了出来,政治嗅觉敏锐的给事中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程敏政,认为他事先出卖了考题,因此唐伯虎和徐经两人才能答出考题高中。
历史记载的张三丰 所以有关张三丰的传说也是非常之多。不过历史上的张三丰的身材相貌,和李连杰恐怕不尽相同。历史上载张三丰:“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贺目,须髯如戟。”要说比较严谨正规的史料,当然是《明史·张三丰传》了。但《明史·张三丰传》中只说他是辽东懿州人,早年时的其他情况一概没有说,只是说了一下张三丰成名后的行止。《德安府志》中曾记载过,张三丰一度在太平山上隐居,但张三丰天性随和,和当地的父老乡亲们还挺熟络的。
历史上唯一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明孝宗大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饯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夫妻伉俪情深,每日一同起居,俨然民间普通的恩爱夫妇一般。后宫粉黛无数,而专心治国的孝宗皇帝并无心昵近。明孝宗敬帝朱樘遗憾的是明孝宗竟然英年早逝了。不过史书的记载上似乎并没有追究他们。只是可惜了明孝宗这样的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王朝 20任皇帝有17个暴君 明王朝的暴君数量之多,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二十任皇帝就有十七个是暴君。最高法院秘书长邹瑾家族四百四十八人处决。明王朝的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其他的官员只能照皇帝的圣旨行政,不能擅自决断。皇帝不作为,全国行政遂陷于长期停顿。由宦官管理开矿和负责征收赋税,是明王朝的暴政之一。魏忠贤心灵阴暗歹毒,在朝中结党营私,疯狂迫害对国家民族还有一点责任感的朝臣。
明代郑和出使西洋的三大历史原因 照《明史》所记,郑和依附的皇帝,从前称为燕王,到京都发动叛变,自立为皇称成祖,改年号为永乐。成祖总是寝食不安,所以就委派郑和到海外缉访,这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原因。郑和此次之行,给造谣者一记响亮的耳光。第三个原因,是日本古称“倭奴国”,后来改称日本。所以明帝下旨命郑和下西洋,以两万多的兵士,登上宝船,浩浩荡荡地出海,以军威镇服倭寇,这也是原因之一。
明末宰相文安之 时值国难当头之际,被困在大西南的永明王拜文安之为东阁大学士(宰相)。文安之不随大流,便去职还乡休息。魏下台后,文安之被召用。文安之任宰相时所铸永历通宝背壹分钱币在此期间,文安之还到容美土司的土家族地区生活了两年时间。当这一次接到永明王的任职诏书以后,文安之不再等闲视之,慨然走上了抗敌前线。文安之拒不就任,和刘礼仁一起,赴川东抗敌前沿阵地。这时,永明王已逃到缅甸,国土失尽,文安之不久便郁郁而死。
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助顺将军、爱国名臣-黄道周 助顺将军、爱国名臣。黄道周因支持钱龙锡,连奏三疏。人们视黄道周为神,尊称助顺将军,以避清廷忌视。黄道周置官位和身家而不顾,为贤良辩正申冤之豪举,博得朝野赞誉。被激怒的崇祯帝叱退黄道周,将其贬官六秩,为江西按察司照磨。黄道周在狱中备受酷刑折磨,杖疮发作,几不能自持,但仍治学著书不辍。崇祯十四年冬,判黄道周永戍广西。数月后,清军攻占南京,弘光朝倾覆。黄道周为隆武帝区划裁定庶务,制定抗清战略。
陈演 任期:10个月张四知被罢后,周延儒又回来干了近2年的首辅,之后就是陈演。陈演善于勾结内臣,崇祯十三年四月从内侍口中暗中得知次日崇祯要问的问题,第二天对答如流,崇祯大喜,当即升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从此飞黄腾达,十五年山东平叛有功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也因此事于十七年二月辞职,群臣欲给陈演论罪,陈演对崇祯说,我判断失当,罪当死,崇祯怒曰:你死有余辜!
薛国观 崇祯即位后,薛国观奉命巡视北疆,严查将吏克扣兵饷事。经过这一挫折,朱由检对薛国观恨之入骨,只是不便发作。朱由检立即要有关大臣审查此案,经办大臣没有摸清皇上要借此严惩薛国观的意图,作出了从轻论处的决定:薛国观致仕或闲住。东厂官员得知这一情况,立即逮捕薛国观的亲信,迫使他招供薛国观收受贿赂的一系列罪证。一时间满城风雨,事情闹得不可收拾,朱由检马上下令逮捕薛国观。